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小玉理智尚在,只是想冷静一下,远离纷扰。
她没记错的话,巧芬提过她随军前,小玉帮她打扫卫生做家务,她就从不对小玉啰里啰嗦,还会给小玉一点零嘴吃。
反正那会儿巧芬在小玉心里是善良大方的大嫂,两人是能跳过大哥,互称姐妹的。
巧芬承认自己话多。
话多,但脑子清醒,知道不能得罪小姑子,不能说小姑子不爱听的话。
说多错多,小姑子再不帮她干家务可怎么办?
加之她本人性格就不差,理所当然成了好大嫂。
至于大哥,可有可无。
小妹和大哥的代沟比和嫂子的代沟大多了,完全不知道怎么和大哥沟通。
正好大哥出任务,她就过来了。
冉文霜不确定是不是因为她和巧芬劝说起了点作用。
不管出于何种原因,能回学校读书是件好事。
联系小玉成绩不错这点,一切都合理起来了。
小玉并没有到大家想象中无可救药的程度,她很清楚,只是需要别人拉她一把。
拉她的人绝不是那个男人。
常巧芬不得不说:“这趟回家,看我家男人看顺眼了,他也不是一点用都没有,一身军装站在那里……军衔制不是取消了,看不出他哪种级别的,我就说已经是军官,我都能随军了。
他在家看着憨傻憨傻的,在外面蛮能吓唬人,不用他干啥,只要站我旁边吓唬人就行。
因为他在,我解决事情解决得蛮快。
领着他在学校里,当很多学生的面,把欺负小玉的同学警告训斥一番,然后迅速给小玉办理转学了。”
“你太有效率了,居然直接办了转学,打听小玉成绩如何是为了更方便转学吧?”黄糕敢去卫生所打秋风的事,没让冉文霜吃惊,小玉转学的事,她吃惊了。
常巧芬为她解惑:“是的,刚好有点关系,小玉成绩不错,她哥的军人身份也帮了大忙,我们夫妻把情况说明,新学校就更愿意接纳小玉。
新学校比原来的学校更好呢,是所住宿学校,我们怕小玉再被欺负,忙前忙后跟着小玉一天,她新班级的同学差不多知道她哥是军人了。
加之小玉的身高长相,看着不好欺负,估计没人敢惹小玉了。”
小玉本来就不好欺负,那个小姑娘也讲过,小玉会反抗欺负她的同学。
“所以男人是不会再纠缠了吗?”冉文霜始终认为最危险的是那个男人。
“问小玉,小玉说已经断了,并没有发生关系,连对象都不是,一直是暧昧状态,牵扯不清。
要不说是老男人呢,心眼多得很,我追问她有没有收人家东西,她看我和她大哥忙前忙后为她教训欺负她的人,为她办理转学,就把话说明白了。
收过。
幸好收的不是多贵重的东西,我和她哥把东西买回来,找到那个男的,把那点子东西都还回去了。
我警告了他一番,小玉大哥也说了几句,让他离自家妹妹远点。
那男的小身板,我感觉都扛不住我家男人一拳头,比我想象中更矮,不知道小玉看上他哪点。”
第16章 第 16 章
关于看上对方哪点,冉文霜能说得上来了:“这种时候,换个男人对小玉释放善意,做出差不多的事情,小玉也会对对方产生错觉。
十几岁的孩子哪分得清虚情假意,幸好有你这个好嫂子。”
她爸妈在她小时候就教她明事理,作为父母,他们显然是优秀的。
作为姥姥和姥爷,连及格都没有,实在太溺爱孩子!
这里先不提溺爱,小玉的事,有一部分是因为父母失职。
她学生时代要是遇到这种事情,真会找老师告状,找爸妈告状。
她爸妈会来学校讨说法的。
正因为父母让她可以依靠,可以倾诉,她小时候才不会轻易被诱惑。
非要说诱惑,这辈子只被谢衡诱惑过。
第一眼被他外表吸引,这种吸引可能会被他说话的腔调或者轻浮的行为打碎。
事实上他一说话,她更爱了。
他的行为也很正人君子。
正人君子到,她都没察觉到他也喜欢自己,竟然喜欢到想和她结婚。
两人没有血缘关系,有共同的亲戚,能认识也是这位亲戚的原因。
她有想过他是不是被施压了,问他原因。
他回答没有被施压,只是单纯喜欢她。
担心她出事,只好“先下手为强”。
他对她同样是一见钟情。
爸妈教过她的。
看一个人不能只看外表,要看他的言行举止,谢衡各项都是高分。
有些东西很难装出来。
她能分辨得清,“缺爱”的小玉就难分辨了。
“是啊,幸好有我,说起来还得是嫂子的身份,如果我是她亲姐,我可能没多少耐心,不会绕圈子,而是跟公婆一样了。”
嫂子的身份让她对小玉比亲姐多了几分客气,正是这种客气,她才没被彻底排斥。
冉文霜:“我理解你的意思。”
她不会因为黄糕没占到自家的便宜高兴,这本就不是值得高兴的事,听到小玉的事解决了,她由衷为小玉感到高兴:“真好啊,小玉的事情算是解决了。”
常巧芬聊完了:“对啊,也没我想象中那么难,我先走了,我得去别家问问蝗虫的情况。”
小姑子的事情已经解决,她目前对黄糕的情况更关注。
冉文霜清楚她在家属院人脉很广,能说得上话的人家比她还多,随她去了。
把常巧芬送到门口,冉文霜看向两个仍在啃饼的小朋友:“你们吃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