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盏万川(289)
“这些就是古时俊贤登临时留下的笔墨吗?李秾若是到这里来,会不会也豪情逸兴,留下些什么?”赵执走近山壁,去辨认苍藤下的字迹。
靳三站在赵执身后,看不见他说话的神色。
他自己是个武痴,日常只有练武打斗,没想过男女情爱之事。此时努力体会赵执的心绪,也难以完全理解赵执在想什么,于是只能安静地听着,赵执也并不是要他回答。
两人山巅站着,由日暮时分站到月亮从东南天边淡淡地出现。
巨大的潮声从山脚传来,山崖间绝巘怪树,在夜色中越发峥嵘。
赵执就这样静静站着,几乎站成一座雕塑。
靳三有些不忍心上前提醒他:“郎主,该下山了。此处险僻,恐有蛇虫出没……”
赵执又站了一盏茶的功夫,终于回头:“走吧。”
若是这辈子都找不到李秾,她离开前说的那些地方,是不是就是离她最近的地方了。赵执不敢想。
靳三点起火把,问:“郎主,可还有什么事吗?山下有村镇可以歇宿一晚……”
“无事,现在就乘船回去吧。”
靳三心里一惊,原来他离开军中北上青州,只是为了来看一眼李秾曾经提到过的地方。本书由LK团队为您独家整理
————
往日的大江入海口总是忙碌,大船如过江之鲫穿梭往来。
时近小暑,河滩最大的几处港湾却十分安静。民间的商船单单辟出一条河道,有军士持刀把守,令快速通行。过往商人猜测,官府将此地戒严,该是又有什么大事。不过这一切都跟普通的商船无关。
赵执在大军船舰到达长江口的前一夜回到军中,副将向他禀报,离开的这几日,军中没有异常。因行速放缓,靠岸歇息时,军中在海边的村镇请了当地的郎中,给晕船的将士诊治,军士们都因此感激。明日进入长江,这晕船的症状便会极大缓解。到达建康时,军中定是士气高涨的面貌。
清晨的入海口起了大雾,主舰打头驶入江面时,迎面看到一艘大船,插有禁军大旗。靳三正觉得奇怪,那大船缓缓靠近,船板上站着的人是现任巡防营大统领檀霸。
“赵大人,巡防营统领檀霸奉陛下之命,在此迎接大人及两万军士凯旋,请赵大人过船叙话。”
两船相接,檀霸站在甲板上,身后跟着十个余名禁军,此外并无异常。
靳三要跟在赵执身后,赵执低声说:“你留在此处,不必过去。”
靳□□至船舱处,远远看到檀霸将赵执请入船舱之中,等了许久都不见出来。他想跟过去看看,但必然不行。直觉告诉靳三,定是出了什么异常。此时不是冲动的时候,靳三心下沉着,回到船舱之中,加入亲兵的行列里,避免让人看出异常。
大约有半个时辰过去,檀霸的大船再一次靠近。檀霸走到甲板上,从怀中掏出令牌。
“传圣上口谕,赵大人已提前乘船回京城。两万军士由副将梁谦之统领,船舰保持原有队形,按原计划回到北郊大营。”
“传令兵,将此号令传至军中,各营依令行事。”
“是。”
靳三用余光看到,方才檀霸所驾的那只大船已重新开动,船帆尽数张开,不过片刻间,便沿江行驶了数十丈之远。船令兵回来复命时再看,那船已在视线里模糊了,好快的船速。靳三忍不住冒出了汗,他此刻可以笃定,一定是建康城中发生了什么。
本书由LK团队为您独家整理
赵执没有佩剑,争执之间在船舱内和军士动了数个回合的拳脚。
檀霸“刷”的一声抽出腰间佩剑,“赵执,陛下圣旨在此,你想抗旨吗?”
檀霸另一只手里拿的确实是黄绫,赵执收回手,身后的两位禁军一拥而上,用绳索将他的双手捆扎在背后。
看到捆完双手,檀霸便将佩剑重新收起。
赵执问:“陛下让你这么做的理由是什么?”
檀霸面无表情地看着他:“无可奉告。你最好老实点,不要自恃武力,这舱里皆是禁军精锐,每个人武力都在你之上。”
————
还是东掖门的监狱,离那间内室不远处的一间屋子。
在桃叶渡上岸之后,赵执被带到了这里。屋子离地面三尺处开了扇小窗,让屋内不至于伸手不见五指。
赵执的情绪几经变化,先是错愕不解,接着是愤怒不甘,现在勉强压下愤怒,却又涌上深深的疲惫。
进入帝京朝局即与虎狼同行,他置身虎狼之中许久,以前太过天真,难免迟钝不察。赵执有直觉,皇甫震霆不会无缘无故对他失去信任,将他下狱,此次,到底又是谁陷害于他?
赵执突然又想,李秾决然离开,也许是对的吧,这样才能远祸自保,她是个聪明人。
可他两次领兵出征,亲上杀场,手中的沉渊已饮过人血无数,到底是谁真当他是不谙世事的稚子?
第142章 荒山险恶
冬日滴水成冰, 冷得仿佛脚底的地面都冻住。
仆人们问随行的李秾她要去哪里。他们都不认识李秾,只知道她是主人的友人。他们得到的交代是如果李秾需要护送,就送她去目的地。
李秾只是摇摇头, 说自己没有目的地。她随意想着, 冬天这么冷,南方暖和, 就去南方吧。李秾和李府仆人在市镇前的岔路分手,一一谢过他们,自己骑着驴,走上南行的大路。
李秾看过大晛各州的舆图,但一路南行时并不去想地图。走到有人的村镇,就停下来歇息, 煎药服食, 第二天再向南走, 并不想到底要去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