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见望舒(42)
也是巧了,怎么多人,被抓的人偏偏是肃王派给叶颜的人,也是叶颜借给祝柏的人之一。
今年,她拿到药的代价便是借给祝柏一批人,一批训练有素的人。
“你是怎么想的?”
“还能怎么想的,人不已经死了吗?祝柏压根不想让人背锅,他就想让那人死。”
叶颜不至于消息闭塞到自己手下的人死了都不知。
事到如今,就算她再蠢也知道,祝柏想借裴琅和肃王的手把祝前置于死地。
这件事也轮不到其他的人插手了。
黎老走之前还不忘嘲讽一下曾经的情敌:“陈仰是个废物,派的人也是些废物。”就这样轻易地死掉了。
普天之下,除了圣上,也只有他才敢直唤亲王的名讳了吧。
叶颜也不在意,她己经习惯了黎老对她远在北方的亲爹的诋毁了。
若不是什么忠孝义悌,她也想不吝啬当面骂上几句。
世人只知,肃王与肃王妃伉俪情深,甚少有人知,他还有个女儿流落在外。
叶颜掩住眼中复杂的情绪,当下,还有更重要的事。
起先,她并不知道祝柏在这场戏里面扮演的什么角色,最终目的是什么?可是现在,她愿意为祝前的死亡添一把火。
---------------
隔日,一酒楼的包厢内,有两人临窗而坐。
“肃王的人?”胡结面色难测地看着对面的人。
吴亮道:“正是,小人有幸见肃王府的佩腰之物,与杜武身上的是一样的。”
胡结点了点头,吴亮的话他是信了个大半。
自从上次在城门吴亮点醒了他,他很是看重这个年轻人,私下也交谈过几次。只是没想到,这次,竟也是他给了他关键的线索。
肃王,可不是他能得罪地起的。肃王的人死在苏水,若他有心计较,也不是他这个小小知府能担起责的,不过……
胡结向窗外看了看,街上的繁荣景色映入眼中……
“大人?”
吴亮的声音将他的思绪拉回,胡结状作不好意思地为他的走神致歉。
“来,咱们继续。”
两人这一餐相谈甚欢,可私下的心思谁又能猜到。
胡结与吴亮在酒楼门口分别,吴亮望着胡府的马车远去,又回到了刚才的那间厢房里。
屋内,已有一人在等着他了。
裴琅站在窗边,看着还没被撤下的残羹,似是自语一般说道:“苏水喜辣的人可不多。”
吴亮不知道他这话是何意,但还是多了一嘴解释道:“胡夫人是通州人,喜辣,故胡大人也沾了点喜辣的兴致。”
吴亮这等武夫,在裴琅面前,不知为何,却不自觉话中摒弃了些粗鄙。
裴琅则还是端着一如既往的清贵样,一举一动中透着规矩,按理说,吴亮贯是最不喜规矩的,可莫名地无法对裴琅产生不喜,反而会对他更有好感,甚至是无条件的信服。
刚用过食,小二也识趣地上了几壶热茶。
吴亮拿起桌上的茶杯饮下,眼晴却又不自觉地看着面前的人。
他是第一次与裴琅同桌,相比面对胡结时的信手拈来,面对裴琅,总是要紧张些。
裴琅大致也看出了他的紧张,捻了几句苏水的民风轶事问了起来,有了话头,吴亮也不知不觉地放松了下来。
不过,他也没忘了正事。
裴琅道:“不知叶掌柜要让我办何事?”
叶颜自没那么大的本事直言让他为她办事,连传递的消息也只是试探。裴琅这话,也就摆明这忙他会帮的。
吴亮自也读懂了这层意思,眼睛一亮,直言道:“是想请大人帮忙做场戏……”
这一大段话说得吴亮口干舌燥,他连忙拿起茶水缓了缓,裴琅听完眼中倒是多了份兴味,他缓缓摩挲着杯壁……这远玉楼的掌柜倒是有趣。
最终,在吴亮期盼的眼神下,裴琅应了这事。
瞧着时候差不多了,裴琅也没什么饮茶的兴致,正想辞退时,吴亮支支吾吾又说了句,“裴夫人近日可好?”
一听此话,裴琅带着几近是审视的目光望向他。
什么意思?
吴亮这才意识到这话的歧意,连忙解释道:“我与芸卿、叶颜是旧友,芸卿近来没怎么去远玉楼,我想着,是不是出了什么事?”说着,还把一封信递了过去,“这是叶颜让我代为转交给她的。”
这两姐妹近日也不知道闹了什么别扭,连传信也要经过他。
裴琅神情这才缓和了下来,脸上又挂过了熟悉的温和的笑意。
“我替内人谢过你的关心了。”随手把信揣进怀中。
苏水结局
芸卿站在窗边看着院中落下的枯黄的叶子,被风吹下的,发出沙沙的声响……
身后隐约传来来春的声音:“夫人,收拾好了,该走了。”
前日京中传来消息,因裴琅办案有功,恢复官职,即日回京。
芸卿回头应了声,顿了两秒,终于朝着门口走去,在门口最后看了眼住了近六个月的屋子,轻轻关上门,转身离去,身后跟着来春。
她们到府门口时,裴琅已经在马车前等着她,她握住他伸出的手被扶上车。
苏水一行似是梦一般,她又该回去了,芸卿透过被风掀起的帷帘,似最要把苏水的一砖一瓦印入心中。
身旁的裴琅似猜出她的心绪,握紧她的手道:“有机会,我们会再回来的。”
“嗯。”
马车踏过青瓦砖,发出踏踏的声音,似曾相熟的一幕。
……
远玉楼门口。
“不去送送她?”吴亮抱臂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