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月安南时(21)

作者: 雨中茕墨 阅读记录

时雨走了过去,一件件拿了仔细看了许久。

这些首饰哪一件都是十足十的珍品,京师的贵女圈里常常开的各式宴会,一方面是趁机增加交际,另一方面就是比较首饰衣裳了。虽说她定了婚以后就不怎么去了,但是心里对这些东西还是喜欢的。

她赶紧给皇后又行了礼,“谢娘娘恩。”

“哪里这么多规矩,唉,你这孩子。”皇后又看向南月,“时候不早了,今儿你就回去歇息,好不?我看了阿雨沐浴换了衣裳,还要去宫宴那边管着,今天还有得忙呢。”

“棠竹嬷嬷不是一早就过去了么?”

“有很多事,她也是照管不到的。”

听了皇后这样柔声细语地解释,南月也不是不懂事的人,行了礼就告退了。

等回到屋子,看了秋叶和风碧、朱槿三个都低着头站在那里,南月也不理她们,直接走进屋子,任由秋晴为自己脱去外面的裘衣。

“姑娘,给。”秋晴把一个新的手炉递给她,换了她出门拿的手炉。

南月在榻上坐下,接过秋晴递过来的一杯热茶,热热地喝了,这才看向秋叶她们。

“你们三个都没有活儿了吗?怎么都聚在这里?”

几个人一时都不知道谁先开口。

秋晴瞥了她们一眼,“姑娘要休息了,各位姐姐还是先下去吧。”

“姑娘——”还是秋叶起了头,但是南月却并没有听她说的意思,“今日是腊八节,你们把娘娘赏的腊八粥分了吧。那些有的没的的事现在就别拿出来了。”

风碧倒是一脸坦然,听了那话,爽快就出去了。秋叶面色还有不甘,只是朱槿的神情全是诡异,不过也不敢说什么,总是都下去了。

“你怎么倒是把朱槿也拉上了?”南月笑意盈盈地问她。

“我们几个心头都不舒服,倒叫她一个人舒坦?”

“几时见你这样孩子气?”南月笑得更欢。“你倒是看她们几个如何?可用么?”

“来时大人交代了,姑娘身边有可用的是好事,没有可用的,也不必强求。”

“这意思就是都不可用了?”

“姑娘有数,就风碧还可。”

“嗯,秋叶对我好,但是是建立在她自己的利益基础上的,而且常常自作聪明,还是我们晴儿这样真聪明的好。”南月笑着打趣秋晴。随即又叹,“风碧初见,我只觉得是个内向顺从的,没想到实在是个有主见的;倒是朱槿,看着老实,跟哪一边都好,却在跟哪一边都在说另一边的酸话。”

“对了,让你打探的事都知道了么?”

“风碧是农家子出身,家里头还有好些兄弟姐妹,她爹娘才把她送进宫来,领了钱去养活其他的孩子。朱槿原本是一个小县丞的独生女,秋叶么,家里还有个妈,一个兄弟,是普通人家。”

“难怪朱槿是这样的性子!”听了秋晴的回报,南月恍然大悟。正是因为受宠惯了,所以肯定有那些子坏习惯,自然喜欢在这些丫头里面众星捧月似的。

“姑娘也不用为这些事费心思,今晚的腊八宫宴才是姑娘该费心的。”秋晴说道。

“是——我知道了。”南月笑道。

“姑娘,要那我来处理了……”

南月打了个哈欠,揉揉眼睛,“你随意就好,我要睡觉了。”

☆、时安

一辆辆马车停到了宫门口,各家的大臣携了女眷陆陆续续地来了。

皇帝带了皇后先接见了大臣,然后再才有皇后带了女眷另设宴席。

皇帝先是说了些客套话,慰问了大臣,又单独慰问了大将军,说了些戍边辛苦的话,然后才看了魏家大郎,又说了几句。最后望着那个面无表情的男孩,才笑了,“二郎一去三年,可有和你的那些在京的好友们好好联络感情?”

魏时安挑了一下眉,“回陛下,没有。”随着又加了一句,“我看不上他们。”

旁边的魏大将军和大郎魏时暄差点把酒水喷出来。

时暄担心弟弟,赶紧向皇帝陈述,“时安胡说呢,陛下别当真。边塞辛苦,天天念着跟那些兄弟回来闹腾呢!”然后才拉了一把弟弟,“安,说什么呢!”还不住的用眼神示意弟弟,老爹的脸已经黑得像刷了一层炭了。

谁料魏时安却根本跟没有看见一样,不领哥哥的情,“时安没有胡说,时安也不觉边塞辛苦,跟将士们在一起活得痛快。”

皇帝也不生气,反而十分感兴趣地让他说下去。

“将士们在边塞风吹日晒,戍守边疆,吃得是苦中之苦;而京中贵胄子弟,过得却是人上人的生活。故而时安不屑与之同伍!”

“哈哈,这话说得不错!时安是个好的。”

皇帝说什么京中好友,其实魏时安根本没有所谓好友。他总是高高在上,看不惯太多事情,看不惯就忍不住怼过去,结果被那些纨绔子弟视为同道中人,反而一个个的围着他,以至于让人误会。

时安本来不喜欢,后来想了想,自己若是个纨绔,倒省了那些女子的多少心思,自己倒落得清闲。

“陛下,时安想求陛下一个恩典。”魏时安考虑了好久,最终还是提了出来。弟弟的这一出魏时暄是不知道的,陛下的恩典是可以随意求的么?没功没劳的。果不其然,他就看见他老爹刚刚舒展一点儿的脸色又变了。

“什么?”皇帝颇有兴趣,大臣家的孩子们,他最是喜欢魏时安,虽然皇后见了曾说过,不喜欢那样顽劣桀骜的孩子,但是这孩子就是莫名对他的胃口。三年前,他被他老爹带去边关,他还好一阵不舍得呢。就从现在其他的大臣那些年幼的小子们都在另外的地方设了席,而魏时安还留在这里和他们一块儿坐着,也就可以看出皇帝多喜欢他了。

“父亲三年后带了小子回京述职,小子就想不再去了。”

“刚刚时安不还说喜欢军营生活么?”

魏时安面色不变,“大丈夫不能囿于一时一地,小子想去走遍我朝的大江南北。”

魏时暄在一边听了,一方面好奇弟弟哪里来的这些想法,一方面又心里发苦,怎么一点也不提前跟他说一声,今天回去肯定没有弟弟的好。

“哦?时安竟然有这样的想法?”皇帝看着面前的男孩,目光炯炯,他就知道,这小子就是一个不寻常的!

这个想法确实有趣,这广阔的国土有着无数迥异的民风民情,可惜很多人一辈子也就囿于一地了,那些外放的官员倒是可以看遍风景,只是外放之人又有几个是开怀的呢?

所以听了他这话,绕是刚刚一直没有在意的苏清政也看了他一眼。

“那时安为的是什么?就看看大好河山?若是如此,时安想去哪里?假以时日,朕就把你派到那里去了。”

“陛下,时安不想如朝为官,时安只想走遍这天下。求陛下的恩典。”

“好!朕许你了!但是小孩子思想易变,若是三年后,时安还是坚持今日的看法,朕就许你了!”

魏时安眉头一挑,他又不是什么小孩子,自然是说到做到。况且,他今年十一岁,若是不出京,未过几年恐怕就得说亲,到时候,依依没有找到就罢了,还得摆着个佛供在屋里。京中贵女尚音律,就他家依依那个碰到音乐就无能为力的性子,恐怕早已以不会音律而在京城出名了。既然不在京城,那么必然在这个世界的某一个地方,只要她在这个世界,他就会去找,大不了找一辈子就是了。

魏时安扯出一丝笑容,“时安记下了,谢陛下恩典。”

皇帝满意地点了点头,又看了看别的大臣和他们那些已经当值的子嗣,又说了一些话。

然后才注意到,这一屋子,除了自己几个儿子,就魏时安一个十八岁以下的,不由一笑,“时安,你找他们吃去吧,在这里倒平白拘束了你。苏家二郎三郎也在,年龄相仿,应该说得到一块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