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千金在年代搞科研(245)
老万被送去殡仪馆打理了一番才送回来。平时头发乱糟糟的老头穿着得体中山装,头发梳得顺滑,安静地躺在透明的冰棺里。
隔着水晶冰棺,梁好望着里面躺着的人,不能接受老万牺牲的死讯。
她精神有一瞬的恍惚,会不会是在做梦?
梁好魂不守舍离开灵堂,周谦友抱了抱她,轻轻拍着她后背。
“逝者已逝,你要向前看。万同志的愿望是成为学生们的引路人,他对你寄予厚望。”
梁好在老周爹怀里蹭掉眼泪退出来,她红着眼眶吸了吸鼻子,“我们前天还和老万一起吃了饭,他借了我的伞没还,他说话不算话。”
梁好询问钟国强:“事故原因调查出来了吗?”
钟国强掏出一张皱巴巴带着干涸血液的纸条。
“从万同志身上找到的遗物,应该是给你的。”
梁好迫不及待接过,纸上的字歪歪扭扭,显然不是正常状态写下来的字。
还伞,加油。
梁好紧紧攥着纸条,一行泪唰地落下。
“钟同志,我想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钟国强神情悲痛:“飞机从首都机场起飞不到三分钟就发生故障从空中坠落,八个人无一幸存。”
闻岩从灵堂退出来,上前替梁好擦掉眼泪,“一般飞机从空中坠落,遗体不会保存完好。”他说的话残忍但是事实。
钟国强抹了一把脸:“坠落处有一片森林,加上刚下完暴雨土质松软做了缓冲,搜救队赶到的时候当场确认无一生还。露在外面的部分,殡仪馆尽力修复到了最完整的程度。”
梁好一直等着事故调查结果,直到参加完老万的追悼会都没调查出飞机失事的原因。
她在追悼会听到了老万的英勇事迹,老万和同事们在生命最后时刻保护着公文包里的材料,紧紧拥抱在一起防止文件因飞机坠落而损毁。
文件完好无损送去了基地,老万却回不来了。
她又找到钟国强,问他飞机故障的原因。
钟国强没有直接回复,只是叹息:“这架型号的飞机是从外国引进、作为支线客运的主力机种,专门供领导和科学家乘坐的第一代专机。”
“我们检查了所有飞机都没有问题。”
梁好对他感到失望:“所以你们连事故原因都不愿意去调查。”
钟国强张了张嘴想解释,又不知该如何开口。
梁好不想跟他在老万的追悼会吵架,转身离开。
追悼会结束后,梁好见到了老万的妻子。对方不仅认识她,还把老万的几本书送给了她。
“老头子生前经常夸你。以前他羡慕贺斯年,又庆幸还好不是你的老师,怕自己不如学生。评上院士以后又琢磨着把你招去科学院,他很喜欢年轻人。”
老万的妻子怀念道:“他最崇拜的伟人曾经说过一句话,年轻人就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年轻人身上。”①
梁好陪了她半天,基本都是老人家在说话,她在认真倾听。
“你不用担心我,我有工作,调整好状态我就回到岗位继续投入工作。不要辜负他对你的期望,他在天之灵就会安心。”
梁好在首都图书馆和老师见了面。
今天是图书馆休息日,馆内只有工作人员。
师生俩的位置被安排在几排书架后面,避免被玻璃窗外的阳光直射。
贺斯年特地来首都参加万鹏程的追悼会。
他问梁好:“你想好要去哪所学校学习了吗?”
梁好点点头,又摇了摇头:“我想好了,我准备参加工作。”
贺斯年并不觉得意外,他把公文包放在桌上,掏出一封推荐信。
“这是第五研究院的推荐信。我师兄是院长,里面遍地教授,你会见到空间技术所有院士,研究生和博士进去只能打杂,你愿意去吗?”
梁好双手接过推荐信:“我愿意。”
贺斯年又拿出第二封信件:“你的论文我帮你送去提交了,年底应该能评上教授。”
梁好不禁脱口而出:“我不是博士学历吗?”
贺斯年没想到她对自己的评价如此谦虚。
“你的能力我们有目共睹,尽管只有少部分人知道周如意、郑好、梁好是同一个人,但你做出来的成就足够评选教授,年龄不该成为评选的门槛。”反而要用梁好的年轻为年轻人树立榜样。
论文只是走必要流程。梁好独立研发的通信卫星就足以达到评选标准,更别提卫星电话和她宝贝到藏起来的微型计算机。
梁好松了口气,随即提起另一件事:“老师,我之前在基地认识一位实习的学员,她叫杨诗雯,想做我的学生,如果我成为教授能不能提前录取她。”
贺斯年询问了杨诗雯的各项成绩,得知对方拒绝保研特地等着梁好,他隐约有了印象。
贺斯年顿时忍俊不禁:“我知道你说的是谁。拒绝保研、毕业就结婚生子,跑去军/工厂造无人机,硬是跟家里对着干,不服从家里的安排。”
他特地向梁好解释:“她爷爷是第一批参与造火箭的研究员,如今在大学担任院长,为基地输送了不少物理数学专业的人才。”
梁好知道杨诗雯家庭条件好,没想到她爷爷是第一批研发火箭的研究员,不由得心生敬佩。
同时她产生了疑问:“她爷爷很厉害,为什么要选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