唰——唰——
车厢里很静,静得只能听到地铁的行驶声、报站声。
黑色的高领打底衫, 款式相当复古的长外套与百褶裙,女孩儿的打扮同她的外貌一样文静。
她无框眼镜上的镜片没有反光。因为她正在阅读的不是电子小说。在这个鲜少有人还会打开实体书的时代里,这女孩儿少见地捧着一纸厚的书本,耐心地翻过一页页纸张,阅读着上面那些油墨字迹。
若是高知女性也有刻板印象,那无疑, 这女孩儿符合妈妈辈对高知女性所有的印象。
“Nova, ”
“can't stop, ”
“hyperstellar——”
滴铃——
一声短信提示音暂时打断了节奏激烈的歌曲。女孩儿放下手里的《包法利夫人》,暂时将目光挪到了手机上。
“【庆州交警提醒您:】”
“根据气象局发布的最新信息,预计从今晚至明天上午, 庆州部分区域将会出现明显的降水过程。未来12小时内降雨量可能达到50毫米以上, 且降雨趋势有可能持续。为此,气象部门已经发布了蓝色预警信号。请广大市民朋友注意防范短时强降水可能导致的城市内涝、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风险。交警大队建议市民朋友减少不必要的外出活动、野外行程, 确保人身安全,减少交通阻塞。气象局也将密切关注此次天气变化情况, 并及时更新相关信息。”
这雨居然还要继续下啊……
前天橙色预警, 今天又是蓝色预警。
女孩儿、沐漪轻轻叹了口气。
她不喜欢雨天。
因为一到雨天, 她就见不到男朋友。
可她想见男朋友, 很想见。最好每天都见,所以她讨厌雨天。
湿|漉|漉的地面有些滑, 撑着伞走出地铁站的沐漪林荫下走得很小心,也很慢。
路灯在前方的雨中散发着晕黄的光。那光告诉沐漪,她还有好几百米要走。
沐漪皱着眉。
庆州的物价和她从小生活的小县城相差了十万八千里。在小县城可以每天吃三顿、吃半个月的钱,在这里居然连一顿好点的自助餐都吃不了。
为了节约生活成本,沐漪不得不把房子租在比较偏远的城中村里,每天乘地铁上下学。
作为一个学生,论省钱当然还是住宿舍最好。但沐漪有没法住宿舍的理由。
前面说过了,沐漪有男朋友。
而沐漪的男朋友,已经和她好了有三个月。
三个月对一对现代情侣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这段关系已经相对稳定,该是迈入下一个阶段的时候了。
换而言之就是,两人该上|床了。
沐漪和男朋友都不愿意在外面开房。男朋友是因为怕撞见熟人尴尬。沐漪则是因为最近偷拍事件愈演愈烈,AI换脸越发猖狂。
安全的、干净的出租屋就成了沐漪与男朋友唯一的选择。
男朋友第一次来沐漪这儿时盛赞她品位好、眼光好,小小的出租屋不光布置得很温馨舒适,出租屋附近的环境也相当不错。
——这地方虽然是城中村,但旁边就是学校区。不少中学、职高都搬到了附近,四周地广人稀,到处都是大片的林荫道。
也因为是城中村,不少独栋房屋都带着小院。一到春夏,三角梅、凌霄花就开得如火如荼,甚至漫出院墙,鲜妍如毯。再过三、四个月,就能瞧见芭蕉树上结出一串串绿色未熟的芭蕉,偶尔还能瞧见柿子树上结出小番茄大小的小柿子。
有的人家还会在门前摆雕像。也不摆什么石狻猊、辟邪狮,就摆看家犬、护院猫。
大概是被路人摸多了的缘故,这些身上长着青苔、落满尘土的看家犬、护院猫要么头顶瓦光蹭亮,要么面目糊作一团。
沐漪很喜欢这些石雕,不过她不会上手去摸,只会在每次路过时看着这些石雕笑一笑。
当然了,这附近也有沐漪不那么喜欢的地方。
比如说,那个祠堂。
摆着许多神像的祠堂。
第一次路过这祠堂时,沐漪还以为这里是个垃圾回收站。
没别的原因,就是这祠堂,真的跟垃圾回收站一模一样。不光小小的一间,看起来也无人打理,周围杂草丛生,还有蒲公英的花开在裂开的墙缝里。
祠堂的墙面虽然应该是最近才被人拿油漆刷过,显得还很鲜亮。可灰顶黄墙的色彩搭配,怎么看都和垃圾回收站没有区别。
即便是沐漪出生、并长大的那个小县城,祠堂也都是红墙朱瓦。不说是日日都有香火供奉,可总归进出都有人看着,祠堂里也总有专人定期打扫。
这间路边的祠堂却并非这样……
沐漪从未看到有人在这祠堂停留。这摆满神像的祠堂里也没有可以供奉香烛贡品的地方。
所有的神像都在这里面带笑容地落灰。它们密密麻麻地挤在一起,让沐漪想起儿时从课本上看到的那个形容:排列整齐的沙丁鱼罐头。
雨又下得更大了些。
雨水顺着屋檐和雨蓬滴落,汇聚成一股股地水流冲刷到地上,再从地上涌向凹陷的排水沟。
雷声时近时远,不停在空中回荡。
沐漪有些庆幸这附近车辆少,否则一辆疾驰而来的电动车就能溅她一身水渍。
快到祠堂了。沐漪不自觉地握紧了伞柄。
其实她之前一直以为这个祠堂是某种“神明回收站”——她看得出来,这里的神像都是不再被人需要的。但那些请神回家的人又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