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甄嬛重生之再入后宫(620)
目光落在了果郡王的身上。
“十七弟,此番你成功救下熹妃和公主,功劳不浅。”
“朕可要好好想想,该如何嘉奖你才是!”
甄嬛这时才注意到皇上浓密睫毛下,藏着的那双深不见底的眸子。
那是一双睿智,且不易被人察觉出心思的深邃如墨的眸子。
果郡王忙上前拱手:
“这些都是臣弟应该做的,皇兄这么说,莫不是和臣弟生份了吗?”
“话虽如此,可功就是功!”
“朕向来赏罚分明,有功当赏,有罪当罚,不能因为咱们的兄弟情意,就乱了这赏罚的制度。”
“十七弟你固然不会说些什么,但若是传了出去,朕难免会落个公私不分,赏罚不明的名声!”
皇上的声音一如既往的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压向果郡王袭来。
甄嬛知道,皇上那句“有功当赏,有罪当罚”,其实是在提醒果郡王。
让他无论何时,都不要忘了为人臣子应尽的本分。
先君臣,而后才是兄弟。
若动了不该动的心思,哪怕是兄弟,皇上也会照罚不误。
由此可见,皇上虽然疑心果郡王,但还是希望他能够迷途知返。
果郡王又怎么会听不懂皇上话里的震慑之意?
但他想着皇上向来如此,不管对谁都会时不时的展示一下他至高无上的皇权。
听得多了,果郡王自然也不会朝自己身上去想,只是觉得这是历朝历代的君主都会做的事情。
再说了,他一直认为自己在皇上面前表现得十分乖觉。
这些年来,不管皇上的疑心有多重,向来也没怀疑到他的头上来。
在心里来回琢磨了几个来回,果郡王也就不再多思了。
只是拱起手,向皇上一脸谦卑的说道:
“皇兄说的极是,是臣弟思虑不周。”
皇上用眼角的余光瞥到站在一旁的红梅,正时不时的朝果郡王投去一个意味不明的眼神。
之所以说是“意味不明”,是因为皇上从来没有见过旁人,用这样的眼神看过自己。
那眼神里,包含了太多的情愫,似爱慕,似敬仰,又似担心……
总之是不太清白。
皇上心里一时堵得难受:
朕到底哪里比不上十七弟?让你们一个个的都倾慕于他?
朕真想把这天底下爱慕十七弟的女子,一个个抓起来关在牢里,让老鼠咬,让蟑螂爬!
看你们一个个的,还敢不敢这么明晃晃的喜欢他!
一向沉着冷静的皇上,此刻竟有些破防。
他倒不是为了红梅,而是为着自己在男人魅力这方面比不上果郡王!
奇耻大辱!奇耻大辱!
朕不就年纪比十七弟大了些吗?
除此之外,朕还有什么不如他的?
甄嬛察觉到皇上的异样,忙轻咳了一声,以做提醒。
皇上抬眸,看了看甄嬛,心里这才稍稍好受了一些:
还好嬛嬛一心只有朕!
心里这样想着,皇上看向甄嬛的眼神愈发深情:
“熹妃,你是这件事的当事人,你觉得朕应该给十七弟个什么奖赏啊?”
第537章 【果亲王、熹贵妃】
“若不是王爷在千钧一发之际,一箭射死叶氏,想来臣妾如今也不能站在此处同皇上说话了。”
“王爷的救命之恩于臣妾有千斤之重,皇上若是让臣妾说,臣妾自是觉得王爷当得上任何奖赏。”
听到甄嬛提起叶澜依,果郡王的神情变得有些不自然。
他趁着低头的间隙,偷偷朝红梅瞟了一眼,正好迎上红梅疑问的眸子,这让他心里更加忐忑。
但当着皇上的面,他也不敢有丝毫失态,极力将情绪压在心底,对着甄嬛拱手:
“熹妃如此赞誉,臣弟愧不敢当。”
“刚才情况实在危急,臣弟情急之下,只得亲手拿箭射死叶氏。”
皇上眸中深沉,看向果郡王时,心里多了许多忌惮。
皇上不喜欢心狠之人,陪在身边不安全。
但不管心里怎么想,皇上再次抬眸看向果郡王时,眼角眉梢却带着笑意:
“十七弟还得是你!”
“熹妃说的对,十七弟你确实担得起任何奖赏。”
“皇兄谬赞。”
果郡王再次拱手:
“皇兄若真想奖赏臣弟的话,不如就随意赏些金银细软给臣弟……”
“还有参加此次行动的御林军和弓箭手,除夕之夜陪着臣弟去执行任务,臣弟想替他们向皇兄讨个封赏。”
听了果郡王的话,皇上的眸子变得晦暗不明:
“十七弟说的有理,赏,必须赏!今日但凡参加此次行动之人,朕都要赏!”
“苏培盛,传旨下去,随果郡王出去解救熹妃和公主的御林军和弓箭手,每人赏银百两,休假两日,让他们好好过个年。”
“是皇上。”
苏培盛出去时,意味深长的看了果郡王一眼。
红梅看向果郡王的神情,也多了许多意味不明的含义。
“皇上,臣妾身子不适,想先回去休息。”
皇上看了她一眼,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随后又叮嘱了琴心琴韵几句,梅嫔有孕,让她们好生伺候着。
果郡王在心里想着,莫非红梅是因为听到了澜依的遭遇,心中对本王不满?
甄嬛和玉娇则是不着痕迹的朝对方看了一眼,那眼神好似在说,自作自受!
搁谁身上,谁不害怕?
怕肯定是有的,可按照红梅对果郡王的情意,会不会改变心意就不知道了!
就这样,每个人都各怀心思的目送着红梅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