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咸鱼被迫高嫁后(57)

作者: 江辞渔 阅读记录

“好!”

沈宁鸢道:“其实我想的很简单,我只是想知道,王爷有无心上人。”

赵顺昌见她问这个,不觉好笑,但仔细一想,又在情理当中。

他认真道:“不曾听说过,大人在边关时,一心只有军事,从未有私情纠葛,夫人怎么会想到这个?”

“其实是这样的,前几日我遇到一人,言语之间都是王爷和某位女子关系密切,我心生疑虑,不好直接问王爷,边想着来问问先生。”

“原来如此。”赵顺昌一脸正色地说:

“我敢保证,在边关五年,大人从未有过私情纠葛,五年之前的我不敢作保,不过若是有,也该是大人在去边关之前,那便是六年前,六年前的事,想必如今那位传说中的女子也该嫁作人妇了吧?”

这一句话,宛若一道闪电劈向沈宁鸢大脑。

对哦,若那位长乐郡主真跟萧平铮有什么,也该是六年之前,她记得那位长乐郡主似乎只比她大了两三岁,那六年前她岂不是才十三四岁?

不可能,绝不可能。

上回那个阿楠姑娘就很离谱了,这位郡主六年之前,说不得比她年纪还小。

不行不行,她可以质疑萧平铮的眼光,但不能质疑他的人品。

“我明白了!”

沈宁鸢猛地站了起来。

她的眼神铮亮,满脸写着“醍醐灌顶”,“大彻大悟”。

“我该早就想明白的,多谢先生教诲!”

说罢,沈宁鸢朝他作了作福,快步离开了凉亭。赵顺昌怔怔地看着她的背影,忽然想到了一件事。

等等,他刚刚怎么没问那位女子是什么人?他怎么忘记这个最要紧的事了!

——

经过赵顺昌提醒,沈宁鸢茅塞顿开,想明白了这一点。

长乐郡主本就流言众多,说不定这又是一个稀里糊涂传下来的流言,她该去向萧平铮问明白。

且若二人真有什么,再且,他若要求自己让位,那她只能大声说“不”了!

“夫君——”

沈宁鸢用力推开书房门。

萧平铮握着狼毫的手停滞在半空,冷冷地抬眸望向门口。

书房门口有下人守着,沈宁鸢不想让其他人听见,嗓音弱了弱,走上前。

“夫君,我有话要跟你......”

“将军!”

一个侍卫从门口快速走进。  本书由LK团队为您独家整理

见着沈宁鸢也在,他微微一顿,颔首叫道:“夫人。”

“这么匆忙,有什么事?”

“边关有急件。”

侍卫看了眼沈宁鸢,沈宁鸢自觉退后半步,道:“既有要事,那王爷先忙吧。”

说完,她退出书房,还贴心替二人关上了门。

她预计着今日这事是说不成了,果然没过多久,萧平铮就跟侍卫出了王府。看来是老天爷不让她今日解决这个事。

不过她心中已做了决定,这会儿倒是不烦躁了。

如今方才中午,还有一下午空暇,沈宁鸢吸了口气,让大脑冷静下来。

长乐郡主的事之后再议,午后既然无事,不若出去到街上,看看有什么可以买给爹娘的礼物。

“巧心,通知管家,我下午要出门。”

“是。”

午后,吃完饭小憩之后,沈宁鸢就出了门。

阳光刺眼,沈宁鸢才出门,就感到轻微的头晕,巧心给她头上戴了帷帽,又遮了伞,直到上了马车,才揭掉。

“庄书,我傍晚肯定回来,若是夫君先回来了,就跟他说一声。”

“好嘞,夫人,你放心吧。”

放下帘子,马车缓缓驶离王府大门。

沈宁鸢虽然是个把月才出门一趟,但新京的闹市,与她上回来时并无大变化。店铺多集中一处,方便当时的人集中采办,无需奔波许多地方。

到了市中心后,沈宁鸢下了车,将马车拴在客栈。因为要买东西,她今日除巧心外,还带了两个丫鬟,此外两个男仆。

嫂嫂提起的护颜霜,墨汁都是要的。她母亲甚爱打扮,除护颜霜外,还需买胭脂水粉,新京经济发达,作为国都,已经有了品牌概念。上好的胭脂水粉都是有专门店铺销售的,沈宁鸢不差钱,自然是要买最好的。

此外,还要买个顶针戒指。父亲那头他那个砚台是用了十来年的,早成了他心尖上的宝贝,寻常不会换,那就是笔墨多买一些。他还爱品香,待会去店里看看有没有什么新奇的香。

沈宁鸢一边走一边想,发现自己任务还挺繁重,幸好店铺都集中在一处,一路上看过去基本上要买的都能买到手。

沈宁鸢许久未逛街,出来一趟,很有散心效果。她挑挑拣拣,因不缺钱,买的倒也挺快,很快,两个仆人手上就拎满了东西。

“小姐。”

巧心看她家小姐有些累了,便道:“今日不若就到此结束吧,要还有缺的,明日再来买就是了。”

沈宁鸢扶着疲软的腰,心想也是,该买的都买到了,要有缺的,明天再来即可。

“那我们买点吃的,就回去了。”

“好嘞。”

厨房手艺虽好,但人劣根性在这,家里时时都能吃到的,哪里有外头偶尔吃一次的香。再说了,出门逛街,要是不买些吃的回去,这不就白来了?

这条街上有家作馒头面食的店,他们家的蟹黄包十分出名。每每出炉都被哄抢一空,如今又是螃蟹时节,店里头排了老长的队,都是等包子出笼的。

沈宁鸢到时,果然又在排队。

沈宁鸢差了两个丫鬟排队,自己跟巧心到二楼雅座等着。在二楼的,除了她们,还有不少也等包子出笼的女客,还有几个头上戴着帷帽。沈宁鸢戴帷帽纯粹是为了遮蔽阳光,并不是羞于见人,这会在室内就没有戴了,与她一般想法的也有不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