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盏万川(339)

作者: 秋水色睫 阅读记录

檀自明接过信纸,送信的人是心腹,但纸张还是用腊封住了边缘。檀自明拆开,被纸上所写的内容惊了一下。皇帝陛下后下朝后不久,在回寝宫的途中晕厥,黄保生奉命将消息封锁。

方才上朝时,群臣离得很远,看不清皇甫震霆的神色,檀自明只觉得皇帝陛下说话时好像有气无力,没想到……既已到了晕厥这一步,许多事便要加紧了。

檀自明吩咐仆人:“将门外送信的人请进来。”

很快,给檀府送信的人回到宫里,交给贵妃檀姒一封手书。纸上告诉她,这段时间务必要想办法多陪在陛下身边,掏出他心里的想法,照顾好二皇子。还有,陪伴陛下多年的黄保生,打听此人的喜好,尽快着人送到檀府。

檀姒迅速读过,走到烛台处将信纸点着。听到奶娘在外间用蹴鞠逗皇子的声音,眉头紧紧地锁起来。她的孩子为什么不能早生几年。大皇子已年近十六,而她生的二皇子才五岁。如今虽然没有立太子,若是……那大皇子的胜算无论如何都要大得多。

当晚,檀姒捧着锦盒前往紫极殿。走到殿门口,被两位内侍拦住了。两位内侍告诉她,陛下正在歇息,吩咐了谁也不见。檀姒笑着告诉内侍,盒中是檀家新送来的丹药,近一年,服侍陛下进丹都是她。内侍听过,还是没有放行,也不知殿内情形如何。

檀姒回到寝宫,让宫女去传来一位黄保生身边的内侍。一个时辰后,一封信已送到檀府,上面写的是她所知道的黄保生的喜好。

不一会儿,她安排的宫女匆匆进内间来禀:“娘娘,陛下方才传祯王殿下进宫。”

檀姒心里一惊:“祯王?”她现在背着檀氏族人的嘱托,任何一点变化都必须十足注意。

————

日近黄昏,可紫极殿中已点起灯烛。

飞龙烛台吐出轻烟,将内殿照得通明。

皇甫兆玉由内侍引着到了内间,此处不是书房,是寝间,皇甫震霆直起身子,黄保生将软枕随之移到他腰后。

“皇兄。弟给皇兄请安。”

两人已许久没有见面了,更许久没有这样面对面叙话。

皇甫兆玉才从钟山赶回,木簪束发,身上穿着一身薄纱道袍。

皇甫震霆打量他:“你倒真成个修仙之人了。”

“皇兄知道的,这几年我流连道观,王府的事都甩手了,多亏有了王府长史。”

“我记得你府中只有两个宠爱的侍女,我的大皇子都快十六了,你还没有娶正妃,你这是在做些什么呢?”

“弟近年,兴趣确实不在迎娶王妃生子,也一直未遇到天定的女子。”

皇甫震霆让黄保生给他在御榻前搬了个绣凳。

贵妃檀姒的寝宫,她站在门口,焦灼地等着,好不容易等来心腹宫女,匆匆迎上去低声问:“说了什么?”

宫女丧气回禀:“殿外都是黄保生的人,没有打听到。”

紫极殿中,寒暄之后,皇甫震霆看向祯王,终于开口说了正事:“我今日叫你来,是有个重要的事,听听你的看法。”

“皇兄请说。”

“若是我退位后,我身后的两位皇子,你觉得谁适合坐这个位置?”

皇甫兆玉惊讶地抬起头,看到皇甫震霆稀疏的鬓发。他们兄弟自小关系并不亲厚,成了君臣后更是离得远,皇甫震霆这是,再找不到其他人说这件事了……

“皇兄这是何意?”

皇甫兆玉想着,心里涌现过复杂的往事。

“贵妃檀姒所出的二皇子只有五岁,若是把这至尊之位给了大皇子,日后……你觉得谁可以帮他抗衡檀家?”

第161章 天下将来

房州城北面的重峦迭嶂, 越来越阻挡不住胡人南下的马蹄。春日阑珊,房州城外相继出现了三波胡人袭城,都被守军打退。

死守房州不可为长久之计, 府衙之内每个人都明白。自春日第一次胡人来袭后, 李秾再没在赵执脸上看到过轻松的神情。而李秾自己也与他一样,她是城中一员, 又领着越来越壮大的锦狐庄,城池覆灭的隐忧,她又怎能袖手旁观。

昌祐十一年初夏,赵执微服出城北上,李秾扮作家人同行。

祁山道上,景浓春深。

祁山是前朝时从京城西去域外必经的一条夹道, 两人骑马并走, 李秾丝毫想不起来前朝文人那些着名的吟咏, 这一带早已村庄寥落,田野荒芜,元庆初年建起的驿站也早已废去多时了。间或能见到面黄肌瘦的路人, 路人看到马上衣着齐整的李秾和赵执, 都低着头,等人和马走过去了, 才抬起头投去艳羡的目光。

祁山道并非梁州,离边境交战之地尚远, 可从眼前的情景看, 这一带显然常遭兵乱。

赵执的脸色深沉得可怕, 两人都缄默无言, 任马匹经过大路往前。

终于,赵执忍不住向身边说道:“此地在东, 若是此地也有兵乱,李秾,梁州军,恐怕早已形同虚设了。”

“你是说……”

“梁州军能够在西面支撑到如今,恐怕只是被北滦和一半的胡人拖住了。”

李秾心底滚过一阵可怕的战栗。

“而有的胡人部落早就从绕过西边对峙之地,东进南下,大肆劫掠,如此,大约也已有半年之久了,是吗?”

“是。”

又一阵缄默,山道间只有寂寂的马蹄声。转过一片竹林,折而向东走,终于能看到稀疏飘起的炊烟。

“我被谪降房州,这半年来,除了护送粮草北上,再没管过其他事。看似不过半年,但终究是在房州偏安太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