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盏万川(282)

作者: 秋水色睫 阅读记录

院内门扇忽然“哗啦”一声轻响,似有人来,赵执追出去,发现是风吹动院门,小院里只有飘雪,扑打紫竹簌簌,没有人。

“以后啊,我想去洞庭之畔,看看霜雪一般的秋日荻花;想去青州的东碣石山,学古人登高望远,听东海之滨潮起潮落,还有……”

“还有,蜀中的木槿,北滦的冰雕,蹉峨山的佛光……”

李秾双手托腮,笑着跟他说这些话的时候,他那时到底为什么没有觉察到李秾眼神里的不同寻常?

赵执发现,不过几日不见,他现在就在强烈地思念她了。永别二字,他想都不敢想。

风声突然大了,风雪漫卷着直扑檐廊。

赵执出了院门,解开门口的青骢马,翻身上马,朝城门处疾驰而去。老仆陈伯抱着大氅来晚一步,喊了好几句“郎主添衣”,马上的赵执根本没有听到。

————

京郊山口,山风凛冽。本书由LK团队为您独家整理

方才下的雪已经停住,融雪化作阵阵凉意直灌衣袖。已近日暮,雪停住后,云层背后旷出一片绚烂的霞色。

此处——赵执看到那块熟悉的巨石。那年他知道了拓跋虎文窃太庙、毁莲塘的恶行,在此拦截北上的拓跋虎文,因有武士相帮没能要了他性命,用沉渊剑削下他半片耳叶。

这个山口是京中旅人北上的必经之路,李秾若是北上,会从这里经过吗?

赵执牵着马,静静站在山口的风中。

岁寒日暮,山色苍茫。旅人在这里回头,可以看到帝京亮起的煌煌灯火。再往北看,却只有一条下山的路往北延伸而去,消失在视线尽头处的山林中。

赵执再也藏抑不住胸中的悲愤之意,朝着北去的山林大喊了一声:“李秾——”

风雪天气,上山的旅人稀少。远远地看到巨石处一人一马,都护着包袱躲得远了点。

一身黑衣的靳三在山脚弃了马,踩着步道上的乱石飞快走上山口,到赵执跟前时已是满头热汗。他身后还跟着两个人,是钱漱徽身边的近卫。本书由LK团队为您独家整理

“郎主,宫中传口谕宣你进宫。尚书令钱大人派人到处寻你不见,属下擅自领着人到这里寻你。郎主,有急务。”

赵执喊那一声喊得心神震动,一路奔来的力气仿佛已去了大半,淡淡地问:“能有什么急务。”

靳三看他神情恹恹,完全没有下山回城的意思,一时不由得大急。

“钱大人命心腹近卫,今夜城门不关,务要找回郎主,想必事态紧急!”

靳三心知肚明,赵执是来山口寻找李秾的。可怎么可能在这里等到李秾?今日风雪甚急,旅人北上,谁会在山口停留,再说李秾已经留书离开数日了,怎么可能会在这里。

外人面前靳三不好多说,只劝阻道:“郎主,这里不会有什么人的。此地,实在不宜久留。”

靳三把带来的大氅递给赵执,赵执随手将之搭在马鞍上,身着单衣但他并未感觉到冷。

“她就这样对我。”

他喃喃自语,站立许久,扯出一个苦涩的笑容。

“郎主……”

“好,先回去吧。”

远处的行人看到巨石处人下山去了,才重新整理好箱箧,走到巨石处的山路间。

夜色降临,视线模糊,已快要看不清山路,那一队行人随即点起了火把。

家丁服色的人关切地问道:“娘子,你累了么?”

李秾站在方才赵执站立的地方。

“我不累,我想在此再看看帝京,可否等我些许时间。”

“好,这山口风大,娘子可将衣领掖紧,当心着凉。”

几位李府仆人挑着箱箧,转到背风处等李秾去了。

李秾浑身冰凉,久久站立。

他怎么会,竟在山野之间,大声呼喊她的名字。

那时李秾和李府仆人站在西边一处丛林之后,远远地看着巨石处的一人一马,其他人都在惊惧,没有人知道赵执口中喊的人就是她。

暮色苍茫中那一声“李秾”让她生出了濒死般的心悸。她死死攥住衣袖,掐紧手心,逼迫自己不要走出来。

李秾想起,建康城中有数不清的寺院梵宇。这世间若是真有神佛能听到人的心声,又怎会将人捉弄到此。让她看到他穿着单衣孤立风雪之中,摧心折肝地呼喊一个将死的远行之人。

李秾站在山石处,远远目送赵执下山而去,直到他的淄青大氅隐没在山间石道上,与苍茫的夜色融为一体。

山下。

赵执偶一回头看到山上点点火把,忍不住问靳三:“谁人点火?”本书由LK团队为您独家整理

靳三回答他:“属下方才问过,那是李府中的仆从。李太医扶母亲灵柩回乡安葬,要在原籍守孝三年,剩余的仆从也跟去了。”

赵执不疑有它,再回过头,看到山口巨石处的火把在视线里明明灭灭,在那里停留了好久。

————

这世间若真有神佛能听到人的心声,李秾想对视线中那远去之人说。

赵君刃,我此去肉身陨灭,但埋骨天地,魂归山河。如果有一天,你在西北一望无际的平川上纵马驰骋,那时草野之间若有清风盈袖,便是我来见你了。

第139章 云山千重

重华殿内, 博山炉燃着苏合香,皇甫震霆让内侍将一封装在明黄匣子的信交给站在殿中的众人看过,这时外间有内侍传道:“禀万岁, 赵大人已到殿外请见。”

片刻, 赵执来到偏殿门口。“臣来迟,请陛下及各位大人见恕。”

“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