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综英美同人)超英家的雪豹(243)

作者: 京鲸 阅读记录

巴基惊异地扭回头,“你是怎么做到在二十一世纪活得像是十八世纪的贵族?”

达米安看起来恨不得蹦起来咬掉他的鼻子。

史蒂夫则没有理会,同样跑进卧室,“小氪,你没事吧?!”

所有人都停下来望着雪豹,只见它从杰森的怀里挣扎出来,跳到床上给众人绕了一圈。

他们这才发现它身上发生的变化。

斯蒂芬妮倒抽一口气,问出所有人的心声:“小氪,你的伤是怎么好的?!”

——这可就说来话长了。

-------------------------------

当小氪终于从布鲁斯的那堆检查仪器中逃出来,晚饭时间都要到了。

一开始他们还只是想要检查它身上的伤为什么会好,但在小氪给他们显露出原型后,所有人都惊呆了。

就算他们之前会猜想它其实会魔法,又或者有什么不是氪星带来的超能力,但理论再多也都是什么会动的生命,没人能想到它是一颗宝石变出来的。

但当红色的现实宝石跟蓝色的空间宝石一起漂在空中时,没人能否定它们之间的想象。

因为雪豹本身就是它自己变出来的载体,小氪其实想要自己长什么样就能长什么样。

只不过在它不知道真相的时候,它的能力被自己潜意识给限制住了,就以为不行,但当它解除限制,想要变回最初那头漂亮的雪豹只需不到一秒。

它喜欢自己长长的毛尾巴,享受四肢着地的快乐,更满足能用双眼同时观察世界,所以它就变回了原来的样子。

史塔克收到它醒来的消息后立刻从纽约赶回来,双眼通红地拥住扑过来的雪豹。

“小氪!”他先是狂亲雪豹的额头,然后才分出心

“你的伤全好了?!”他先是惊喜,然后是不敢置信,“怎么做到的?你扫描出来的结果甚至看不到任何伤痕,数据也精准到克隆都无法做到,是谁——不,如果连我都做不到地球上没有人能做到,你到底是怎么恢复的??”

雪豹身体力行地回答了。

于是三秒后,科学家托尼·史塔克进行了一次世界观的破碎与重建。

史塔克到了没多久后克拉克也过来了,人总算来齐,于是当晚饭结束后,又一场会议在蝙蝠洞举行。

这一回的主题是世界的融合还有无限宝石的能力。

世界融合本身就是小氪无意识间导致的,这就已经说明了它的能力,而空间宝石的不少能力已经在神盾局的数据库里了。当Friday把那些数据黑出来,众人只需要让空间宝石老老实实接受测试就好了。

但这也产生了其他的问题。

当所有检测都被转化成文件储存在蝙蝠洞的数据库后,布鲁斯问出了关键的问题,“小氪,还有其他跟你们类似的宝石吗?”

蓝色的空间宝石立刻飞向小氪,明明是硬梆梆没有温度的宝石,却硬生生地让人看出它在‘瑟瑟发抖’,甚至不满足于跟雪豹贴贴,硬要让它把自己含在嘴里。

蝙蝠洞内安静了一瞬,所有人似乎都意识到事情没那么简单。

小氪想了想,用自己作为现实宝石的能力在空中想象出了六个圆圈,分别填上不同的颜色。

除了代表空间的蓝色跟现实的红色以外,还有代表力量的紫色、心灵的黄色、时间的绿色、灵魂的橙色。

其中,它在绿色的那颗宝石上做了重点标记。

“小氪,这是什么意思?”史蒂夫问道。

雪豹用爪子在地上写出了大大的一个词:BADASS

第140章 计划成型

除了被圈出来的时间宝石,雪豹还在另外一个黄色的宝石上盖了‘missing’的爪印。

所有人都看着两个标志,布鲁斯沉着道:“小氪,解释一下?”

其实雪豹现在要是想,可以变成人类把所有事情都解释清楚,但它当雪豹习惯了,而猫科动物跟犬科最大的区别就是,犬会方便人类,而猫让人类方便它。

在此时的情景下,被劳累的是能理解它心声的系统。

没有了电子眼,系统也没有出声的载体了,于是祂捣腾着又跟Friday联系上,最终,还是永远可靠的智能管家出声替所有人解释。

“宇宙中一共有六颗无限宝石,从宇宙之初就存在。但随着时间推移,部分宝石渐渐诞生出了意识,开始有了思想。”

“绿色的是时间宝石,拥有操控时间跟因果的能力,也是所有宝石中最先诞生出智慧的。它也就是系统所认为的主神。”

“小氪觉得自己应该是第三个生出意识的,因为它醒来的时候,除了黄色的心灵宝石以外所有的宝石都在为时间宝石工作,

它也就是系统所说的主神。”

话音一落,所有人的脸色一变。

先出声还是负责传递信息的系统,“你为什么会这么认为?”

“因为主神拥有重启世界的能力,还特地分裂出很多个宇宙好收割灵魂能力。”Friday替雪豹说道,“小氪的能力就是制造真实,是时间宝石操控它分裂复制出了很多宇宙,但它在醒来后就找机会逃跑了,同时还帮空间宝石一起离开。”

“但除了它们以外,还有紫色的力量宝石跟橙色的灵魂宝石没有诞生出意识,所以主神还在利用它们。它用灵魂宝石的能力吸收灵魂力量增强自身,当某些世界崩塌无法再提供能量的时候,就反转时间让世界重启,同时通过系统雇佣宿主,让他们预防世界崩塌。当有世界意识到不对劲,就直接用力量宝石销毁。”

“所以,直到现在所有的宇宙都还被它掌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