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妈妈去哪了[年代](36)

冉文霜特意多留了会儿,错开吃饭高峰期,刚才遇到的男同事就是才从食堂吃饭回来的。

“我们家芍芍长大了,居然知道主动拒绝别人送的糖。”妈妈和哥哥都在身边,很少会由芍芍主动婉拒别人的好意。

芍芍:“常阿姨跟我们说不要接陌生阿姨的糖,她们给我们糖不是想骗我们,就是想当我们后妈,陌生叔叔也一样,不是想骗我们就是想当我们后爸,我的妈妈只有霜霜,我的爸爸只有谢哼哼。”

她不是只认定妈妈,她也认定爸爸。

不要别人当后爸!

升升和妹妹观点一致:“爸爸只有谢衡。”

看来小朋友还没从爸爸被介绍对象的阴影里走出来。

来到食堂了,冉文霜先打饭,打好饭,带孩子们坐下吃饭,仔细说明送糖是要看情况的:“妈妈看到你们这么可爱的孩子,手里要是有糖,也会忍不住分给你们吃,不过前提是大人在身边。

妈妈在你们身边的时候,能接的东西,妈妈会接,妈妈没接的,你们也不能接。

大人们都不在身边,只有你们两个小孩,那确实不能接陌生人送的糖包括其它东西。”

这个道理读幼儿园的时候就知道了,两个小朋友还是乖巧应好。

“你们是不是想爸爸了?”饭吃到一半,冉文霜问孩子们。

两个小朋友默契摇头,芍芍赶紧说:“不想爸爸。”

生怕被送回家属院。

在姥爷姥姥家待着,比在常阿姨家待着自在。

姥爷姥姥家没有别的小朋友,常阿姨家有哥哥姐姐,孩子一多就容易吵吵闹闹的,而且还要多做两个孩子的饭,很累。

冉文霜无奈了:“可以想想爸爸的,近几个月没法带你们去看爸爸,给爸爸写信没问题。”

原来不是要把他们送走,芍芍安心了,让哥哥帮自己写信,他们下次来找妈妈的时候,会把写给爸爸的信交给妈妈。

第25章 第 25 章

冉文霜担心孩子们写信太过“真情实感”, 不得不交代:“信里别的可以老实说,你们在华都的生活,是否适应新学校,这些都可以写真实想法, 有关爸爸的, 你们要写想爸爸了, 不想也得写想好吗?

不要说已经快忘记爸爸这类话。”

既然要寄信, 除了丈夫的信, 她还得给巧芬、米粒、红娇她们写信寄特产。

升升懂“人情世故”:“妈妈,我知道的。”

既然作为妹妹代笔的升升已经知道了,冉文霜就不再多强调。

吃过午饭回到宿舍,冉文霜和两个孩子吃起了零嘴。

她的室友刚巧从外面回来, 见一家三口都在, 忍不住和冉文霜聊两句:“还是你家爸妈好,愿意帮你带孩子。”

冉文霜分了室友一些零嘴。

她们宿舍是二人宿舍, 她的室友比她大十岁, 按理她该叫她一声老师了。

刚入住的时候, 她确实称呼对方为老师。

室友让她喊自己名字就行,不用喊老师。

两人住在一起,肯定知道点对方的情况。

室友的孩子已经十几岁了, 读书住宿中, 不需要她这个妈妈担心,她自己烦家里人,干脆以工作为理由搬到宿舍住一段时间。

冉文霜:“要是孩子们再小点,我也没法让爸妈照看。”

“仔细想想你在家属院那十年比我辛苦很多。”

冉文霜:“辛苦是辛苦, 每次看到我家两个暖心的乖宝宝就不觉得辛苦了。”

两个小朋友听到妈妈的话,也向妈妈表达了爱意。

吃过零嘴后, 冉文霜带两个孩子刷牙洗脸,让他们在自己床上午睡,她在旁边看书。

因为睡的是妈妈的床,妈妈又在身边,两个小朋友没有多不自在,很快就睡着。

...

放暑假了。

冉文霜忙完手头的事情,在八月份带着孩子们去探望丈夫。

夏天的行李轻便不少,两个小朋友也能帮她分担行李了。

本来该轻便的行李,实际带过去还是很沉重。

里面大多数是要送人的土特产,他们一家三口只待五天,五天后回到华都。

丈夫在不在部队都没事,她过来主要是给相熟的家属送东西。

别人怎么编排她,她无所谓,巧芬她们还愿意联系她,她当然不能寒了她们的心。

“冉姐,你太了不起了,我还没说呢,过阵子一定说,秋收结束后离开。”岑米粒去年就有了想法,原本想着过完年去参加今年的高考,后面发现时间根本不够,打算今年离开家属院卫生所,专心为明年高考备考。

她都没开始备考,冉姐已经要读研了。

冉姐参加了今年上半年的研究生考试!

无论笔试面试全都过了。

读的还是本校研究生,据叔叔所说,冉姐可是优秀学生。

叔叔承认的优秀,代表绝对可以保研,居然费力气考本校研究生。

而她自己,别说考研时间变化了,她连高考时间变化都掌握不了。

冉文霜:“我没有多了不起,只是喜欢读书,还想再当几年学生,你秋收后离开,最好提前两个月说,这个月就可以说了,最迟下个月中旬。”

米粒提前说好了,廉医生这边好跟上面申请助手医生,有个过渡期。

“好,月底绝对说。”

从卫生所离开,冉文霜路上遇到薛淑玲,薛淑玲开头就是一句:“我果然和志年生活久了,嘴巴不严实,要挨骂让他挨骂。”

冉文霜不解:“发生什么了?”

“你家谢衡申请转业了,差不多今年秋天离开部队,你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