衙门此时情况不明。
张柳被负责乌冬镇的典史关押。
此时整个桃源镇的典史全部聚集在衙门内,粮典史,户籍典史,刑典史,文书典史,税典史,地典史。
“我不同意,这事情太危险了,我们这种小典史最好不要参与。不然,到时候怎么死的都不知道。”胖乎乎的粮典史开口。
户籍典史点点头:“我也不同意,这事情一个搞不好,得牵连无数人,我不想被牵连。”
“能悄无声息灭了宋家的人,不是我们可以招惹的。万一人家是为民除害,想要扬名天下,结果因为我们搞没了,到时候我这脖子肯定不够硬的。”文书典史开口。
“你们怎么说?”刑典史开口。
税典史开口道:“王捕头已经解释了,那张柳就是想陷害孙子,把孙子送监狱后,他想卖掉孙夫郎和他们的孩子,拿银子给小儿子读书。”
“这心可真黑啊!”粮典史深吸口气。
地典史叹口气道:“我倒是想,问题是王捕头说那沈意也就三脚猫的功夫,连王捕头都打不过。别说去宋家灭门,能不能爬进院子都是个问题。”
“沈意不够硬,条件不够。除非整个桃源村的人都跟着沈意去杀,但问题是那么的人去乌冬城,那是多大动作,根本不成立。”刑典史开口。
户籍典史开口道:“你们咬着个姓沈的干什么,就那小子不够格。倒是乌风涯那边的山贼,水匪更合适。”
“那,我们就这样白忙活了,那个老夫郎怎么弄,就这样放了,岂不是太便宜他了?”税典史开口询问。
户籍典史笑道:“怎么可能就这样放了,想利用我们,怎么也要他脱层皮下来。先打个三十,别打死了,到时候一个铜板都没有,先打二十大板,关上十几天再说。”
“有理没理没进衙门,他倒好,居然胆敢利用我们来除掉孙子。我们是这样好糊弄的,真是聪明过头了。”户籍典史嘲讽了一句。
沈意那小子来了很多次,甚至想要调查老家,估计这沈家有什么猫腻。
若真是亲孙子,怎么可能往死里陷害孙子,这怕不是杀父仇人吧。
沈意赶到衙门,结果平日里办事大门今天居然关了。
不过小门没有关,沈意给门房塞了一钱银子,询问王捕头人在不在,可不可以帮忙递一句话。
门房应了沈意,让沈意等着,他帮忙给王捕头递话,不过沈意要再给一钱银子。
沈意自然不反对,就告诉门房,说沈意过来感谢王捕头。
听到门房的话,王捕头很快出来。
“你你小子,找我什么事情?”王捕头看向沈意询问。
沈意把背篓里的东西拿出来,除了银子,还有一大把野芹菜。
压低声音,沈意开口道:“今天感谢王捕头为我说话,这些银子是请王捕头帮忙打点大人的,这个给您和兄弟喝酒的。”
沈意隔着背篓,先是把三十两银子放一边,十两银子放一边。
“这些是我和夫郎一点心意,王捕头别嫌弃。”说完沈意把包裹芹菜和银子的布包递给王捕头。
王捕头笑了:“你小子,哪里来的那么多?”
沈意压低声音道:“运气好,遇到一只摔断腿的熊,活熊价格挺高,就剩下这些了,建房挖井买了一些粮食,用的太快了!”
“行吧,赶紧回去,没你家什么事情。”王捕头提着布包离开。
看着王捕头进去后,沈意才又掏出一钱银子递给门房。
王捕头回到衙门后面,他拿走十两银子,这钱他也不是一个人分的。
手底下还有十多个兄弟,都有份的。
拿着三十两银子,王捕头走进正在商量的衙门小厅。
六个正在商量事情的典史看着王捕头进来,户籍典史道:“出了什么事情王捕头?”
王捕头开口道:“是沈意,那小子上道,他阿爷给我们惹麻烦,他感谢我们帮他。给了我和兄弟十两银子喝酒,给大人们送了三十两银子孝敬。”
“这小子,确实上道,虽然钱少了一点。”税典史笑道。
户籍典史听到后笑了:“已经不错了,那小子分家没有多久,看他阿爷的行事就知道他以往日子不好过。我听人说,好像被净身出户,这才多久,弄来不少银子。”
“不会是偷盗的吧。”刑典史开口。
王捕头摇摇头:“他运气好,捡了头断腿的熊,卖了八十两银子。修建房子,挖了水井,买了些粮食钱也用了一半,这剩下的全部拿过来了。”
“不错,挺有孝心,不枉我们为他着想了一遭,那个什么,要不,多加五板子。”粮典史笑道。
税典史笑道:“行吧,别打死了就行。”
很快,沈老头就赶到镇上。
刚开始找不到门,等好不容易使银子进去,十两银子还被嫌弃了。
等见到张柳,此时的张柳已经被打了板子。
整整二十五个板子,张柳屁股被打的血肉模糊,别说走,躺着都喊疼,已经丢掉半条命。
沈老头只能雇个驴板车把张柳送到医馆,看了大夫,花掉一两银子抓了药才拉回家。
沈意赶着驴车回到家里。
秦墨看着回来的人询问道:“怎么样?”
“王捕头说没什么事情,银子收了。”沈意开口。
秦墨这才放心道:“银子收了就好。”
能收银子就说明那边不一定动他们,若是银子都不收,事情才真大条。
一旦那些人真准备抓沈意来定案,那么他必定会杀人,带沈意和崽崽逃亡,那样日子就不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