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嬷嬷自然说好。
万商便独自进了大殿。
她逛寺庙完全就是抱有一种后世人逛旅游景点时的心态。当然,她是那种比较有素质的游客,愿意尊重寺庙里的规章制度,不会大声喧哗,更不至于嬉皮笑脸。所以别人瞧她,并不会觉得此人不庄重,只觉得她和别的笃信佛教的贵夫人是一样的。
这个殿内主位供奉的应该是观音菩萨。
殿内坐着一个和尚,正在认真念经。万商没有打搅他,他便也没有站起来招待万商。万商认认真真地欣赏了殿内的几尊佛像。她是认不出祂们的尊号的,只有主位上的观音菩萨,她能够一眼认出来。哪怕不是佛教徒,万商对观音菩萨也很有好感。
很难说这种好感是不是源于小时候看《西游记》时的那位庄重的观音大士。
现代人哪怕没有宗教上的虔诚信仰,也丝毫不耽误他们路过道观时拜一拜、路过佛寺时再拜一拜。万商现在就是这种心态,来都来了,给菩萨上柱香是应该的啊!
她便请了香,对着主位的菩萨拜了拜。
拜完就觉得这样太简单了,为了增加仪式感,她又闭上双眼、双手合十,嘴里喃喃自语。这一副虔诚的样子,好似她求了菩萨一些很重要的事情。其实如果有人凑近了,就会听见万商说:“菩萨啊菩萨,保佑我在现代的闺蜜吃好喝好,谢谢菩萨。”
至于她如今正在对付世家,这事不用求菩萨。
因为天佑自助者。
更何况她即便什么不求,她也坚信自己正在顺应天道。
万商在心里翻来覆去地把好闺蜜的名字念了几遍,又念了闺蜜的家庭住址、手机号码,最后干脆把闺蜜的身份证号都加上了。一长串念完,万商才舍得睁开眼睛。
乌嬷嬷这时已经办完事回来了,就站在三米之外等着万商。
这就显出了乌嬷嬷办事的分寸。她才不会凑近听主子向菩萨求了些什么。
待主仆一起出了大殿,乌嬷嬷才小声说:“那位崴伤脚的夫人姓刘,家里的男人是四品武官。牵来扯去的,刘夫人竟然还是江姑娘表嫂的远房亲戚。她受伤是意外,没藏着什么算计。”也就是说并不是有人为了分开乌嬷嬷和万商,故意使出着一招。
江姑娘就是万商的未来大儿媳妇。她外祖那一家向来挺好的,既然刘夫人是她外祖家的表嫂的远房亲戚,那应该也是边城军出身,这里头确实不太可能藏着算计。
万商点了点头。
乌嬷嬷犹豫了一下,又劝慰着说:“侯爷和江姑娘都是好年纪,其实这个年纪才是最适合生养的。待侯爷出了孝,他们只要一成亲,保管立马给府里添丁进口……”
万商:“???”
好端端的,乌嬷嬷说这些干什么?!
忽然,万商的脑海中好似划过了一道闪电。
她转身看向自己刚刚进过的那个大殿,迟疑地问:“我……我刚刚拜的是什么?”
乌嬷嬷:“???”
乌嬷嬷小心翼翼地说:“您刚刚拜的是送子观音啊。”
万商:“!!!”
乌嬷嬷终于意识到自己好似弄错了什么,这么机灵的一个人硬是结巴了,解释说:“那观音娘娘的身边围、围坐着四位童子……宝济寺的送子观音很、很灵验的。”
万商问:“送子观音的法相不是怀里抱着一个婴孩那样子的吗?”她刚刚看到的那尊菩萨像,分明是裙摆上围坐着四位童子,她就想当然地以为这是菩萨的童子童女。
老天爷啊,她竟然替闺蜜拜了送子观音!
她不会被闺蜜隔空揍吧!
万商立马对乌嬷嬷说:“你待在这里等我一下,我再去和菩萨说说话。”寺庙里不好跑步,万商只能提起裙摆,以竞走的速度走回了之前那个大殿,然后重新请了香。
她越发虔诚地拜着菩萨,然后嘴里疯狂念着:“撤回撤回撤回撤回……”
不多久,万商重新出现在乌嬷嬷面前。乌嬷嬷有些好奇。万商压低声音说:“我去和菩萨商量了一下,之前的保佑不作数。我呢……咳咳,其实没那么想要孩子。”
乌嬷嬷莫名信了这话。虽世人都喜欢多子多福,但太夫人总是和常人不一样。
不过,乌嬷嬷还是忍不住说了一句:“您这样说,我是信的。但若是刚刚有人瞧见您两次入殿拜送子观音,他们只会觉得您盼孙子盼疯了,哪猜得到您真实意图。”
万商不以为意地说:“随便他们怎么想。”
主仆俩又在寺庙里绕来绕去。万商体感觉得绕了大半个小时。她猜今天可能偶遇不到那位美姿仪的得道高僧了,便想带着乌嬷嬷回禅房去。听说宝济寺的素斋也很有名,别管正事有没有推进,都不耽误万商吃吃喝喝。她有些期待接下来的素斋宴。
然而就是在回去的路上,万商碰到了恩明。
哪怕万商已经有了心理准备,还是被恩明的美貌暴击了一下。关键是他都那样美貌了,你瞧着他却不会生出任何亵渎之心——至少当面不会有这种心,但事后回忆时有没有就不好说了——你只会觉得这个人分外出尘,好似天山上的一朵洁白雪莲。
实话实说,只看他的样貌,你会觉得想象中的得道高僧就该是这样的。
“阿弥陀佛。”恩明先念了一声佛号,然后神色淡然地说了几句话。
万商其实是听懂的了,毕竟她又不是真正没文化,恩明也没有开口说那种特别特别高深的内容;但她还是转头看向乌嬷嬷,小声地问:“这位师傅刚刚说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