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寝昼(86)
被周从嘉这么一绕,崔幼澜的疑心便慢慢消散了,听了他的话又无端生出几分惭愧,仿佛自己方才是真的对他有所怀疑。
其实周从嘉一个宗室,他又能知道什么呢?
崔幼澜在心里笑了一下,便撇开方才的事不提了。
二人一直饮至深夜,直到都有了醉酒之意,才算是结束了除夕守岁,各自回房睡去了。
第47章 泥人
按周从嘉的意思, 要一直留在这里直到春暖花开,后头崔幼澜自己也渐渐想通了,回别院、回盛都又有什么用, 来前就想过的,又不能时时陪着崔清月替她防备着,其余什么都是虚的, 于是也就安安心心继续住下去。
这里是通往盛都的要塞,虽地方不大, 但才过完年, 周围也就热闹了起来。
崔幼澜自小到大一直长在盛都,除了盛都便只有宜州, 家中管束又严, 几乎没有外出到别的地方的机会, 上辈子出嫁之后, 更是日日被囿于一隅,所以可以说是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场面。
日头才稍微暖和起来一些, 北风尚且呼呼刮着,崔幼澜便让人去回禀了周从嘉一声, 说是想出去逛逛, 看看此地风物。
不出崔幼澜所料, 周从嘉同意了。
这是他才有的好处,崔幼澜不由心下一松,周从嘉从来不会约束她什么, 除了非要将她带离盛都这一事之外,竟是事事都先遂她的意。
崔幼澜知道他体弱, 市井之中难免冲撞了,他自己亦未说要随她一同出门, 便也不再去叫他,只是自己收拾打扮了一番,便带着裁冰和凝碧出去了,这里的人除了柳家之外皆不知晓昭王来到此地,所以并不用很大张旗鼓,也不必担心什么,只在后头跟了几个随从。
她今日只装扮得素净,连幂篱都没有戴,原本心里还忐忑着,但等到出门一看,街上的女子们也没见戴幂篱的,这下倒放了心,还是自己太过于拘束了。
盛都什么东西都有,但这里倒也有盛都所没有的,来往的南北奇货,纷杂散乱着在各处摊贩上,都是崔幼澜不怎么见过的。
她刚刚才拿起一只彩绘的泥塑小人,这东西在盛都也有见过,甚至她幼时也不缺玩的,但这只泥塑小人又更特别一些,用色大胆出挑,造型也奇怪,看似是张牙舞爪的,不像别个那些都是憨态可掬的娃娃或者动物。
她见了倒不怕,反而觉得有趣。
崔幼澜正拿在手里看,裁冰见状便要付钱,那卖货的是个中年妇人,不是盛都这一带口音,明显带着浓重的南边调子,她笑着多说了一句:“这在我们家乡,是女子用来求子嗣用的,把它埋在家中,不出几年便可又得子又得女的。”
那妇人也是看崔幼澜的打扮和年纪,为了讨个巧便说了这话出来,其实极是合时宜的。
然而崔幼澜的脸色却微变,原本还一直拿着,这下却突然放了下来,摇了摇头:“我不要了。”
然后又匆匆拿了边上另一个寻常的玩意儿,照旧让裁冰把钱付了出去。
妇人见她不喜也没什么好说的,倒是裁冰悄悄问了她一句:“娘子为什么不要了呢?”
崔幼澜没有说话。
她已经不想再有一个孩子了,从前那样关切又伤心过,如今的一切只让她觉得像是在梦中行走一般,没有实感,既然如此,有没有孩子又有什么要紧的呢?
她也想象不到接下来要与周从嘉生一个孩子,想到未来的事总让她陌生。
周从嘉若要孩子,那是他的事,她不想要,无论他用什么方式获得子嗣,那就与她无关了。
她不想看见,也不想再提起。
“怎么不要了?”
崔幼澜刚转身要走,却听到一声提高了的声音,不像方才裁冰那样小心翼翼遮掩着,更显得无比突兀,一时之间周遭许多人都听见了,纷纷朝她看来。
只见荔娘快步朝她走来。
荔娘今日也趁着天气好来街上逛逛,远远便一眼瞧见了崔幼澜,只是没有上前来打招呼,而是一直在后头跟着。
直到崔幼澜在泥人摊子前驻足,荔娘才忍不住上来,她只让后面那些随从不许发出声音,随从们见是柳家的人,又不知其中内情底细,便没有拦着她。
而方才那妇人说的话与崔幼澜的举动,自然也落在了荔娘耳中眼中。
这在荔娘看来实在奇怪,虽然崔幼澜和周从嘉成婚还未到半年,很不用急着要孩子,然而对于女子来说,总是尽早有个孩子才好,可崔幼澜却拿起又放下,似乎很是刻意。
不过荔娘也无心探究她的意图,她想起柳家这些日子因周从嘉的拒绝而一直愁云惨淡,甚至连这个年都没过好,周从嘉明明就在这里,却不与他们通个气儿,还是柳家渐渐才察觉到的,这让他们去也
不是,不去也不是,只能当做不知道。
荔娘自己更是被下了面子,她也算是周从嘉的表妹,怎么连个妾都不愿施舍予她去做了?
所以眼下,荔娘只想抓着这一星半点的由头来生出点什么事,给自己出口气,也让周从嘉可以出面,好过柳家根本见不到他,也不敢找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