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她是笃定的,现在……
她不确定了。
德妃听她提起大殿下,理智逐渐回笼,她扶着慕容姑姑的手站起身,整了整衣摆的褶皱。
“本宫就等你飞黄腾达的那一日。”
她阴阳怪气落下一句话,扶着慕容姑姑就要离开。
沈初宜也慢慢起身,对她的背影福了福:“借娘娘吉言。”
等德妃走了,鸿雁才低声道:“娘娘,看来德妃娘娘并不能经常进敬安宫。”
沈初宜颔首,她重新叫来郁姑姑,问:“姑姑,除了本宫,旁的娘娘能日日都来看望三公主吗?”
郁姑姑就笑了。
方才里面那一场口角官司她可听了个十成十,德妃的表现暂且不提,眼前这位纯昭仪可真是厉害。
三言两语就把德妃气成那样,最后反而变成德妃嫉妒她,一点把柄都没留下,难怪能有如今的荣宠。
郁姑姑垂下眼眸,笑容越发真诚。
“娘娘说笑了,太后娘娘不喜热闹,宫里总是很安静。”
“也就娘娘投太后娘娘的眼缘,才能日日来,”郁姑姑声音轻柔,“旁的娘娘得看太后娘娘心情了。”
第93章
听闻郁姑姑这样说,沈初宜若有所思点点头。
她大概明白了恭睿太后的意思了。
于是沈初宜叫来奶嬷嬷,跟她一起给三公主换襁褓,仔细在三公主身上看过,确定她被照顾的很好,才坐在边上轻轻推着摇篮。
三公主在摇篮里哼唧地睡着,时不时吐出带着奶味的泡泡,让人心都跟着化了。
“生得跟静姐姐真像,以后一定是个漂亮的小姑娘。”
奶嬷嬷叹了口气:“奴婢没见过贵嫔娘娘,不知娘娘什么模样。”
沈初宜轻声道:“她很美。”
奶嬷嬷顿了顿,换了话题,说话声音很轻:“三公主是最好带的孩子了,平日里不哭不闹,晚上也不磨人,奴婢甚至都能睡上两个时辰的整觉,白日里照顾公主也精神。”
沈初宜推着摇篮,心里却叹了口气。
没有母亲的孩子,或许已经知道自己不能太过顽皮了。
沈初宜给了奶嬷嬷打赏,又给了东暖阁伺候的姑姑和宫人赏赐,才道:“太后娘娘年长,又要操心宫事,有劳你们多为公主打算,公主好了,你们以后也能好。”
伺候公主的宫人跟伺候皇子的一样,无论公主以后是下嫁还是出仕,身边的宫人都是她的仆从,要跟着她伺候一辈子。
公主过得好,他们就风光,道理都是一样的。
奶嬷嬷立即道:“是,娘娘放心,奴婢们心里都有数。”
沈初宜陪了三公主许久,因着三公主一直没有醒,就同奶嬷嬷讨论如何带孩子。
一说起这事就耽搁一会儿,等沈初宜意识到天色有些晚的时候,恭睿太后回来了。
沈初宜有些羞赧,正要去前殿同恭睿太后告退,就听到外面传来轻灵的笑声。
她扶着鸿雁走过跨过垂花门,绕过抄手游廊,隔着敬安宫高大的梧桐树,一眼就看到了庭院中直身而立的少女。
少女身量很高,身形颀长,肩膀比寻常女子要宽一些,看起来很是英气。
她一头乌发梳了简单的飞云髻,鬓边戴了两枝珠钗,把她那双漂亮灵动的桃花眼衬托的晶莹剔透。
少女唇角染笑,眉目舒朗,一看就是个开朗活泼的女子。
好似听到脚步声,少女倏然回头,一眼就看到了沈初宜。
沈初宜愣了一下,然后对少女颔首:“见过明熙公主。”
虽是昭仪,但她也是公主的长辈,两人是行平礼的。
不用分辨,她一眼就看出少女是当今皇帝陛下的亲妹,恭睿太后的小女儿明熙公主。
恭睿太后见沈初宜也在,不由笑道:“初宜还没走?”
“那正好,晚上一起用膳吧。”
沈初宜有些迟疑。
看来明熙公主今日刚回宫,本是一家团聚的时候,她留下来实在不太懂事。
这一犹豫,沈初宜就已经想好了借口。
不过她借口还没能说出口,明熙公主就快步来到她身边,挽住了她的胳膊。
“你是哪位娘娘?长得真美,皇兄真是好福气。”
沈初宜的脸一下子就红了,恭睿太后无奈道:“她是纯昭仪,性格腼腆,你莫要逗她。”
明熙公主笑眯眯看着沈初宜,那张同萧元宸五分相似的脸上有着清晰的好奇。
“纯昭仪?”
“你这封号一看就是皇兄起的。”
沈初宜不由也笑了:“还挺好听的。”
两人对视一眼,不约而同笑了起来。
这一闹,沈初宜也不好说要离开了,便陪着一起进了正殿。
明熙公主还未出嫁,她住在敬安宫或内五所都可以,如今看来明熙公主还住在敬安宫,陪伴在恭睿太后身边。
等众人都坐下,明熙公主才看向沈初宜的肚子。
“纯娘娘,你几时生?”
沈初宜笑道:“快的话就是年末,晚一些就是年初,快了。”
明熙公主点点头:“那时候我在宫里,到时候给孩子上礼钱。”
“那就替他提前谢过三姑姑。”
明熙公主说过话,就同太后说这两年的事情。
不过她一看就是八面玲珑的性子,一边说,一边还会带上沈初宜,谁都不会被冷落。
沈初宜听她说了一会儿,也觉得很有意思,听得特别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