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权臣的炮灰妻(152)
……
宋倾冉听到这里,微微一愣,宋家是指她这个宋家?那所谓的四姑娘岂不就是……宋薇月?说起来难怪她方才好像听到了徐氏的声音。
众人议论纷纷,很快,那男子的身份便被扒了出来,是苏家长子苏鑫鹏。
“这两人怎么搞到一块去了?”
“是啊,平日里根本看不出来啊。”
宋倾冉听了也是惊讶,难道宋薇月之前看她这么不顺眼,是因为原主的前未婚夫?
这种热烈的讨论,在那被留下的几人回来后,更是到达了顶峰。
关系好的直接过去低声询问,想要验证事情真假,不熟悉但忍不住八卦之心的,也借机靠过去听上一耳朵。
被围住的女子有些不好意思:“皇后娘娘吩咐了,让我们三缄其口,不可对外传言,你们不要问了。”
话是这么说,但她的眼神和表情,无一不在肯定好友的询问。
皇宫如此热闹,今夜的定平侯府也不平静。
云裳站在书房门前,鬼鬼祟祟地左右环视一圈,悄悄进屋,然后飞快在屋中翻找起来。
今日她从戚氏那里接到任务,要找一个明黄色的锦布卷轴。
云裳上次被颜闻抓住,不得已听命于他,但她也没有和戚氏撕破脸,而是两面周旋,因此戚氏的任务目前她还是要听从的。
她翻找了半天,最后在书架的一角里翻出一个盒子,打开仔细看了看,觉得就是这个,赶忙取出来准备带走。
抱着卷轴专门走小路,云裳来到玉笙苑,将东西交给了秋嬷嬷。
秋嬷嬷接过卷轴:“行了,暂时没你事了,下去吧。”
云裳低着头,不着痕迹地撇了撇嘴,转身离开了。
她自以为做得天衣无缝,殊不知在暗中一直有着一双眼睛监视着自己。很快,为安离开定平侯府,直往皇宫而去。
到了宫门口,他拿出侯府身份令牌,笑着道:“夜里露重,小人来送大氅,劳烦侍卫大哥转交给我家大人。”
一看是定平侯府的令牌,侍卫立马态度和善的答应下来。
片刻之后,大氅被送到颜闻身边,侍卫将话语转述。
颜闻不动声色地收下东西,算算时间,林月楼那里应该已经闹起来了。
果然,没等多久,先前往林月楼而去的众人陆陆续续回来。
反正寿宴已经结束,加上闹出这样的事情,不少夫人觉得晦气,拉上自家儿女先一步拜别离开。
戚氏亦在其中。
不过她倒不是因为这件事,而是心中惦记着侯府里。
看着她的背影匆匆而去,颜闻冷冷地垂下眸,抿了一口已经凉下来的茶水,直至身边坐下一人。
宋倾冉小声询问道:“好多人都走了,我们要不要也走?”
现在还不能走,否则戚氏那边可来不及。
颜闻道:“不急。与我说说,你们为何这么快便回来了?”
宋倾冉眼睛一亮。
原来颜闻也喜欢听八卦?
果然,吃瓜就是人的天性!
她连忙靠近几分,压低声音小声道:“我们不是去林月楼放灯嘛,然后我……”
*
戚氏赶回侯府便直奔玉笙苑,一进门便问道:“拿到了吗?”
秋嬷嬷点头,将云裳带来的东西拿出来。
当初定平侯府封侯时,戚氏是见过圣旨的,此时此刻,她自然也能认出,这正是一封圣旨!
在回来的路上,她不断祈祷,希望不要是这东西,而如今明显佛祖没有保佑她。
戚氏握着圣旨,手中仿佛有千斤重,可事到如今,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她深吸一口气,将圣旨拆开,恨不得一目十行地扫过。
与其说这是一封圣旨,不如说是一封遗诏,其中内容是在孝和帝驾崩后,钦点大皇子景曦为监国,专门负责监查辅佐新皇帝,朝廷政策全权过手,且在重要政事上,拥有一票否决权。甚至于哪怕是新皇帝做出的决定,若朝中大臣有半数反对的情况下,大皇子一样拥有否定决定权。
……不是皇帝,却快要胜似皇帝。
戚氏心乱如麻,她只是一个后宅妇人,这种程度的事情已经超出了她能思考决定的范围。思来想去,她还是决定将上面的内容抄录下来,送去给颜勇敏。
而圣旨,则是在抄录之后,再让云裳悄悄放回去。
现在还不能打草惊蛇。
云裳只觉得有病,好不容易将东西偷出来,还要再让她放回去。
她骂骂咧咧地去做事,可能这次心中有怨气,在从书房出来时,她被刘嬷嬷抓个正着。
“你进书房做什么?”
正在关门的云裳脊背一僵,顿了顿,假装若无其事地转过身:“是刘嬷嬷啊,没什么,我进去打扫打扫而已。”
刘嬷嬷不信她,直接上手推开门,在里面检查了一圈没发现什么,又上上下下地打量起云裳。
云裳道:“看什么?怎么,你怀疑我偷东西啊?那你来搜身啊。”
刘嬷嬷:“好。”
说罢她就当真上前动手搜身。
云裳气恼不已,气恼的同时,又庆幸自己动作快,要是晚一些来,怕是要被抓个人赃并获了。
果然,刘嬷嬷没搜出任何东西来,纵然依旧怀疑,但还是将人放走了:“记住,书房还有姑爷姑娘的房间不需要你打扫,再有下次,仔细我告到姑娘那儿去!”
云裳在心里暗骂一声‘老东西’,扭着腰头也不回地走了。
*
戚氏抄录下来的信纸被连夜送到颜勇敏府中。
颜勇敏看过之后,喃喃道:“原来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