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寡夫郎(242)
只见卫小河手上拎了两只捆腿的兔子,还买了一封果子。
秦钊有些眼神不善地看了一眼卫小河,卫小河给他撇了回去。
林清问了一句,“咋出去这么晚呀,还以为你不回来了呢。”
“买东西。”
卫小河说完这句话就闭嘴了。
人都到齐了,秦二赶着牛车走了。
另一辆骡车上,林大娘怕丁小猫被吹到了,还特意铺了稻草垫子,然后让他裹着被子坐在上面,就露出来两只眼睛在外面,往上面一坐跟个不倒翁似的。
牛车走在前面,骡车走在后面,李桂枝把兰哥儿给搂在怀里给他避风,这该过年了官道上的人也多了起来,都是乡下人去镇上买年货的。
李桂枝低声和林清说着话,“秦大家的芸娘前几日订亲了,这两日就要出嫁了,也是嫁到镇上的。”
“哪家呀?”林清随口接了句。
“不知道,赵秋霞在村里说是镇上的大户人家,连姓啥都没有给村里人说,下聘的时候赶着马车过来的,还是带轿厢的,确实是有钱人家。”
“而且聘礼给了十两,还带了几匹绫罗绸缎,还有两对银镯子,芸娘和赵秋霞一人一对呢,就是下聘的时候没见男方过来,就一个管家模样的,还有个小厮,送了东西就走了。”
“可能男方家眼光高,看不上咱这种乡下人家。”
两人说着话兰哥儿就坐不住了,哼哼唧唧挣脱了李桂枝的怀抱,朝着林清爬了过来,一屁股坐在了林清的腿上,小家伙敦实的很,一屁股坐得林清哎呦了一声。
“抱~”
兰哥儿伸出小胖手把林清的手拉过来环着自己,这才不哼唧了,林清被他弄得哭笑不得,两只手把小秤砣给抱在怀里避风。
兰哥儿高兴了,小脑袋一靠窝在了林清怀里,你别说抱着这个小家伙还挺暖和的。
秦二先赶着牛车把林清几人给送回了家,林清四个人拎着东西跳了下来,车上还有一箩筐的年货也给搬了下来。
骡车也停了下来,林清过去打了声招呼,“娘,你们路上慢些。”
“哎,赶紧进屋去吧,外面冷。”
林大娘嘱咐了两句,三个人就赶着骡车走了,林清他们也拎着东西回家去了。
虽然冬天了没咋回来过,到院子里还挺干净的,应该是他二嫂帮他时常过来打扫了,怀里没了小秤砣,这一下牛车林清就被冷得一哆嗦,这乡下怎么感觉比镇上还冷呢。
林清忙摸出钥匙开了门,“卫小河,你就睡东间那张床,秦钊你跟我睡。”
秦钊嗯了一声铺床去了。
林清则忙着弄些木柴过来烧火呢,林清一看他家的木柴不多了,在镇上的时候木柴木炭都是成车的往铺子里拉,倒是忘记了家里没有柴火了。
不管那么多了先生了火在说,一到秋天家家户户都会进山捡柴,林清想着去谁家买上两担柴回来,要不去木哥儿家,他家做木匠的,肯定有不要的废料,买回来一些取暖用。
林清已经在堂屋升起了火盆,他在镇上的时候后面的屋子还有铺子都有炭火,一回来就觉得格外的冷。
林清有些后悔,怎么没在镇上的时候买个汤婆子回来,要不等明天问问村里谁要去镇上,让捎带几个汤婆子回来。
林清坐在火盆旁正烤火呢,秦二就挑着两担柴回来了,“你家今年没有去山里捡柴,我家的多,给你们送来一些。”
“哎,多谢二哥了!”
正好省得自己再去买了,林清站了起来,“二哥,你知道谁家要去镇上吗?这屋里冷得很,我想让人家捎带回来几个汤婆子。”
明天就二十八了,年前这两日正是乡下人家去镇上买年货的时候。
乡下人家一年到头的日子都过得紧吧,好不容易盼到过年了家家户户都会割一些肉回来,手里稍微松快些的还会给小孩买饴糖红头绳这些东西。
“好像沈木匠家,还有跟你去镇上的小桃家都没去镇上的,有可能明天就要去镇上割肉了。”
“我知道了,我一会儿去问问。”
林清围着火盆烤了好一会儿了才恋恋不舍地站了起来,拿了四两银子朝沈木匠家走了过去,他也不知道一个汤婆子多少银子,就多拿了些。
好巧,明天沈夫郎一家就要去镇上买年货去了,刚好可以给林清带四个汤婆子回来了,林清道了谢就回来了,沈夫郎想拉林清在这吃饭,林清说家里还有小的呢。
沈夫郎就说:“一起叫过来呀。”
林清不好意思麻烦人家,“还有半大的小子呢,是我铺子里的伙计,有点孤僻就不过来了。”
沈夫郎这才不劝林清,“好吧,我明日买好了汤婆子给你送过去。”
林清忙裹紧他的风帽跑回家去了,这村里怎么这么冷啊!
晚上的时候林清给炖了羊肉,他守着锅在那烧柴禾,秦小花也伸着手在那烤,过了一年了小丫头都长高了一些了。
林清煮了热乎的羊肉汤粉,上面撒了芫荽葱花,在来上一勺子辣椒油,吃上一碗浑身都暖和了起来。
林清一吃了晚饭就支使秦钊去烧热水,还让他帮自己给端了过来洗脚水,秦钊乖乖听话给他弄了过来,林清洗了脚就缩被窝里了,外面真的好冷啊。
秦钊端着油灯去一边看书去了,林清在被窝里团成一团,“咋不用蜡烛呀,不是已经买了。”
林清今天特意在镇上买了蜡烛了,蜡烛点起来比油灯亮堂,虽然贵,但看书不怎么伤眼睛。
秦钊找了蜡烛过来点上了,坐在对面的书桌旁看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