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咸鱼被迫高嫁后(203)

作者: 江辞渔 阅读记录

沈宁鸢总觉得现在发生的事情不真实,这几个月,桩桩件件都是为了引出先太子后人,事情闹得这么大,若说那些人不是事前就知道有这么一位太子后裔在,那是不可能的。

可问题是,就连萧平铮也是方才知道他的身份,至今为止没有人联系过他,幕后之人又怎么知道?要说幕后人这些年一直在暗中观察萧平铮,他们又如何确认萧平铮愿意接受这个身份,当他们势力的代言人呢?

她看萧平铮,可是一分一毫想要出头欲望都没有。

而且,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沈宁鸢不喜欢皇室认,她就是觉得萧平铮不是什么先太子后人。

萧平铮见她久久未开口,道:

“所以你不希望我是那个人的儿子是吗?”

沈宁鸢嘀咕着说:

“这又不是我希望不希望就能决定的事,不过如果可以,我确实不太希望。”

皇室纷争什么的太麻烦了,尤其萧平铮这喜爱快意恩仇的性格,让他当皇帝,以后岂不是要憋死他?

“其实,我也觉得这事疑点重重。”

沈宁鸢眼睛一亮:“你也这么想?”

萧平铮微微颔首:“我最近一直在思考一件事,自从我回到新京,就好像有人提前预测到了我所有动作,不疾不徐顺着我调查进度慢慢将线索放出来,一步步将我往太子后人的身份上推。”

“若是巧合,这一切证据又严丝合缝,可要说这是真的,我又觉得不对劲,种种事件表明他们背后有一个强大势力,或许是先太子保存下来的。他们仿佛就在等待一个太子后人出现一般,如果那个人真的是我,他们凭什么认为我愿意为他们所用,又为什么这么多年不联系我,而是要从我回来之后再仔细谋划,若我不从,他们是能强迫我,还是找另外一个......”

萧平铮的话语突然顿了顿。

沈宁鸢:“嗯?”

“但如果那个人不是我,为什么事情要从我回京以后开始?”

“是啊,还有那方手帕,以及牛家湾那个疯疯癫癫的人。”这两样是沈宁鸢最想不通的。

“假设牛家湾那个人当真只是疯子,手帕......”

萧平铮忽然道:“林夫人来了之后,我又让人重新查了一遍户部,得到了名单还是那些人,我又让人查了余下的二人,都不是我要找的人。”

沈宁鸢很快明白了他的意思,他内心深处也不想接受什么先太子后人的身份,和徐嬷嬷的联系只有他们三人知晓,徐嬷嬷没理由骗人,但那个名单涉事人员众多,可能遗漏可能有错,因此他让人重新查了名单,但结果还是跟原来的一样。

事情转了一大圈又回到原点。

要么,是手帕的故事不对;

要么,是连同这方手帕,都是阴谋的一部分。

“沈宁鸢,我有没有跟你说过......”

沈宁鸢方才陷入深思,她耳中才传来这句话,身体就不由自主摆出一副戒备的姿态。

萧平铮也只是随口一说,说完看到她这么大动静,唇角不由扬了起来。

紧接着,他又做出一副无辜模样。

“我不是说过了吗,今日不谈感情。”

“哦,哦,不好意思习惯了。”

沈宁鸢勉强将自己的戒备放下,都怪萧平铮在这句话后总是要讲些酸不溜秋的话,害得她都自觉形成防御了。

“你刚才想说什么来着?”

“哦,我是想说——我有没有跟你说过,我已经不再对所谓的亲生父母抱有希望了。”

“不论他们是好是坏,对我是真心还是利用,我都能够坦然接受。所以说,你也不用为我感到难过,哪怕这是个巨大阴谋。”  本书由LK团队为您独家整理

他为什么要突然这么说,难道他......

萧平铮朝着沈宁鸢走近半步,沈宁鸢正沉浸在思索当中,冷不丁看他走向自己,下意识倒退半步:“你想干嘛?”

萧平铮神色无辜:“只是给你整理一下衣服,这都不行么?”

“......不行不行,都不行!”沈宁鸢摇着脑袋全身心拒绝:

“你不要靠近我了。”

说罢,低声嘀咕,怪不得老话说男人不可信,原来男人真的不可信,就连萧平铮这样跟铁一样直板的男人也会莫名其妙说情话,简直是太可怕了......

萧平铮觉得沈宁鸢很可爱,皎洁的月光下,她赌气嘟囔的脸蛋愈发可爱,让他有一种想亲吻她的冲动,但又怕吓着了她。

因为害怕吓着对方让对方生病,而什么都不敢做的人,这世上也唯有自己了。

“沈宁鸢。”他突然叫道。

沈宁鸢抬起脸:“嗯?”

萧平铮的身影沐浴在月光下,融合得仿佛湖面之下那一圈四散的光晕,他面对着沈宁鸢,平静地说:

“你好可爱。”

“我很喜欢你。”

“......啊?”

——

翌日一早,萧平铮去了纪家。

纪老太傅怒骂皇帝,仅是被关紧闭,已经是皇恩浩荡,当然,也是因为之后皇帝就中风倒下了,自然无人再追责。

萧平铮到时,老太傅正在下人伺候下喝药,那日他在宫里跪了许久,也伤了身子。

听闻萧平铮到来,他挣扎起身,

“太傅不用。”

萧平铮安抚了老太傅,坐下,问道:“近来京里盛传的流言,想来太傅也知道,我想知道,此事是否当真?”

老太傅叹息一声,缓缓开口:

“既是王爷闻讯,老朽也就不瞒您了。”

“当年先太子被诛后,先皇十分后悔,当时的确有一个良娣逃走,先皇有心放走她,特意撤销了各处防守,至于她有没有孩子,是儿子还是女儿,就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