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网王同人)网王之星星与太阳(35)+番外

作者: 韫煜 阅读记录

察觉到身旁少女的异样,手冢好心开口:“是哪里不舒服吗?”

“没什么。”刚说完,音桓又开始按压自己的合谷穴。

在她很小还不是粟花落音桓的时候,父亲告诉她,身体不舒服就按压合谷穴。虽说这招不是百试百灵,却也是经常能派的上用场的方法。

随着公交车的行驶,这招渐渐的不管用了,下车走还不到十分钟的功夫,音桓感觉自己两腿都有些发软了。

“你,没事吧?”

“没……”刚开口,音桓腿一软,要不是手冢及时伸手扶住,恐怕她就要摔倒在地上了。

“谢谢。”音桓试图站稳,却绝望的发现自己的双腿已经没有足够的力量支撑自己了。

“手冢桑,能不能麻烦你一件事?”

“什么事?”

“能不能送我去清徽斋,也不要联系英二。”伴随全身肌肉的疼痛,音桓两眼开始发黑,“你应该还记得那间房子在哪里吧。”

手冢不理解音桓的请求:“为什么不回家?”

“我不想让家里人担心我,也不想去医院,拜托你了,送我过去就好了。”

“……”

“手冢桑,拜托你了,送我过去你就可以回家了。”音桓疼的脑子都不是很好用了。

扶着手臂冰凉的音桓,手冢暗自斟酌。

“钥匙,在我的,包里,”心脏猛烈抽搐了一下,头晕目眩的音桓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拜托你了”

“嗯。”手冢也不知自己怎么就鬼使神差的答应了音桓,但此刻音桓连走都走不了,手冢只好横抱起少女,而意识尚存的音桓配合着伸手环住手冢的脖颈,另一只手与其交握形成环状;头、肩也尽量靠在手冢肩上,好让手冢省力些。

明明怀中的少女和自己一样高,体重却比他想象的轻多了,手冢心下不由的惊诧。

说来音桓之所以决定不回家,一是不想让家里人担心,二来也是相信手冢的人品,相信他绝不会在自己昏迷的时候做什么出格的事。

“手冢桑,有不经过我家的路吗?”

“嗯。”

明明不久前才运动过,现在的太阳也晒得人直流汗,可手冢身上并未有异味,仍是上次闻到的那种清新味。

咬着牙强忍身上的疼痛,努力保持清醒的音桓还是在快到目的地的时候昏了过去。

手,无力垂下。

“粟花落桑。”

手冢停下脚步轻唤了一声,无人回应。

站在原地犹豫片刻,手冢还是遵照先前的约定迈开步子,往清徽斋去了。

走到门口,为开门,手冢不得已先蹲下将音桓轻轻放在地上,然后打开她的斜挎包找钥匙。

看到小水杯,手冢想起早上音桓说要买水的事情,有些奇怪。

不过他也算不上什么八卦之人,赶紧找到钥匙把门打开,手冢再次抱起音桓送进屋内。

虽说少女只是拜托手冢把自己送进屋就行,但看见音桓如此模样,手冢的责任心驱使他无法置之不理。

因为收起了之前学习大会使用过的桌子,客厅显得宽敞了不少。

手冢将正在发冷汗的音桓放在客厅中间,又脱下自己的外套盖在少女身上。

盘腿坐在音桓旁边,手冢掏出手机看了眼时间,思量片刻,决定下午四点前音桓还未清醒过来的话,就电话联系菊丸。

决定好后,手冢拨通了电话:“母亲,我中午有事,就不回来吃饭了。”

“国光,在外面记得要好好吃饭哦。”

“嗯。”

和家里人通完电话,手冢坐了一会儿,起身上楼站在音桓敞着门的画室门口。

这算是他第三次来这间房间了,第一次是学习大会的时候,第二次是来取音桓给他画的那幅肖像画,第三次,便是今天了。

站在门口,手冢静静欣赏着墙上描绘阿弗洛狄忒的画,其画面生动逼真的气氛,不由得让人为之惊叹创作者的优秀。

或许在别人看来,如此年纪就能绘制出这般作品是个极富天分、抑或是难得一遇的天才。

可在手冢看来,没有谁天生是强者,画作的创造者之所以能在这个年纪就有如此了得的技艺,靠的并不是什么天分,而是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刻苦练习。

至于这其中的艰辛,也只有个中人才清楚。

由己推人,想到自己为网球付出的汗水,手冢发自内心的欣赏并尊敬着此刻正在昏迷的少女。

站了片刻,手冢下楼盘腿坐在音桓旁边,开始冥想。

第二十八章 魂河

这是哪?

一片混沌中音桓睁开眼,下意识地迈开步子往前走。

就像是被蒙住了眼睛,眼前漆黑,什么都看不到,也什么都听不到,肌肤能感受到的,只有一种类似于清水般的凉意。

似乎只走了几步,又似乎走了很久,音桓隐约间看到不远处有一个泛着微光的身影。

“请问……”

身影转过来,音桓大惊,这张脸正是她现在的样子。

“你是谁?”

“你觉得我是谁?”

音桓下意识地退后半步:“我、我不知道。”

那张音桓再熟悉不过的脸微微一笑:“我可以是谢清安,也可以是粟花落音桓。”

“可以是?你什么意思?你说清楚点!”

“我是你,你是我。”

音桓越听越懵。

这时身影往旁边一让,后面飘来一团不知从哪儿来、散发着光的云团。

“你们本为一体。”

“一体?什么意思?”

“混沌中有三千世界,每一世界有三千生灵,生灵会随年纪渐长而与魂河失去联系,直至死亡灵魂将重新连接并归于魂河。魂河本身静止,灵魂会自行流动,直至遇到契合的世界继而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