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千金在年代搞科研(105)
“行了行了,你不懂就不要乱插手,咱女儿的实验室必须地方够大并且位置偏僻,她喜欢钢铁厂的厂房,还有源源不断的材料送过去,继续在那儿待着吧。”
黄丽梅拧了一把丈夫:“你们都在卖什么关子?实验室不就是穿个白大褂把瓶瓶罐罐倒来倒去,为啥咱家闺女就要待在厂房?不会是你们不待见她吧?”
郑毅举起手对妻子投降:“我的祖宗唉,你不知道你闺女做什么实验,你总该知道贺斯年吧。”
黄丽梅神情恍惚:“咱女儿这么厉害吗?”贺斯年可是造过火箭的科学家。
郑毅没好气道:“不然你以为呢?珍惜她能待在家里的时间吧,等她念完大学估摸着你想见都联系不到人。”
至于从首都来的同志们这事他没告诉妻子,他担心妻子比女儿压力还大。
梁好用了半天时间把东西做出来,闻岩开车带着机器回到了大队。
他亲自教学如何做一件羽绒服。
当年他带着退伍费先是做倒卖积累创业资本,涉足过服装行业。最早期的服装业可谓是暴利,沿海城市的审美遥遥领先,几块钱的衣服在内地能卖几十块钱。后面竞争越来越激烈甚至出现了按斤批发,卖到内地的价格却水涨船高。
可以说赶在风口上吃信息差的商人早期都是靠着倒卖衣服鞋子毛绒玩具成为万元户。
“这个机器是我们从钢铁厂购买材料,梁好亲自设计了一周才做出来的产品。这是钢铁厂的发票,因为选购的是比较便宜的边角料,机器的价格是300元。”
大队的干部们吸了一口凉气,300块钱啊,他们还没赚钱就先贴了进去了这么多钱。
闻岩颔首一笑:“钱我帮忙垫付了,等咱们大队有了收入给我还上就行。”
闻康连忙让儿子写欠条。
“虽说咱们乡里乡亲,低头不见抬头见,但你这隔三差五去城里出差还要考大学,我们给你写张借条,以后你拿着欠条来要钱,就算哪天我们退休了,盖着咱们大队公章的欠条一直生效。”
闻岩没有拒绝大队长的提议,他了解大队长的人品所以才会自称帮忙垫付。
春风大队的干部不说所有人,绝大多数老干部都有着较高的政治觉悟,尽管他们的文化程度并不高。
实际上机器并没有用到这些钱,只不过越便宜的东西越不会被人珍惜,所以他才夸大了成本和制造时间。
机器的成本不到200块钱,因为使用的是钢铁厂的废弃材料才是这个价格。
梁好的手工费占了100元,这是内部价格,以及运输和安装的费用在20块钱左右。
闻岩经过各方面的考量和计算才定了这个价格。如果大队把养殖业做大做强,又能把羽绒服品牌做起来,他可以晚几年再要钱。
实际上不用等几年,最迟两年经济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人们的工资都会往上涨20块钱。
闻岩先是交代大队的众人操作机器。
“我们必须要把鸭毛鹅毛进行杀菌处理,这是穿在身上的保暖衣,如果觉得衣服有鸭子的味道不用在意,这本身就是用来区分鸭绒和鹅绒的区别。”
大队的干部班子有两位等待接班的年轻人,闻多宝和郭瑞听得格外认真,每个步骤他们都要问为什么,问完再详细记录下来。
闻岩稍稍思索,请人帮忙去家里把二嫂请来,让二嫂当场缝制一件羽绒服。
春妮不知道老四回来了,大队的干部突然上门急匆匆喊她去大队,她心里怀揣不安。
“队长,是有啥事儿吗?”
郭有根咬着没点燃的烟斗笑道:“有事让你帮忙,你别紧张,不是啥大事。”
闻岩跟两位年轻人去大队的库房搬出来早就准备好的涂层尼丝纺面料,又叫尼龙纺。
大队的妇女队长和几位女同志挑出来一盆鹅毛,用机器进行消毒除菌。
想不到湿漉漉的鹅毛放进机器消毒处理,取出来后不仅变干轻飘飘,还去除了鹅毛的味道。
闻岩从外面进来:“二嫂,现在需要你帮忙。”
春妮见到自家人松了口气,不过她实在想不到自己有什么特长能帮到别人,当得知是请她现场帮做一件衣服便毫不犹豫同意了。
春妮抓了一把鹅绒在手上捻了捻。这衣服真奇怪,内里不用棉花用鹅毛,不知道冬天穿在身上会不会保暖?
由于担心鹅绒会到处跑,春妮每放进去一把鹅毛就会踩一次缝纫机用车线固定,一件衣服前后全是整整齐齐鼓囔囔的小方块。
围观的干部们觉得稀奇:“这衣服像是充了气似的鼓起来了。”
妇女队长陈爱莲点评:“看着轻飘飘的,到底还是没有棉服看着踏实。”
春妮低着头快把缝纫机踩的冒火了。她以前做一件衣服要半天时间才能踩出来,现下被人围观,她紧张之余迫切想尽快结束。
她深呼一口气,脚上的动作停了,头抬了起来。
“做好了。”
记工员罗秀琴啧啧称奇:“这双手真是神了,俩小时就能做完一件衣服。”
春妮含蓄地笑了笑,她怕给家里丢人,脚上的布鞋踩缝纫机都踩得鞋底发热了。
闻岩感到出乎意料,二嫂做衣服的速度很效率,都快要赶上机床生产的速度了。
他之所以喊二嫂是想让她露一手,大队招女工肯定会优先挑熟悉缝纫机的人。其次就是二嫂手艺稳,他不认识大队其他女同志,万一缝衣服翻车白白浪费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