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守望(34)
“有点为难我。”他实话实说。
“大不了我们坐在那边吃蛋糕就好了。”刘语潇的手轻轻挂在沈翌的臂弯处,指着刚进门不远处的一个餐桌,“那会儿我就发现了,那块巧克力的蛋糕看起来好有食欲。”
接送过几次之后,刘语潇的很多同学都知道沈翌。
沈翌的长相和他们平时见到的西方男性完全不一样,他的鼻梁高挺,脸部线条流利,但眉眼更柔和一些,像是中国古时候风度翩翩的名门贵胄。
有一个爱好历史的美国女孩曾经问过刘语潇,她说中国古代有一位出了名英俊的将军,叫作周瑜,沈翌是否是周将军的后代。
刘语潇后来还将这件事讲给沈翌听,沈翌忍俊不禁,说她对中国历史知之甚少。
维也纳历史悠久,是浪漫的代名词,更是华尔兹的的发源地。
这个学校有一个以“维也纳”命名的音乐厅,曾经有一次孟晨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了三张票,他们三个人一起在这里听过一场音乐会。
夜幕下小雨已经停了,这场舞会就举行在维也纳音乐厅旁的小花园里。有一位穿着中世纪宫廷长裙的女性在外面惊呼“好美”。
“我们去看看。”刘语潇拉着沈翌跟着人群往外走,看见外面的夜空在雨后云散时呈现出一种很浓厚的淡粉色。
有人提议下一支舞就在室外,大家应和着鼓掌。
刘语潇拖着沈翌走到一盏路灯下,她朝他伸出右手,笑得两眼弯弯,“沈翌,我可以邀请你跳一支舞吗?”
沈翌低下头,听着不远处借了便携式音箱的人声音极大地询问着“Are you ready?”
他点了点头。
最经典的音乐与舞步,歌曲中途时,沈翌领着她做了一个漂亮的左旋转。
“你喜欢维也纳吗?”沈翌听歌听得很仔细,这是他做事的时候的习惯,猛然听见刘语潇搭话还有些没反应过来。
奥地利是世界音乐之都,没有一个喜欢艺术的人不会对那里充满向往。
沈翌在很早的时候会画简单的素描,那时欧洲是最令他心驰神往的地方。现在他画工图,偶尔也会像小时候那样在草稿纸上随意画一些图像。
“喜欢。”于是他说。
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曾在二战的时候毁于炮火,1955年的时候按照原来的样式进行了重建,刘语潇的愿望就是去那里听一场歌剧。
一曲歌毕,沈翌向后退了一步,然后向刘语潇微微鞠躬表示礼貌。
这已经是沈翌不知道多少次送刘语潇回宿舍,明年五月她就即将毕业回国。
在宿舍门口,她说:“我还有最后一个问题想要问你。”
沈翌过来时穿的是一件黑色的夹克,他将装着两套礼服的袋子提在手上,安静地等待刘语潇接下来的话。
“你愿意和我一起去维也纳吗?”
沈翌不答反问:“你想去维也纳?”
“新年会有几天假,我想去旅行。”刘语潇说完,又害怕他拒绝,补充着说:“因为我只有一个人,所以有点担心。”
沈翌摇摇头,“抱歉,过几天我会出差,你可以问问你的朋友们,记得多找几个人同行。”
“你要去哪里出差?”刘语潇问他。
“纽约。”他又想起来关于新机芯那个麻烦的问题,忍不住皱了皱眉。
“我的朋友们都会回家,我可不可以,和你一起去纽约?”
“我是去工作的,孟晨也会去,会很无聊。”
“我可以自己玩,等到你们有时间了再来找我。或者我去找你们?”刘语潇穿着一件很宽大的白色羽绒服,她的手藏在长长的袖子里紧紧握住。
沈翌没有办法再拒绝,只好低下头答应她。
“但是我们会很忙,到时候大部分时间你只能自己玩。”沈翌又补充着说。
贺新年
孟晨得知刘语潇会和他们一起去纽约的时候,笑着和诺米开玩笑说:“这个人即将脱离该死的单身生活咯!”
沈翌叹口气和他们重复解释:“我和她不是那种关系。”
“可以发展成那种关系嘛!”孟晨从沈翌办公室的书架上取下一本字典,然后说:“爱情嘛,都是从友情发展过来的。”
诺米的皮肤很黑,听见这句话也凑过去看字典,他问:“这是你们中国的字典?”
“嗯。”沈翌点点头,他正盯着办公桌上的电话,他很想念徐清旖。
上一次和徐清旖通话时,她说李安今年和他们公司又续了合作,大概率又会花费很长一段时间。
“诺米,你要不要和我们一起去,这一次应该刚好可以赶上时代广场跨年。”孟晨问。
“不了吧,你们去。”诺米正在研究那本字典,头也没抬地回答说:“我当初在华盛顿的时候,和朋友去过纽约跨年,确实很热闹,祝你们玩得愉快。”
孟晨越听他说热闹,心里越痒。于是他问沈翌:“跨年的时候事情应该差不多结束了吧,到时候一起去跨年啊?叫上你那个小女朋友。”
沈翌皱着眉纠正他:“不是女朋友,再乱讲话我就不去了。”
这一次出差按理来说孟晨一个人去就可以了,不过是他担心事情太多自己一个人忙不过来,于是才求着沈翌一起去。
“好好好,不乱讲。”孟晨举双手投降,“去不去嘛,我还没见过跨年呢!”
沈翌不说话,孟晨又问了一次。
“如果有时间的话,我就可以。”
孟晨和诺米走后,沈翌给徐清旖打了一个电话。
其实他自己也没什么一定要问的,两人之间的共同话题越来越少,除了询问长辈的身体状况、最近工作怎么样之外,几乎就没什么多余的话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