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综影视同人)综影视:在掉马和修罗场之间反复横跳(1339)

作者: 云西 阅读记录

后来春秋九国战乱,顾剑棠虽不比徐骁灭六国,却也灭了两国,战功极大。

可惜离阳王朝只能有一个异姓王徐骁,所以顾剑棠唯有率领数十万大军镇守离阳东线,并且终生不得再出京城。

他深谙离阳皇室过河拆桥的调性,不得不为自己谋求后路。

恰逢此时,吴素当年被围攻是,韩貂寺当年也在的消息传递给了他,因此他才会让待在轩辕家的袁庭山向徐凤年通风报信,也算是向他示好,毕竟只有杀了皇帝身边的韩貂寺,他才能为自己争得一丝出京的机会。

也正因徐凤年借着去武帝城墙头找老黄为由离开北椋,才能有机会掩人耳目的每到一处都精心布局。

短暂交接信息过后,袁庭山回了赵楷身边。

徐渭熊送徐凤年到河口,怎知赵宣素忽然从船里跑出来,扑向徐渭熊大喊着二姐。

突如其来的弟弟让徐渭熊感到厌恶,尤其得知他来历不明后,更是直接一脚将他踹进了河里。

临走之前,清歌将两只幼崽虎夔都暂时放在了徐渭熊这边,日后由她帮忙快递回北椋,若是去了武帝城,怕是只有成年虎夔才能帮得上忙了。

赵宣素在河里忍不住大声呼救,在场的几人全然对此置若罔闻,反正他又不是真的孩子,一个天象境高手,总不至于真的让自己死在这里,这会儿不过是装模作样的挣扎几下罢了。

最后还是徐凤年见船都要开了,才用眼神示意吕钱塘,他才出手将人捞了上来。

离开了上阴学宫,这支人数不多的队伍乘船赶浪,一路行往东南,很快到了剑州边境,不过多久便能抵达东海武帝城。

早年间,武帝城本名观海城,临海而落,后来王仙芝成为这一城之主,彻底更名武帝,其意不言而喻。

路上,李淳罡主动将赵楷给的密函交给徐凤年,赵楷自然未曾料到,这等小恩小惠根本动摇不了他。

李淳罡愿助徐凤年的真正原因,主要源于当初江湖失意,无处可去之时,全靠徐骁收留,还为他建造了听潮亭避世,让他有足够时间追求内心平静。

在这时,也唯有徐骁代替了李淳罡为绿袍儿扫墓上香。

而徐凤年对于李淳罡来说,已经更像是承接他剑术传承的人,自然也不是赵楷轻轻松松就能策反的。

几日后,一众人等人漂洋过海,抬头便可见远处巍峨城墙。

宁峨眉担心徐凤年的安危,想要凤字营一同前去,但却遭到了徐凤年的拒绝,毕竟若是凤字营进城的话,便会有北椋侵占武帝城的嫌疑。

由于武帝城属于独立王朝之外的孤城,因此这里的城门守卫很大程度上只是摆设,未有守城士兵,也无需任何路引皆可进城。

————

————

云西:求会员求打赏求花花评论~

雪中悍刀行95】

第2306章 雪中悍刀行95

众人第一次踏足武帝城,饶是见惯江湖风雨,依然觉得沉重非凡。

天下城池无数,百年以来唯有这座城门,几乎进出过所有当今立于武道鳌头的高手,其中包括李淳罡、曹长卿、邓太阿以及剑九黄,全无例外败给王仙芝。

从此之后,王仙芝被江湖人称老怪物,大家只知他是武学天花板,却不知他毫无天赋,全靠后天勤学苦练。

当初李淳罡取得天下第一时,王仙芝还是默默无闻,到处看人比武偷学百家武艺。

好在他厚积薄发,武功实力稳步攀升,直到五十年前,以双指折断李淳罡的神兵木马牛,之后便以天下第二坐镇武帝城将近一个甲子,同时武帝城也成为众多江湖人士的避难所。

各大江湖门派都得看离阳王朝的脸色,唯独王仙芝不予理会,甚至未将北凉铁骑放在眼里。

徐凤年迫不及待的走进武帝城门,魏叔阳则发现了城门口那守护在旁的十二武奴,他们也是曾经败给王仙芝,心甘情愿为他守城之人。

王仙芝不可能无时无刻都守在城门口,想让他出来,就必须要引起他的注意,所以徐凤年站在主街道上,扬声大喊着王仙芝的名字,并且向他下达战书,一番豪言振奋人心,即便是缩在城门外的赵楷也忍不住赞叹徐凤年的豪情。

徐凤年话音刚落,内城阁楼便传来王仙芝应战的声音,他以雄浑内力的激荡,声音足足响彻半座城池,引得无数人不约而同抬头。

只见一白发老者飞身而至,站在阁楼顶上。

紧接着,李淳罡一声“剑来”,全城上千柄剑同时出鞘冲天,齐齐空悬于天幕,令所有人瞠目结舌。

王仙芝提议出城打,毕竟他们俩动真格的话,那动静可不小,而李淳罡紧随其后,两道身影飞向东海海面。

李淳罡踏剑悬空,王仙芝乘浪而起,无数柄剑齐刷刷向他冲去,瞬间他周围汇集四道洪流,其中三道旋转如柱,不仅将剑抵挡在外,甚至还以内力将其全部震碎了。

武帝城经过短暂的死寂,瞬间爆发出海浪般的喧闹,不管是城内百姓还是外地豪侠,全都一股脑地涌出城外,浩浩荡荡赶往东海畔围观这场当世最强之战。

那边打的火热,这边受到的阻拦也不小。

清歌和徐凤年都已经能看见武帝城墙头上老黄的身影了,那道护住他的结界看似若隐若现,但只有真切的体会过的人才会知道这结界究竟有多厉害。

此时墙根下并排站着六位武奴,依照武帝城的规矩,须得打赢武奴方可登上城楼。

徐凤年倒是聪明,先将赵宣素丢了过去,令他在面对层层武奴围攻下,不得不出招反击,当众展示极深的武功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