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在书院开食堂名流千古了(164)

作者: 厄月 阅读记录

云见山悄悄嘀咕:“我说呢,怪不得这程忍冬对自己家生意一点不着急,想必他早就明白程母的打算了。”

云见山不理解,程母这表面看来也是个聪明人,为何独独对程忍冬如此苛刻,其中想必还有别的事情。

见云见山眉头紧锁,招财忍不住问:“少爷,你在想啥呢?”

“招财,你说,一个外人看来贤惠能干的母亲,却对儿子严格要求,甚至不顾儿子的意愿和尊严,逼其攀附他人,是什么原因?”

招财想也不想就直接说:“还能为什么,想要儿子光宗耀祖自己得利呗!这种人我见多了,自己不努力,就靠儿子努力赚钱,幸亏我爹不是这样的人!”

云见山反问:“那如果这位母亲自己也很努力呢?”

招财想了想,终于反应过来,恍然大悟道:“少爷,你说的是程母吗?他对程忍冬很严格吗?”

云见山瞥了招财一眼,面无表情:“是我问你还是你问我?”

招财嘿嘿一笑,说:“少爷,我觉得,如果是程母的情况的话,估计还是程母想要儿子出息,才严格要求的。这很多人啊,只有子女出息了,才能不被他人轻视。更何况程母一个寡妇呢,可不就指望儿子了!”

寡妇?云见山猛然起身,他想明白了!

程母在娘家不受重视,嫁入夫家也被别人说不匹配。

娘家靠不住,夫家看不上,唯一能依靠的程父死了,程忍冬就是她唯一的指望。

在女子的价值被漠视的年代,世俗人承认一个女人的价值无非是父亲、丈夫、儿子,所以程母无比渴望程忍冬能够出人头地。

等等,不能这么武断,也有可能是骤然失夫的程母将生活所有寄托在程忍冬身上,过于关心导致过度的控制。

不过,无论如何,一起都源于程父的离去,丈夫的离世导致了程母的变化。

不过该怎么办,云见山觉得还是要仔细打算一番,最好能够见见程母。

云见山拉着招财问:“说了那么多,程家住哪里啊?”

“桃花镇啊,少爷你去过那么多次,不知道吗?”

云见山翻了个白眼,重新坐下来说:“少爷我是去桃花镇游玩赏花的,又不是去探望他程忍冬的,怎么知道他家住哪里,我去一趟桃花镇,还得查一遍桃花镇人口的户籍?”

招财被怼的哑口无言,当即就要退下,云见山叫住他说:“少爷我想了想,决定交付你一项重要的任务。”

“少爷,啥啊?小的保证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招财来劲了,一脸兴奋。

“就是糕点生意,这之前也是你负责,你好好想想,该怎么宣传一下糕点,总靠书院学生的那点生意,什么时候能赚大钱啊!”

“好嘞,少爷我这就去!”

比起打探消息,还是做生意好,招财兴冲冲走了。

五月初二日,种田劳动时。

云见山揽了修荒院的活计,又不能用书院的钱。

正好现成的免费劳动力来了,请示过纪夫子,云见山就把甲班的人带到荒院挖土整理院子了。

看到荒院,宁文洲第一个跳脚,嚷嚷起来:“不是应该去地里摘菜吗?来这里干嘛?”

云见山扶着锄头,十分光棍地说道说:“干嘛?自然是干活,回回摘菜,哪有那么多美事?今天的任务很简单,去书院外面挖土,再搬回来铺平。”

至于被烧得黢黑的院墙,那是下次劳动课的任务了。

除了田修斐、徐晨星,没有人知道云见山揽了修整院子的活计,只以为是纪夫子吩咐的,纷纷埋头干活。

至于张全武,根本没有反应过来之间的联系,也跟着大家干活去了,没有多言。

挖土和搬土是累活,还算云见山有点良心,没让大家去挖肥沃的土地,只要是正常的泥土就行。

荒院本就在书院边沿,院墙外就是书院,省了不少力气。

秋昭不解,问出大家心里的困惑:“这院子怎么烧成这样了?休沐时起火了?”

云见山点点头,忽悠大家:“可不是,好悬火势没有蔓延,最近书院经费紧张,索性就让大家收拾一下院子,回头种些花草,也可以做一个清净游玩之所!”

“得了吧,你看看那竹林,也算是书院盛景,哪个学生敢去?”段思华一脸不屑。

为啥不敢去?竹林清幽雅致,夫子们甚爱,哪个做学生的愿意赏景时遇到夫子?

高高兴兴赏景去,哭哭啼啼抱着作业回。

云见山大手一挥,信誓旦旦地说:“哎呦,我道大家为何不积极呢,这简单,回头我找山长商量,不让夫子们来这个院子,这个院子以后就专为书院生员而设。”

这话一出,大家纷纷盯着云见山,表情不一。

“此话当真?”陈忆安有些怀疑。

“真的吗?太好了!”是丝毫不疑的洛之源。

云见山拍拍胸脯,十分自信:“小事一桩,大家加油干活,为属于自己的庭院添砖加瓦!”

秋昭深吸一口气,吐了口唾沫,恶狠狠地说:“云见山,信你一回,你要是失约,有你好看。”

“秋大美人,赶紧干活吧,就属你最磨蹭!”云见山没好气地说。

秋昭也来劲了,不再摸鱼,踏踏实实干起了活,这人眼睛厉得很,还时不时监工。

“全武,多背点土,背那么点糊弄谁呢?”

“宁文洲,别偷懒,来我旁边,我监督你!”

“段思华,歇够了,接着干活!”

听到秋昭时不时的监督,云见山很满意,也跟着大家一起挖起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