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守望(46)
“哎,我说你这人……”孟晨瞪大双眼,看见沈翌笑得越发开心往教学楼走。
他们随便找了间教室后门溜了进去,讲台上花白了头发的女教授正在给学生们解析试题。
“不回公司吗?”孟晨压着嗓子问。
“回忆一下青春。”沈翌从他的包里拿出来两支笔和两张纸,递给他,“来比赛,下一题谁没写出来,下周谁就去诺丁汉谈合作。”
“你可是越来越狡猾了啊。”孟晨接过来,“比就比,谁怕谁。”
教授将下一题写在黑板上,是关于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的问题,沈翌读研究生时看见过一道类似的题目,迅速算出答案后,转头看了一眼孟晨的进度,他正卡在第四个步骤没写出下一步。
“再讨一次可导性。”他说。
孟晨按照他的说法又做了一次,果然得出一个答案。
“行,我心服口服。”孟晨看了一眼周围,老教授是一名中国女性,她正一边看时间,一边等待学生的结果。
“有人算出答案了吗?”教授问。
沈翌一只手撑着脑袋,盯着前面出神。
“Here!”孟晨拉过他的手举起来,显然在报去诺丁汉的“仇”,沈翌晃了晃神,在教授看过来的时候,拿着草稿纸站了起来。
她看起来对沈翌十分满意,惊叹着说了一句:“中国人。”
沈翌笑着说出了自己的答案。
教授点点头,开口询问他是否能讲一遍计算过程。
课程结束后,老师邀请他们去办公室,她的年纪已经很大,走路的时候需要佝偻着腰。其实沈翌早就认出来,这位教授在数学界十分有名,她也是剑桥学院前几年唯一一位被授予终生荣誉教授头衔的亚裔女性。
“你们不是我的学生。”教授笑眯眯地递给他们一盒自制的糕点,“尝一尝,孩子们都很喜欢吃这个。”
孟晨拿了一块,尝过之后睁大眼睛,“教授,您是不是上海人?您做的甜糕和我奶奶当年做的味道一模一样!”
“我是苏州人。”她说:“不过我和我的丈夫是在上海遇见的。”
“他也在剑桥吗?”孟晨问。
“他已经去世了,不过他生前是天文系的老师。”
沈翌咽下嘴里的甜糕,忽然像是想起什么似的,“您认识我的老师吗?”
“他的名字是?”
沈翌说出一个名字,是他在斯坦福读研究生时候的导师。面前的老教授笑着点点头,“原来你是他的学生。”
“他的身体怎么样?”她问。
“他一切都好,我从美国过来的时候,是他告诉我有一位天文系教授的太太,会在大雪初霁的时候卖甜糕,但他没有告诉我会是您。”
“年纪大啦!”教授喝了一口保温杯里的白水,“那都是他年轻时候的事了,我现在也卖不了甜糕了。”
后来她还问他们来剑桥做什么,听说过后又对他们说:“剑桥的风景很美,希望你们好好享受这趟旅行。”
沈翌记得那一天的阳光很好,透过校园里百年老树的枝叶虚虚落在自己的肩上,他在一片橙黄里揉了揉眼,仿佛看见了自己老去的样子。
6月30日夜,举世瞩目的举世瞩目的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
沈翌和孟晨,还有公司另外几个关系还不错的中国人,一起来到沈翌租的房子里,煮了一桌火锅,快到十二点的时候,几个人都已经坐在桌边等候已久。
库珀装了假肢,最开始扶着拐杖还不习惯,现在几乎已经来去自如了。他给沈翌他们送酒,这两年全靠沈翌,他的倾诉欲才真正得到了满足。
孟晨邀请他一起聚会,库珀摇头说:“你们需要庆祝。”
孟晨哈哈大笑,回应着说下次再聚。
沈翌还是逃不过烟瘾的魔咒,看了眼时间,从盒子里又取了一根出来叼在嘴边,站在窗边打了两下火,才发现已经不能用了。他想起来孟晨上半年过生日给自己买了一个Zippo的打火机,奢侈得要命。
沈翌走过去朝他借火,孟晨摸了半天才递给他,还不忘记嘱咐他,“少抽点。”
点燃之后,沈翌把打火机还回去,然后伸出手将嘴边的烟取下来夹在手里,眯着眼睛笑了笑,想到当年在旧金山劝自己抽烟的孟晨,“当初不是你要让我学吗?”
“早知道你会染上瘾,我才不会那样说。”孟晨看着他往那边走,将一片青菜放进锅里,“快点来吃,不然只能吃辣了啊。”
沈翌靠在窗边往外望,白天伦敦又下了一场雨,他想起来福尔摩斯,那位爱抽烟的大侦探,他是不是也喜欢这样靠在自己的窗边,一回头就可以看见伦敦那些尖顶的建筑。
伦敦。雾都。
神秘又迷人。
沈翌吐出一个烟圈,在心里否认,不,也没那么迷人。
电视里查尔斯王子的讲话已经接近尾声,沈翌听见他的声音。
“Distinguished guests, Ladies and Gentlemen, I should like on behalf of Her Majesty The Queen and of the entire British people to express our thanks, admiration, affection and good wishes to all the people of Hong Kong, who have been such staunch and special friends over so many generations. We shall not et you, and we shall watch with the closest interest as you embark on this new era of your remarkable history.”
(“各位尊敬的嘉宾,女士们,先生们,我谨代表女皇陛下与全英国人民,向全体香港市民表达我们的感谢、敬佩、情谊和友好的祝愿。多少世代以来,你们都是我们的良朋挚友。我们不会忘记大家,同时,我们还将以最关切的目光,投向你们不凡的历史上即将开启的新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