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佛系指南(147)
两百两银子,她大半年的份例。可她就大阿哥这么一个儿子,婚事绝不能出一丁点儿差错。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本书由LK团队为您独家整理本想跟着一道去的,最后还是考虑到自己一个妃去找嫔位到底是有些抹不开面的。
宫女在去启祥宫的期间,惠妃焦虑的在屋里头来回踱步,生怕人家不肯收这银票。
“娘娘,您别着急,奴婢觉得舒主子不像是那般爱跟皇上告状的人。”
惠妃其实心里也清楚,只不过自个儿一碰到胤禔的事就容易慌乱不止。
“这是什么意思,银票收了,又给本宫回了个头面?”惠妃见回来的宫女手上捧着的东西,觉得奇怪。
“舒嫔说娘娘不必在意,还说愿您得个满意的儿媳妇。”宫女原话一字不差的转告。
惠妃到此才终于送了口气,放下心来。
舒以宁盯着手里的银票不眨眼的看,又小心摸了摸,嘴角一直压不下去。
两百两啊,她作为嫔位整整一年的份例,尤其在这个时间点,她正在积极攒钱之际,真是来得太是时候了。
真没想到做个兼职还能有意外之财发。
她回给惠妃的那副纯金头面价值不低,是晋嫔的时候内务府赐的,只是她不爱戴这种很重的头饰,而首饰不带,就算是金的那也跟铁片无异。她想着惠妃进宫多年说不定有些什么门路关系,能把金头面换成银子的话,那她也不亏了。
舒以宁现在一心盼着康熙赶紧有新欢,这样她就能赶紧出宫开启快乐新生活了。只是可惜这次选秀宫里竟然不进新人,真是愁啊…
选秀真正参与商量定夺的便是皇上、太皇太后和皇贵妃三人。
大阿哥胤禔最终定下的福晋是伊尔根觉罗氏,尚书科尔坤之女,说是太皇太后第一眼见了就很喜欢她。当然选定了人,并不是代表马上就是成婚,还得等钦天监算好日子,一两年之内都有可能。
伊尔根觉罗氏是满洲大族,正镶黄旗,库尔坤原先是伊尔根觉罗氏的一支,其实之前在族里并不显眼,不过库尔坤能谋善断,得了康熙的认可,成为了六部尚书,这官居一品的高官,可以说是以一人之力将自己家族的门第进一步提高。
本书由LK团队为您独家整理祖上荣耀,父辈又有能力,这的确是不可多得的好婚事。
舒以宁印象中,之前惠妃给自己看的那几个人选册子中似乎就有这位,那看来很符合惠妃心中的家世好的条件,她也可以满意了。
惠妃的确很满意,儿子的一桩大事终于尘埃落地。她高兴的又派人给舒以宁送了五十两,因为她觉得很有可能是舒以宁收了银票后给皇上说了好话。不管到底有没有吧,她这表示得做到位了。
拿到银子的舒以宁想说:什么叫得来全不费工夫。
第088章 第 88 章
康熙二十五年
胤礽要正式出阁讲学了。这件事已经筹备了很久, 康熙也是等到他认为保成的确到了独当一面的年纪才令人着手操办。
所谓出阁讲学,其实是沿用明朝的体制,简单来说也就是举行个仪式, 正式承认皇太子的身份和地位。告知众人胤礽终于能以皇太子的名义与朝臣商议政事。
胤礽的出阁讲学典礼办得非常隆重盛大, 康熙下了旨,无论是满汉大学士、詹事府们还是文武百官都要参加。
康熙坐在保和殿的龙椅之上,看着保成和他身后的一众百官对着自己行三跪九叩之礼, 内心涌出一股激动又紧张的情绪。 本书由LK团队为您独家整理保成不仅是他钦定的皇储, 更是他这些年细心教育培养出来的引以为傲的儿子。
他想让众大臣亲眼见证皇太子的聪慧天赋和博学精进的学业。
在仪式之后,胤礽便在毓庆宫开始和由汤斌为首组成的詹事府讲学, 其实康熙很担心, 保成非常优秀固然没错,只是他单纯从一名父亲的角度来看,又很害怕儿子面对一些刁钻的提问后回答不上来。
不过事实证明康熙的担心是多余的。
讲学的第三日汤斌便来乾清宫禀报, 发自内心由衷的把胤礽夸奖了一番。
无论是对于《四书》还是《五经》的探讨, 胤礽都可以侃侃而谈,并且发表自己的论点依据。
皇太子出众的才华更是让众讲官钦佩。
最重要的是胤礽身上作为储君的从容气度, 他自信却不自负, 诚恳谦虚却不胆怯。
康熙听了汤斌的话怎能不高兴, 当晚便等不及的传了儿子来乾清宫。
父子俩心情都很不错的坐在一起用晚膳。
康熙特意吩咐过,桌上一大半都是保成喜欢的菜式。
想到白天汤斌说的话, 康熙心里头是自豪又欣慰,他拿起筷子给胤礽夹了块他平时最爱的牛里脊,又拍了拍他的肩膀以示鼓励。
胤礽专注于面前的饭,少了平时用膳时的闲聊, 康熙下意识联想到上次他不上课跑到启祥宫的事儿。
最近连着好几日的讲学,他担忧保成过于刻苦, 给自己太大压力,康熙动了动喉咙,然后试图做出个慈父的样子:“若是讲学累了其实也可以歇歇,或者来乾清宫找朕说说话,记住可不要憋在心里。”
胤礽咽下嘴里的东西,很利索的摇头:“皇阿玛,这些天我一点都没觉得累,反而觉得精力旺盛,干劲儿十足。”
说完他便放下手里的筷子:“皇阿玛,我吃饱了,我突然想起明天跟师傅讲书的论据还没准备齐全呢,您慢慢吃,我先回毓庆宫了。”
康熙还没来得及回答,这小子已经跑地瞬间没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