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鱼被迫高嫁后(187)
萧平铮只要皇帝愿意开口重查此事,接下来一套流程他都已经替傅容计划好了,只要他进了刑部,就没法再全须全尾地出来,他很识趣地退下了。
早朝已经持续了一个时辰了,皇帝年迈,坐的有些累了,他开口道:
“众爱卿可还有事要奏。”
众人都知晓皇帝习惯,一般他说这句话就说明他已经想下朝了,一众大臣也肚子饿的紧,想要退下了。
正当此时——
“臣有本要奏。”
内阁学士赵明鞍忽然出列,他是三朝老臣,资历最深,这些年隐隐退居二线,除非皇帝主动闻讯,嫌少开口。
赵明鞍恭恭敬敬地行了个礼,方才朗朗开口:
“臣要为先太子郑明徽诉冤,先太子谋逆一说实为天下奇冤,时隔二十七年,先太子依旧蒙受惊世冤屈,臣恳请皇上重查此案,为先太子平反!”
此话一处,满朝皆惊,就连方才还互相憎恨的太子和三皇子都面面相觑,哑口无言。
要说皇帝此生有什么最不想让人提起的事,那必然是“先太子”这三个字,这意味着他的皇帝位置上方蒙着一层阴翳,这层阴翳哪怕先太子过失二十七年,也丝毫不减。
皇帝的脸迅速沉了下来,偌大朝堂,一时间落针可闻,众臣低垂头颅,唯有赵明鞍身姿笔挺若松柏,一动不动地接受皇帝的审视。
萧平铮默默地将原本还想吐露的话吞了回去,好了,如今皇帝有更关心的事了,那傅容就死定了。
第55章 手帕的旧人
“赵明鞍是何居心, 要重新提起先太子!”
回到御书房,皇帝正将憋了一肚子的火发泄出来。
“先太子已经去世这么多年,他现在重新提起是什么意思?就算平反了又要做什么?!”
皇帝发怒, 御书房内人人自危, 噤若寒蝉, 幸而皇帝并非暴君,发了会火就平息了下来。
“母后呢?”
“太后娘娘已经起了, 正在养心殿歇息呢。”
发火归发火,要做的事情还是得做, 皇帝烦躁地吐出一口气, 道:“走, 摆驾养心殿。”
早晨时间, 养心殿里头,太后用过早点正在屋里歇息, 外头太监通传皇上来了。
太后眼中闪过一道暗光。
“母后,来给母后请安, 母后身子可好?”
太后没有起身, 只是冷冷淡淡地说:“无事, 此前稍有风寒, 太医看过已经好了, 这几日胃口也恢复了。”
“那就好,母后务必保重身体啊。”
“皇上也是, 入春前还有段时间, 皇帝保重龙体。”
母子二人说了会体己话, 皇帝起身, 正打算离开,忽而回首:“母后, 朕瞧着您这些天心情不大好的样子,可是发生了什么事?”
太后目光颤了颤,那一瞬间的强烈恨意逼得她不得不强行压制。
“许是受了风寒胃口不佳的缘故,皇帝放心,哀家没事。”
皇帝见太后不肯说也没有勉强,道:“那母后要保重身体。”
说罢,就离开了。
皇帝御驾离开后,太后眼中被压制着的恨意才隐隐流露出来,她召来曹公公:
“你派去调查的人怎么说,有线索了吗?”
“太后放心,您交代的事情老奴绝不敢懈怠,事情正办着呢。”
“这就好。”太后意味深长地看着曹公公一眼,说道:
“曹公公,你要记住,你跟哀家才是一道的,你如今的富贵是哀家给的,哪怕是陛下也给不了。”
曹公公心口一凛,忙不迭俯着腰背道:
“老奴谨记在心。”
赵明鞍的那番话不啻于往人堆里面扔炮仗,将整个朝堂都炸开了,“先太子”这三个字就足以掀起轩然大波,更何况还是为他平反,这一日朝会结束,不知道要闹出多少名堂。
不过萧平铮年纪都没先太子死的时间长,小门小户也跟先太子扯不上关系,对此毫无兴趣,他下了朝就开始忙另一件事——查户籍。
户籍由户部保存,大陈户籍管理制度是每五年登记一回,其中以新生儿和去世的人为主,户籍又分士商农三籍,考虑到手帕的珍贵程度,萧平铮主要将目标放在前两者之中,第一批查的是二十六年前年龄在十六到三十岁之间的女子。
按这个要求,看着数目众多,但古时人口本来就少,哪怕新京常住人口也就七十多万,其中士籍,商不到一成,而符合条件的女性更是少之有少,户籍中名字年龄一眼扫下去,所需时间少之又少,最大的时间成本都用在如何取出又保存回去上了。
萧平铮派下去的人查了五天就找出了符合条件的人,名单一共有三十多人,这三十多人中有二十多是商籍,古代阶级等级严苛,不劳萧平铮出马,随便找个官员到那些人家中询问,压力之下,加上那些人一个个经验老道,很快判定这些人都不是他们要找的人。
找人花了五日,排除又花了五日,名单上只剩下六人。
这六人本身士族出身,自己也嫁入官宦人家,且不是九品小官,饶是萧平铮,也没法直接闯入人家家里盘问,问不出来就算了,就怕他们有意隐瞒。
事情到了这里,似乎又卡住了。
“所以,需要我帮忙?”沈宁鸢指着自己道。
萧平铮:“我将她们连同她们丈夫孩子一个个抓来,严刑拷打也是可以的。”
“哎哎哎别啊。”
沈宁鸢知晓他是说笑但还是连忙劝阻。
“和女子的交往还是我来吧,所谓夫人外交,总比你贸然登门好。”
沈宁鸢接过名单,上头还剩下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