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扮男装后抢了男主的路(387)
苏彧略微诧异地回过头,看向落后于她两步的武将。
月色依旧,笼罩在尉迟乙身上,拉长他的影子,却像是拉出了一道长长的孤寂。
高大如他,此刻竟像一只要被遗弃的小狗一般,看上去颇为可怜,就仿佛她在这一刻拒绝他,他就受到这世上最大的委屈一般。
苏彧走上前一步,握住了他的手,“如果仲云想要给朕守门自然是可以的,朕只怕仲云一路兼程赶回京城会太累。”
“陛下放心,臣身强力壮,这点赶路全然不算什么。”
崔玄是知道尉迟乙要回京的,不过他实在没有想到,一大早就会在苏彧寝宫的门前看到尉迟乙。
他忍不住问:“尉迟将军为何会在此处?”
“自然是为陛下守门,防住宵小之辈。”尉迟乙咧牙一笑。
崔玄额上的青筋跳动了一下,“大军尚未回京,尉迟将军就独自一人回来了?”
尉迟乙回答:“大军就在回来的路上,我先回来见陛下了,顺便为陛下守个门,不守门还不知道,崔阁老每日都来扰陛下清梦?”
崔玄冷冷一笑:“我自是不会在这个时辰叫陛下起来,还请尉迟将军说话小声点,莫要吵醒陛下。”
尉迟乙:“……”所以崔玄这一大早来干什么?
他警惕地打量起崔玄高长的身形,这人当宰相不过瘾,还想来抢他们这些武官守卫的活不成?
苏彧也是习惯了早上被崔玄叫起来,她开门的时候,就看到崔玄和尉迟乙一左一右站着,活脱脱两个门神,将原本尉迟佑的位置都给挤压了。
尉迟佑站在他们身后,可怜巴巴地看着她。
苏彧默了默,只当自己没看到他们之间的剑拔弩张,装糊涂地笑着:“行简可把拟好的律令带过来了?”
她让崔玄回去写,举国上下必须种新小麦的律令。
崔玄面色稍霁,对着她点点头,正要将写好的卷轴递上。
身后突然传来信使的声音:“陛下,从钱塘来的密信。”
崔玄:“……”从钱塘来的密信,除了谢以观之外,他想不到第二人。
苏彧先接过他的卷轴,却是先看了那封密信。
谢以观在钱塘办学面上一切顺利,然而太过顺利引起了谢以观的疑心,他微服前往民间调查,发现来入学测试的是农户之子,但是通过测试之后,来读书的却是冒名顶替的豪强之子,且这种现象不在少数。
谢以观写信给苏彧的目的,是要动用军队,如今镇海军节度使是萧落,比起与钱塘当地各方势力都有来往的钱塘刺史,谢以观主张直接动用完全听命于苏彧的镇海军更有效率。
苏彧没有犹豫,直接落笔写了回执给谢以观,给了他特权,若是钱塘地方官有阻碍办学与参与舞弊的,要杀要剐谢以观先行处理,不必再特意请示她,只在后续汇报即可。
她还在其中夹杂了一封给萧落的密信,又命信使八百里加急送往钱塘。
她这才拿起崔玄写的律令看了一遍,没有任何改动,直接对崔玄说:“等西北大军一回来,就按这个颁布下去。”
西北大军于三日后抵达京城,苏彧亲自去城外迎接。
在第二日的朝会上,尉迟乙和苏承影两个人穿着朱雀甲,一人手执斩魂枪,一人手执承影剑,杀气腾腾地站在含元殿的门前。
百官上朝的时候,很难忽视他俩以及站在他们身后一排玄甲兵。
众臣:“……”皇帝这是想干什么?大开杀戒吗?
他们担惊受怕,生怕他们当中又有哪个脑子进水的学卢家造反,牵连到他们。
却没有想到苏彧只是颁布要在大启上下推广新小麦的律令,他们长长舒了一口气,搞那么大的阵势,他们还以为多大的事。
既然没有人站出来反对,苏彧便顺势封了田伯耘、赵渠生两人为司农丞,命他们二人负责推广新小麦的事情,由尉迟乙和苏承影则负责保护他们。
百官一听说,尉迟乙都被派去保护两个司农丞了,更没有反对意见。
见他们安静如鸡,苏彧又扔出了一道旨意,封程赫元为御史中丞,负责协助御史大夫监察百官。
百官的眼睛瞪得像铜铃般大小,要知道御史中丞那可是正四品下的大官,且权力还不小,这个程赫元他们之前听都没有听过,就这样从天而降,直接被皇帝封为御史中丞了?!
本书由LK团队为您独家整理
有人想要站出来反对,便听到殿门外的两位武将与玄甲兵齐刷刷单膝跪下,盔甲撞击地面发出响亮的声响,他们还齐呼:“陛下圣明!”
众臣:“……”
算了,不就是一个御史中丞吗?只要皇帝好好说话,别拿军队出来吓他们,别说是封一个不知道从哪冒出来的人为御史中丞,就算皇帝娶一个男皇后回来,他们都不反对——
不过,他们相信,皇帝应该做不出娶男皇后这种离谱的事情吧……
第161章 第一百六十一章
程赫元接圣旨的时候也颇为意外, 直接从无秩品升到御史中丞,这个升官的跨度比崔玄和谢以观都要大。
“阿兄,你怕是要成为众矢之的。”程锦元皱着眉头说, 御史中丞是权力很大, 但是以程赫元的性格必然也会得罪很多人。
程锦元刚说完,第二道圣旨就来了, 宣他们两个进宫。
程锦元指了指自己,有些意外,他也有份吗?
宫人点头,对他们做了一个“请”的动作。
苏彧是在御书房召见他们的。
程赫元之前参加殿试和烧尾宴,去过含元殿和麟德殿,以为皇宫处处都如含元殿和麟德殿般繁华, 而程锦元则是第一次进皇宫, 两兄弟看到御书房那根破柱子都沉默了一下, 再看御书房内的摆设,除了那个大沙盘以及悬挂在墙上的地图叫人震撼了一下之外,其余的地方着实朴实无华到让人震惊, 甚至还不如一个世家子弟的书房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