捞月亮(203)+番外
[我的生活才将将步入正轨,你会不会觉得我说这些话很不靠谱?但别担心,有猕猴桃在,她会安排好一切的,就放心交给她吧。]
[我再跟你说说外婆吧,她是个很好的例子,我见到她,完全被她身上的积极乐观感染。她少女时有一些糟糕的经历,草草结婚,怀孕时被丈夫家暴,仍然没有放弃生活,空闲时间去扫盲班上课,学会识字后带着才半岁的女儿乘火车逃跑,一个人住进大山里,遇见自己的第二任丈夫,组建新的家庭。]
[赵姨在城里买房后把她接来,她去老年大学报名上课,学习自己一切感兴趣的东西,参加腰鼓队,结交很多朋友,每天日程满满,充实快乐。]
[人的一生好短,又好漫长,外婆的经历很特别,对吧?在那个可以称之为蛮荒、愚昧的年代,她的思想和勇气已经超越了大多数同龄人,她是我梦想成为的人,她的乐观和坚强,还有她身上的活力。我们都争取做外婆那样的人吧!]
[苦难固然痛苦,可假若没有苦难,成功也不会有喜悦……只要活着一定会有好事发生的。是鸡汤,哈哈,你别瞧不起,鸡汤很有营养的。]
[总之,不管你走多远,都要记得,我们永远都是你的家人,永远在家等你,不管什么时候回来,都能吃上一顿热饭。]
太久没有书写文字,昆妲字迹笨拙幼稚如孩童,还有很多认识但想不起具体笔画的错别字,涂黑的煤团。
盖上笔帽,她把信纸叠成一只小船,在船身空白处写字。
翌日晨,在莲花阁看日出,整个县城包括雅鲁藏布江峡谷,都被浓白的云雾所笼罩。
雾气汇聚成一条更为宽阔的大江,云蒸霞蔚,渺渺远奔。
这里是观赏日出和云海的好地好,陆续有人上山,都默契保持安静,唯恐惊扰了晨雾,只不时发出低低赞叹。
日头完全跃出山脊时,光线已非常刺眼,云海渐散,众人下山,启程前往背崩。
沿江峡谷路上的大雾还没有散尽,老K开车,车速放得很慢。
昆妲把小船偷偷塞到昆姝外套兜帽,她察觉,回头看一眼,昆妲假装若无其事瞄窗外,“雾好大,好像在天上喏。”
昆姝反手摸到小船,看到里面密密麻麻的黑色文字,“怎么现在就给我。”
“想早点让你看到呗。”昆妲大眼咕噜乱转。
昆姝立即假装要拆,昆妲飞扑来拦住,“等你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再看!”
“逗你呢。”昆姝笑。
昆妲靠回座椅,替她安排,“今晚睡前看。”
她低“嗯”了声,小船在手里摆弄,看到一侧船身上的黑色小字:
载你回家。
第104章 命轮2.0(9)
从派镇到背崩有一条很经典的徒步路线, 在公路通车之前,游客和背夫进出基本都是沿路线,自驾节省了很多时间, 也少了很多趣味。
老K在网上找到的资料显示, 当地旅游部门有专门列出详细的徒步路线和诸多注意事项。
适合徒步的时间、沿途海拔落差、所需物品以及蚂蟥的应对措施等。
昆妲跃跃欲试,两爪搭在昆姝肩膀晃不停,“下次我们试试徒步吧, 好不好, 徒步吧徒步吧徒步吧……”
“头都要被你晃掉了。”昆姝按住她的手, “乖一点嘛。”
昆妲讪讪靠回座椅。
老K让她别着急,马上就有徒步机会。
从墨脱到背崩只需一个小时车程, 到达巴日村停车场,连进山的土路都没有了,昆姝的最终目的是仁钦崩寺, 距此地还有5公里的山路。
防晒、水、应急食品和驱蚊药物, 准备妥当,众人朝着茂密的原始森林进发。
山中温暖潮湿, 植被茂密, 多蛇虫鼠蚁,还有附近居民散养四处闲逛的小牦牛。
有修建的水泥步道和台阶, 路程还算轻松, 抵达寺庙是下午, 沿途随处可见五彩经幡。
寺庙五十年代曾毁于地震, 后来重新修建, 是整个墨脱最大的寺庙, 是‘神圣莲花’的正中心。
走上前,寺庙大门却紧闭, 听工作人员用蹩脚的汉语解释,因为游客很少,寺庙没有法事时通常不对外开放。
被拒之门外,昆姝接受良好,绕寺行走一圈,停在寺庙后头的山坡上,席地而坐,眺望远山。
江饮和昆妲左右围拢在她身边。
她说:“我们都是没有信仰的人,不被接纳,在我意料之中。”
来到这里,只是为了完成当时的约定。与陈默的约定。
昆妲小心翼翼开口,问姐姐的姐姐是不是已经不在了。
“不在了。”昆姝回答得很干脆。
“那我们就把她埋葬在寺庙周围,可以吗?”江饮试探着。
她猜想昆姝千里迢迢来到这里,大概就是为那位从未谋面的姐姐寻找合适的安息之地。
小幅度耸肩,昆姝摊开双手,“用什么埋葬呢?”
江饮和昆妲对视一眼,不太明白。
昆姝紧接着:“她什么也没有留下。”
陈默中枪,头朝下栽进海里,货轮没有为她停留,她沉入海底,生于自然,血肉也回馈滋养自然。
什么也没有留下。
“最后那笔手术费用,是我出卖公司讯息换来的,她是我的上级,她得负责解决我。”
“她找到我,跟我上船,我们在甲板上聊天,回忆起很多年前,她住院时有我陪伴照料的那段日子。”
——“我曾经说过,我从来赤条条无牵挂。赚很多钱,却没有属于自己的固定居所,就是担心我离开后,我的房子无限期空置下来,没有人发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