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枝俏(137)
那段时间,东宫安静地不符合常理,朝臣们废太子的声音此起彼伏,都在拿陆氏叛乱说事,而赵洵身上流着一半陆氏的血脉,不配为太子,可赵洵却毫无动作。
敌不动,我不动。赵玉梳见赵洵没有行动,她也放慢了动作,就当韬光养晦了,反正赵洵总有挺不住的一天。
如果他最后真的毫无动作也好,这样不废一兵一卒就完成了太子的更迭,没有流血,总归是好的。
终于,就在赵寅卧床不起的这一天半夜,赵洵觉得是时候了。
他犹如一只沉睡了多时的猛虎,一朝出山,亮出锋利的爪子,誓要挠出一点血来。
他带了几百名死士,还有隶属于东宫的上千护卫,自东宫倾巢而出,朝着承恩殿的方向进发。
这个在所有人看来一直懦弱无闻的太子,最终在他穷途末路的时候,用尽了他的所有力气最后一扑,意图谋反。
黑暗中的皇宫,有了点点声响。
萧裕一直暗中盯着东宫,赵洵的兵马还未出东宫的时候,他便已经察觉到了赵洵的意图,承天军人员众多,随时待命,区区几千的护卫和几百死士,对于身经百战的萧裕来说,不过尔尔。
当兵卒来报的时候,他一边打着哈欠,一边伸着懒腰,不屑道:“他也真会挑时候,大晚上的谋反,我睡得正香呢。”
然后慢悠悠地调兵遣将,叫士兵们拦住他,这次定要护驾成功。
然后又差人去公主府送信,告诉赵玉梳事态发展,她可能也要有所行动了。
赵玉梳的睡眠本来就浅,她总是如履薄冰,所以萧裕派人送密信来府上的时候,她直接从床上爬起来,穿戴好衣服,召送信的人来。
她快速浏览了一遍密信的内容,遂大喜。
“真是天助我也,一切都在我和子羡的设想之内,赵洵果然沉不住气了,我之前还一直担心呢,怕赵洵棋高一着,怕事情在意料之外,如此甚好,有子羡在,肯定能拦住他,这个时候,我一定要守在父皇床前,机不可失!”她一边开心一边念叨着。
“快,备马车,备好宫门的钥匙,即刻入宫!”
如今的皇宫对于赵玉梳来说畅通无阻。
一天十二个时辰,哪个时辰她都能进出自如,宫门钥匙在她这里,没人能拦得了她。
第 77 章
皇宫这边。
赵洵的人马还没猖狂多久,就已经被萧裕的人团团围住了。
赵洵却没有就此放弃,他的手中依然紧紧握着刀柄,胡乱在空中挥舞着,警告那些士兵不要靠近他。
他依旧朝着承恩殿的方向前进,月光映照着他苍白带血的脸庞。
士兵们节节后退,看似是他们不停在退让,可他们各个完好无损,体力充沛,像是在溜他玩。
那样子好似在说:让他向前几步又如何,他又走不到龙椅之上。
只一会功夫,赵洵身边的死士所剩无几,只有几个亲兵,艰难地握着手中的武器,用骇人地眼神盯着承天军,生怕他们下一秒就扑上来,将他们尽数杀光。
终于,在赵洵即将靠近承恩殿前的台阶的时候,承天军手起刀落,他身边的最后几个忠心耿耿的死士,皆倒地身亡,没了呼吸。
他迷茫着,不知是为这些死士的死亡而难过,还是为着他即将的谋反失败而难过。
不知是哪个士兵胆大,虽没有伤他性命,但用刀砍坏了他头上的发冠,他的头发凌乱散开,活像个疯子,他脸上的血迹比刚才又多了些,不知是他的血,还是他的那些死士的血。
他的铠甲也多了几个裂痕,整个人狼狈不堪。
萧裕此时就静站在台阶之上,身长玉立,他换了一套最轻便的长袍,静静地看着赵洵狼狈的模样。
他连铠甲都没穿,此次为了抵御赵洵谋反,他调出的兵亦不多,好像压根都没将这个太子放在过眼里。
赵寅在这之前已经起了废太子的心思,萧裕更是不会任他的实力壮大,连羽林军都不听他的命令,他空有太子的名,无太子的权。
萧裕看着如此疯癫的赵洵,想到了上一世自己最后的结局。
那日的他便也是如今日这般狼狈,身上插着无数支箭,仰起头看着城墙上穿戴华贵悠闲自在喝着茶的新帝。
如今,两个人互换了位置,之前是赵洵压萧裕“谋反”,现在谋反的人成了赵洵,萧裕成了带兵阻挠谋反的忠臣,云淡风轻的人变成了萧裕,他就那么轻松地看着自己的仇人再无还手之力,大仇得报。
真是风水轮流转。
萧裕轻吐着气息,感受着自己鲜活的生命。
上辈子杀他诬他的人落得了自己应有的下场,而他不会再死了。
赵洵亦看到了萧裕站在离自己不远处的地方,他发疯地笑着。
“竟然有一日,也轮到你看我笑话了。”
萧裕回道:“臣,特来送太子殿下一程。”
赵洵有些不是滋味,他与萧裕的交集并没有很多,他一直觉得此人很蠢,一身蛮力,只会打仗,他妹妹三言两语,他就不得不尚公主,成为皇室的走狗,此人难当大任,赵洵一直都是这么认为的。
可当他意识过来此人不得不防的时候,已经有些晚了,萧裕真的北伐成功了,亦解决了陆氏的叛军,他往巴蜀救驾成功,赵寅对他是愈发信任,论功行赏,给了他无上的荣光。
而他这个一直在皇宫坐享其成的储君,身边已无兵马与其对抗,自己母妃死后,他才是真的慌了,一切怪不得别人,只能怪他自己,太大意,太轻敌,不仅低估了萧裕,也低估了他妹妹的狼子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