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盏万川(354)

作者: 秋水色睫 阅读记录

钟声还隐隐在京城上空云层里回响。

帝薨逝,薛亢先掌控宫禁,大皇子尚未成年,五岁的二皇子为檀氏血脉所出……片刻之间,所有的事一瞬间涌到眼前。

赵执感到浑身的血液倏地一冷。朝堂局势波诡云谲,脚下的大晛——何去何从?

“靳三,你立刻前往宫城,探清情形后立刻向我回报。”

赵执叫陈吉又牵来一匹马,靳三问道:“郎主这是要出去?半个时辰后到何处找你?”

“帝京的兵力有三股,除了薛亢统领的三万禁军,还有巡防营,神武卫。我现在要去巡防营中,然后去北大营。”

靳三还没来来得及说什么,心性敏感的陈吉先劝阻了:“郎主,可是没有圣旨,这……”

就在方才片刻之间,赵执已做了决定。

他翻身上马。“对付暴乱,光有圣旨也没用。陈吉,你派人前往鹤鸣楼附近护卫,莫要惊扰楼中及附近城民。若是李秾来……若是李秾来,我不在家,你告诉她不必忧心,若帝京有变,政事堂在其中,必能承当。”

————

赵执很了解李秾。

他刚策马离开不久,李秾便匆匆赶来。

李秾没有遇到赵执,只带着陈吉转述的“必能承当”四字,沉思片刻又赶回了鹤鸣楼。

黄保生从太庙取了锦盒,在西明门处见到了匆匆赶来的皇甫兆玉,听说群臣已缟素入宫,便匆匆向太初宫赶去。没想到到达重华殿时,薛亢手中竟拿了另一封诏书,已经当着群臣之面念过。

大晛朝堂,好像命运轮转。真假之诏对峙之间,所有人仿佛又看到,绍元四年那场血腥动乱即将上演……

赵执出现,打破了大殿凝固的死寂。

群臣听到有衣铠摩擦的声音。赵执身后还跟着两队军士,穿着神武卫的轻甲。

神武卫出现,将大殿外的禁军逼退了一步。两边一瞬间纷纷拔刀,寒冰炸裂一般的刀兵出鞘之声响过,两拨神兵在殿外几乎短兵相接!

薛亢紧走几步怒视赵执:“赵执,你竟敢带兵私闯禁宫!”

赵执走到殿中。“神武卫本就有护卫宫禁之责,薛亢,你逼死圣上,传假诏威逼群臣,意欲何为?你的暴行如何处置,今日神武卫责无旁贷。”

几年前,陛下确实给过神武卫护卫宫城的职权,只是赵执谪贬房州后,神武卫暂无人统领,就一直驻扎在北大营。赵执离京时手中的虎符也早已收回了,薛亢不信他能调得动多少人!薛亢向殿外往去,只看到随赵执来的两队。

此时此刻的大殿中,薛亢和檀自明不约而同地有了快刀斩乱麻的想法。

三万禁军都在宫城,赵执就算把神武卫都带来,也只有两万。最关键的一点不知赵执想到没有,巡防营!在檀霸手里,而檀霸于前晚已知晓了今日宫中之变,稍晚便会来援。两处合围,胜算绝不倒向它处!

思及此,薛亢失去了耐心,将目光从赵执身上转向角落里的董侍郎,向他逼视而去:“董大人!如今大家是空口无凭,如何鉴定这两封遗诏,群臣责无旁贷,就由你先来!”

威视之下,董侍郎脸色煞白,摇摇欲倒,旁边的御史扶了他一把。

“诸位,请听我说。”皇甫兆玉走上丹墀,他感觉到有的话再不说,一旦薛亢发难,就没有机会再说了。

一时众人的目光又集中到他身上。

“皇兄身后两位殿下,谁来继承大位,皇兄不久前曾与我谈过。他……”

檀自明突兀地打断他:“祯王殿下,谁来证明陛下是否真与你谈过此事?就是谈过,群臣如何得知你是否篡改了圣意?贵妃檀姒是二皇子生母,也是我檀氏女。事到如今,我若是装作视而不见,那也是虚伪。殿下你和黄公公、薛大统领各执一词,各有一份诏书,光凭口舌势必难分真假,最好的办法正如大统领所说,让平日熟悉陛下字迹的人细细辨认。”

他提高音量:“空口无凭,难道殿下还有更好的办法分出真假诏?”

黄保生这时站了出来:“我自在王府时至如今,侍候陛下已近三十年。这三十年来,我几乎日日跟在陛下身后,不曾稍离。我以性命起誓,陛下心中所属意的储君,乃是大皇子。二皇子年幼,主少国疑的道理陛下一早就说过。祯王殿下,这跟陛下同你说的一样吗?”

皇甫兆玉:“是,皇兄属意庆翀。”

走到这一步,薛亢已丝毫不能相让,他盯着黄保生:“黄公公,陛下请僧人看诊这五日,是我奉旨守在明藻宫。他临终之际说的话,可跟你说的不一样。你为何要欺骗群臣?”

这时,有个御史再受不了殿内的剑拔弩张,出列说道:“董大人,嘴上相争也是无益。就请你先去鉴定诏书上的笔记和印玺吧!”

“董侍郎,请吧。”

礼部平日拟旨最多,董侍郎由文章入仕,得皇甫震霆青睐,说他最熟悉陛下近来的字迹,确也服众。

董侍郎眼看再也推脱不过,硬着头皮从角落中走出。

众目睽睽之下,两封诏书一同打开,平摊在御案之上。董侍郎细细看过,擦拭鬓边渗出的热汗,说了句震惊群臣的话;“这两封诏书,笔迹均似陛下。”

“董大人,你可要刚好了。”薛亢阴沉着脸,已有翻脸之态。

“属下,确实看不出分别……”

“来人!”薛亢再无回头之路,一声暴喝。

“将殿中假传圣旨混淆视听的贼子给我尽数拿下!”

赵执猛然转头:“大殿之上不得妄动。神武卫在此,我看谁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