关灯
护眼
字体:

被敌国将军当成白月光后(174)

作者: 余何适 阅读记录

司徒陵叹气摇头道: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城内粮草已尽,求和势在必行。不知是否还能另寻他法?”

二人双双沉默不语良久间,却见座椅上的女子倏地起了身,款款向他们走来。她明澈的眸子由于浸染了泪光而越发澄亮,宛若天间坠下的陨星一般夺目。

她目色沉定,纤尘不染,唇齿翕张,吐出二字:

“我去。”

死寂中,时光似是停滞了半刻。

崔焕之反应过来,急道:

“万万不可!当日你为了逃脱和亲,不惜跑到回鹘,今日又怎么甘愿了呢?”

辰霜凝眉,缓缓说道:

“今时不同往日。上一回陇右军已守下峒关,且祁郸并未来犯,我自是不愿。”

“而今日,凉州风雨飘摇,和谈多拖一日,便多百人受饥荒饿殍,多百余将士守城战死,眼见就要到柝骨而焚,易子而食的局面……我,于心不忍。”

她顿了顿,不由忆起了今晨在城墙角看到的一幕。

枯树稀疏的荫蔽之下,一人为了饱腹卖了一双儿女,换得几个馕饼。最后不忍心,仍是掰下小块,一分为二,塞在了懵懂不知的两个孩童手中,转眼就抹泪远远跑走。

树下还有有一对兄弟,兄长正割股放血,煮熟了,喂入饿昏过去毫无知觉的弟弟口中。

当时,她自知无能为力,垂下头匆匆离去。

而她身为公主,她自小食得是民之骨血。她不是没有过怯懦。可她的民,却会因她的怯懦而自残,而杀生,而泯灭。

她别无选择。

从回忆中抽身,辰霜的面上浮现出淡淡的笑意,道:

“若只以我一人,能速速止战。我,甘之如饴。”

司徒陵沉下脸,起身掀袍朝外走去,道:

“不可。我去找玄王商议。”

辰霜制住了他,摇头道:

“此乃大可汗的决意,他虽为一军统帅,又怎能左右上位者之意?你此番找他,也是于事无补,不过徒增烦恼罢了。”

“说到底,我并无这个自信,在他完全恢复记忆以前,只我一人就可以令他与掖擎彻底翻脸。”

她眼中似有云蒸霞蔚,朗然一笑,似是哀恸,又似释然:

“不过,不必为我担心,我听闻掖擎可汗酗酒多时,甚至已下不了床榻,所以才有冲喜一说。”

“你可要想好了。”司徒陵闻言心中悲切,百念交集。他不禁问道,“且不论他是不是长风,你前去和亲,待册封可敦后,就成了他的嫡母啊……”

辰霜垂头,漫不经心地轻轻摆动着裙裾,淡淡道:

“实不相瞒,我另有打算。和亲前去到成婚当夜,必要选个良辰吉日,中间仍隔了数日。我有数日可筹谋,届时,待他查明身世,恢复记忆,他必不会任我嫁给掖擎。”

“你要赌?!”

“你这是在赌啊?”

司徒陵和崔焕之双双大惊失色,一人一手扶住她,异口同声道。

“是。我偏要赌。”辰霜淡淡一笑道。

“我看,你是疯了。”崔焕之摇头,一时竟全然语塞。他猛地一扬手,冷笑道:

“就算他真的是萧长风,就算你能把他找回来,那又如何?当年,河西军已近全军覆没。为何覆没,你我心知肚明。他若是回来,得知真相,难道不会因当年之事对抗圣上,进而对抗大唐吗?”

崔焕之此语振聋发聩,辰霜怔了一怔,神色又再度黯了下去。她指尖深深掐入掌心,咬着牙厉声道:

“他是长风!他不会的!”她拼命摇了摇头,似是在自我肯定,“当年他不会谋反,现在也不会。我,相信他。”

“不过是你一厢情愿,一面之词。”崔焕之冷哼一声,凤眸凌厉,带着一丝讽意。

辰霜未再有言语,只余一抹惨淡的浅笑倔强地凝在唇角。

“司徒陵,你倒是说话啊,劝劝她啊……”崔焕之无言以对,用手肘捅了捅身边久久不语的司徒陵。

司徒陵闭上了眼。

他深知,她即将独身踏上的,是一条幽深且无返的道路。可她义无反顾,坚贞不渝。

以一己之力,救万民于水火。且心向往之,九死不悔。

像极了她的长姐。

良久,他望着眼前笑靥如花,眼眸含雾的女子。忽而半跪在地,拱手道:

“臣,司徒陵,请为清河公主殿下送嫁。”

辰霜嘴角一翘,笑中带泪,点头道:

“准。”

“我……”崔焕之犹疑着。

辰霜端端正正行了一礼,神色端肃,道:

“请崔将军守好凉州,等我们归来。”

她特地说的是“我们”,而非“我”。

万般笃定,毫不迟疑。

崔焕之仍是未缓过神来,错开她低垂的目光,望向别处,低声道:

“你……不怪我?若不是我……”

辰霜摇头,轻声道:

“我命如此,与人无尤。”

本是为了逃婚去的回鹘王庭,今日又要恢复公主之身再去和亲。

百折千回,这本就是命运埋下的伏笔,注定了要她遵循。

辰霜转身落下凝固在议事厅的两人,与候在都督府门外的香芝和凝燕一道回到了自己在凉州的府邸。

天街夜凉,风灌满袖。庭间的清荷全然开了,已近荼蘼。荷叶何田田,一风一波,漾在她心间。

草原不长荷花。这样好看的月下花开,今后许是看不到了。

许久,香芝终是忍不住小声问道:

“殿下,真的非去不可?”

辰霜“嗯”了一声,面上已无波澜,清晰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