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已经陡然转身,冲出了这个书斋。
推门而去之前,白茸眼角余光却意外扫到了案几对面悬着的一幅画。
这幅画挂在书斋的正中,极为显眼。
白茸琴棋书画都算是通晓,其中琴和画的天赋最高。她从小便由京城明师教导丹青,只是,在家时她活得极为小心,为了不抢去嫡兄嫡姐风头,她极少表现自己,上交给夫子的作品都是刻意往平庸压,这幅画却不一样,是她精心绘制,用了全部功夫的。
这是在那年沈桓玉生辰时,白茸与他的贺礼,也是给他寒玉簪的回礼。
光是颜料她便调制了很久,用上了石青,孔雀绿、文石……除去通常的矿物颜料,她添笔的时候还用了一点特别的植物汁液,这样绘制出来的画面不但颜色鲜亮,闻着起来也会有淡香。
画名明月照玉图,设色雅致,构思精巧。月下流水,流水映月,清溪里那块寒玉正巧落在月亮的倒影中。暗示着,阿玉也在她心底,这幅画她断断续续画了两月,虽然比不上名家大作,但是满满包含了她的心血。
收到画时,他并没有表现出太明显的情绪,只说他很喜欢。
白茸没想到,沈桓玉私下竟把这幅画裱了起来,并且悬在了自己书斋中如此显眼的位置。
她回眸,哑着声音对身后男人说,“沈长离,把这幅画还给我。”
沈长离神情漠然,看都未曾多看一眼:“拿走。”
他吩咐阿麦:“这宅邸里,还有什么她的物品,打包收拾一下,之后一并还去白府。”
本书由LK团队为您独家整理
阿麦这时才敢进门,低头道:“是。”
“画拿给她。”他已重新在案几边坐下,提起一侧狼毫,再不分一丝一毫的注意给她。
阿麦从挂轴中小心翼翼揭下了那副画,双手递给白茸,神情为难:“白姑娘,请收下。”
白茸将画卷起,抱在怀里,冲出了这间书斋。
几年过去了,这幅画却被保存得极为完好,毫无破损,白茸用手轻轻触碰了一下干涸的颜料。她的视线僵住了,陡然看到右下角的一行小字。
不是她写的。
那是沈桓玉的字迹。
一行漂亮的小楷,用的和画面底色同色的石青,不至于破坏画面,写得很隐蔽,笔锋比平时都要飘一点。
“元盛七年,葭月。吾妻绒绒绘赠,珍存于此。”
白茸抱着画,手指轻轻抚过那行字,眼泪已经开始不住地往下流。
天色昏暗,她站在熟悉的府邸中,不知不觉,已经将画紧紧抱在怀中,蹲下了身。
夜色滚滚而来。
这一刻,她无比真切地感受到。
在这个世上,她再也没有家了。
“白姑娘。”身后有人叫她,却是安康。
他神情很为难,公子叫他送客。
白姑娘哭成了这般。
以前,公子见不得她掉一滴眼泪。
而如今,他心像是石头一样硬,毫无动容。
白茸擦干了眼泪,淡声道:“我马上走。”
走到沈府门口时,她隐约听到两个女子对话的声音,清脆活泼,像是年轻姑娘。
竟是楚挽璃与夏金玉,两人手挽手,都是如今上京时新的女子打扮,身姿婀娜动人。
楚挽璃瞧清楚了沈府牌匾。
“你先自个儿去玩吧。”楚挽璃对夏金玉道,面颊微红,“我去找哥哥说说话。”
夏金玉心领神会:“今晚,师兄见到你肯定惊艳。”
白茸已经早早掐了个隐身诀,她实在不愿与这两人打照面,想等她们离开了自己再进去。
看门人却将楚挽璃放了进去,楚挽璃报了名后,安康便带着她,朝园内走去。
白茸甚至轻笑了一下,不允人进府邸,不过是独独不允许她进去罢了。
楚挽璃没怎么来过人间,瞧着园子,知道这就是他出生长大的地方,凡间的落脚处,倒是觉得处处都很新奇,看不倦。
她隐约瞧见一点红,红色的彩带缠绕在松枝梢头,屋檐下还悬着一个红灯笼,便好奇问安康,“这是什么呀?”元宵都过去那么久了,为何府邸还悬着灯。
安康说:“公子婚期将近,府内挂红,讨个彩头。”
楚挽璃难以置信:“你说什么婚期将近?你说谁的婚期?”
……
沈长离正坐在书斋案几前,正在提腕写一封信件。
她与青岚宗那几人,那日在碧华楼毫不收敛,将那处毁得几乎一干二净,碧华楼之事牵涉众多,梁王与太子在朝堂上大闹了一番,暗指太子与玄门中人勾结,怪力乱神,说要公开审讯黄昌博,问他那日发生了什么。
他昨日走了一趟沼狱,黄昌博翌日清晨便断气了。
平障这些杂七杂八的事情,浪费了他不少时间。
待继位结束,龙气平稳,他便也无须再留在此处了。
门外传来响动。
他微微蹙眉,搁了笔回头,却见是楚挽璃不管不顾闯了进来。
终于再见到沈长离,见他与平日毫无二致,楚挽璃心情平静了一瞬,旋即立马指着门外:“哥哥,那是你家下人吗?在开什么玩笑,说什么你要成婚了,他怎敢这般瞎编排的?”
男人清俊的面容毫无波澜:“是。”
他甚至没有停笔,手腕沉稳,写完一页后,又再拿了一张新的清江纸。
楚挽璃几分迷茫:“哥哥,那,你要和谁成婚?”
没有任何人告诉她这个消息。
他曾经那个婚约,不是早早已经退掉了吗?
沈长离视线落回信笺上:“与你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