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你别说我了,我要面子的。”
冉文霜没参与母女之间的对话,说多错多,红娇妈妈的心思可太敏锐了。
看红娇和她爸妈的相处,她猜测红娇没学到妈妈的“牙尖嘴利”,完全是因为爸爸妈妈会保护她。
太依赖父母了,在离开爸妈的庇护后,这也不敢,那也不敢。
好在她男人有担当,做事光明磊落,不会伤害妻子。
吃完午饭,一家人离开,连冉文霜都吃撑了。 本书由LK团队为您独家整理
小朋友们临走前又夸了唐爷爷,把唐爷爷夸得笑容满面。
“妈妈,我喜欢吃包包肉!”芍芍对妈妈发起明示。
冉文霜:“喜欢没用呢,妈妈不会做,这道肉菜很难做,只有唐爷爷这种大厨才能做出来,你们要感激唐阿姨邀请我们到她家吃那么好吃的肉肉,没有她邀请,我们这辈子都不可能吃到的。”
芍芍思路被带偏,从还想再吃,变成我居然吃到了那么厉害的包包肉!
冉文霜没纠正女儿的说法,别让女儿把锅包肉记太深了。
...
四年后。
又是一年秋收结束。
秋收期间,冉文霜收到一封信。
她将信看完后,没有在家人面前表现出异常,思考一天后,写了封回信寄出去。
秋收才结束,她立马翻出笔记本子,写下几页文字。
已经读二年级的芍芍回到家里,告诉妈妈她见到唐爷爷了。
唐爷爷又来看唐阿姨了。
芍芍已经记住了锅包肉,唐爷爷每年都会过来一趟,不一定是秋收后才来,有可能是春耕后过来。
主要是看唐阿姨被安排参加春耕还是秋收。
今年是参与秋收。
冉文霜没有回应关于唐爷爷的话,告诉女儿一个消息:“芍芍,妈妈有很重要的事情要离开一段时间,你不要告诉别人妈妈去做什么,妈妈也不会告诉你妈妈去做什么,要等妈妈回来才能说。”
芍芍脑海里的锅包肉立刻消失,紧张地看着妈妈:“妈妈,能告诉爸爸和哥哥吗?”
她有点害怕。
冉文霜:“可以告诉爸爸和哥哥,让妈妈来说。”
...
冉文霜不见了。
一天两天还好说,已经十天没见到人了。
最异常的是他们家只有她不见,两个孩子都在。
小朋友们情绪低落,问他们妈妈去哪了,他们回答妈妈有事离开一段时间。
问是什么事,两个小朋友回答不知道。
他们真的不知道。
小朋友问不出来,问常巧芬,问岑米粒。
冉文霜不是无声无息离开,常巧芬知道她有事要做,具体什么事不清楚,文霜交给她一笔钱,托她照看孩子们。
现在冬天很冷,她不在家,丈夫又要出去执行任务的话,没人起大早去烧炕添柴火了,她就希望能让两个孩子晚上住到她家里。
汤泽刚在家就让孩子们去米粒那边住。
常巧芬不介意两个孩子住自己家里,听冉文霜事无巨细交代生活琐事,还交给自己一个笔记本子,上面写了她交代的事,以防忘记。
太仔细了,像是在交代后事……呸呸呸,别乱想!
不安的情绪在蔓延。
在文霜离开后,她有忍不住找米粒问话,问出什么事了。
不同于常巧芬,岑米粒很清楚发生什么。
她没法说出来,要等冉姐回来,冉姐自己说。
所以在常巧芬问起的时候,她只能摇头表示不清楚。
今年唐红娇没来得及请冉文霜到家里吃饭,她就离开家属院了。
有人阴阳怪气唐红娇,说她对冉文霜好,冉文霜把她当外人,什么话也不告诉她。
唐红娇不难过自己被当外人的言论,难过文霜离开的事实。
她去问过巧芬,巧芬也不清楚,只说文霜让她照看两个小朋友,别的情况一概不知。
谁都问不出来有用的东西,一个月后,谣言越来越多,有人说冉文霜受不了苦日子,跑了。
到了过年,冉文霜还是没回来,仿佛坐实了谣言。
有人在升升芍芍面前说他们妈妈狠心,不要他们了,被两个小朋友大声反驳。
不怀好意的人问他们,既然妈妈要你们,怎么还不回来,两个小朋友答不上来,只好生闷气。
常巧芬在的时候会帮孩子们骂回去,不在只能让孩子受委屈了。
小朋友们现在常住在她家里,生动诠释了什么叫“寄人篱下”,完全不敢在她面前抱怨告状。
这叫常巧芬很是头疼。 本书由LK团队为您独家整理
“你跟我去一趟隔壁。”常巧芬拉上丈夫。
汤泽刚手里端着一碗汤面就跟媳妇去隔壁了。
本书由LK团队为您独家整理
“你们干嘛呢,多大年纪了,女主人不在家,不知道避嫌?”常巧芬不是很客气地对两个妇女说着。
两人是来给谢衡说亲的。
谢衡到底是名声好,太受欢迎了,已经有人给他说亲。
有介绍二婚对象,也有介绍头婚对象,理由都是帮他照看孩子。
他一个大男人看不好孩子,家里需要个女人。
常巧芬知道谢衡会拒绝她们的“好意”,请她们离开,可是听到这事就气得不行。
文霜还好好的!
看她发火,就有家属一副关心的模样,说她没法总帮别人带孩子,自家孩子都看顾不过来了。
最好的解决方法是给谢衡再介绍一个。
以前背后说谢衡傻的家属一夜之间消失。
谢衡真的太优秀了,前途一片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