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靖捉妖记(286)

作者: 焕燃y 阅读记录

亓骁眠坐在那里没动弹,主动问了句,“可还有其他需要我做的?”

桑晴晓想了想,“郑家很快就会不停地死人……”

“想让我接手过来,帮你遮掩?”

“不,这案子你别碰,我会使一些手段,确保它不会那么快被查出来。都察院接案,陛下通常会规定时限,你若破不了,岂不是会很为难。”

“倒也无所谓,人总是有失手的时候嘛~”

“明年就要接手都察院了,这个节骨眼上,我可不希望你出事。”

“你这是在关心我?”

“我是在关心你,”桑晴晓故意停顿了一下,“屁股底下的位子,你将位子坐稳了,我才能更好地处理我的事。”

听到桑晴晓故意的调侃,亓骁眠还笑的挺开心,“你今日又比昨日更信任了我一些,不遮不掩的,挺好,我,也会尽力帮助你。

桑家虽也有过,可他们的功劳更大,实在罪不至死。即便已经没了,他们在军事上的卓越贡献,依旧惠及着我们这些后来人。

当年之事,不该发生的,也是时候拨乱反正了。”

桑晴晓不理会亓骁眠的明示态度。

不该发生,可也必然会发生。

从一个后世人看待历史的角度来说,功高盖主,还得意洋洋,在追捧中失去了警惕心,不灭他灭谁!

第262章 众鬼夜行

亓骁眠一出手,事情的进展便快了许多,时常过来商讨一二,帮桑晴晓的计划查缺补漏。

对于亓骁眠提议的,为守卫国土的将土们再开一席,秦穆徽想都没想就同意了,还大夸亓骁眠提得好。

其实,朝中并不是没想过那些将土,只是,绝大部分都在边疆呢,即便离过年还有一段时间,是能赶得回来的,可人回来了,边疆怎么办?

亓骁眠就说,邀请退下来的伤残兵呗,看一看他们日子过得好不好,顺便告诉全天下,朝中不会忘了任何一个,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忠勇之土。

亓骁眠一上升到国家大义上,朝中再没有反对之言,更是将此宴当做重中之重,说的兴奋了,当朝讨论起宴请名单。

亓骁眠安排的人,顺势说出了郑墨儒的名字,这个人选提的恰当,伤残兵中可不就是他最出名嘛。

当然也有人提出反对,毕竟郑墨儒还有一个名头,那就是桑家余孽。

可宣德帝想的明白,桑家已经被诛杀的差不多了,郑墨儒一个残废能掀起什么大风大浪,而且,人家这些年本分得很,心思都花在着书立作上,更是没有跟军中有任何联系,虽有一个兵部的虚职,一年到头也去不了几次。

将这种人立起来,不仅风险小啊,或许,还能拉拢一些暗地里对桑家依旧忠心的人。

宣德帝表明态度后,反对派就不吱声了,再有人顺势提出可以适当的提一提爵位,宣德帝也一并应下,依旧是虚职罢了,张张嘴动动笔的事。

当天下朝,旨意就送去了郑家,原本就是个侯府,只是以本姓为名,这回陛下大笔一挥赐了名号忠义侯,就让郑侯府从侯爵的最末端,一跃成为朝中最热门的存在。

也不是宣德帝吝啬,侯爵上面就是公爵,可国公府的晋封,都是家族一辈一辈积累出来的,是需要有深厚底蕴的。

而郑墨儒,白衣出身,父母亲眷都不在,独自一人,得封御赐名号的侯爵,已是了不得的存在。

郑侯府,哦,已经是忠义侯府了,自然是感恩戴德,此事不小,八百里传书当日送出,亓骁眠安排人跟了上去。

郑墨儒得知消息时,果然极为得意,人逢喜事虽不好大肆宴请,可他依旧拖着病歪歪的身子,在国都最大的酒楼中,摆上了几桌。

深夜回来时,就遇上了刺杀,对方下手极狠,拼命抵抗下,大腿被划了一道深口子,太医连夜救治,才勉强保住了一双腿。

又听了有心之人说的有心之话,郑墨儒便怀疑到父亲和自家兄弟身上。

大靖封爵,他在大禹的地位就会更稳固,家人也瞧出了这一点,或许是感觉承袭之事遥遥无期,等待多年,实在是等的不耐烦了,所以才狗急跳墙弄了这么一出。

郑墨儒在有心之人的时时挑拨下,只觉得家中之人面目可憎,哪儿哪儿都特别危险,连药汤子,都不敢随便喝了,以至于伤口恢复极慢,再这般警惕下去,命丢不丢且不说,他没准儿还真就变成一个瘸子。

郑墨儒也由此动起了离开的念头,相比较而言,大靖朝更加安全一些,等他再去立上一些功劳,重新获得大禹君王更多的信任,或许,陛下就会出头,帮他教训危害他生命的家人吧。

定下主意后,郑墨儒上书得快,陛下回的也快,还很是关心地,送给他几个护卫,看似是在保护,实则,是监视,甚至,是想替代吧。

郑墨儒每日里疑神疑鬼,看谁都像是要害他命似的。面上感恩戴德,背地里另有打算。

一行人总算是出发了,亓骁眠的人暗中打点,郑墨儒在大靖朝境内的旅途极其顺畅,也就二十多天,人就已经到了靖京城相邻的州县。

而老鲁,也得偿所愿的开始了他的杀戮。

忠义侯府莫名其妙的又开始死人,下人和主家都有,先从最周边的开始,随着死的人越来越多,哪怕死因查出都是意外,可在官府的眼里,依旧处处透着蹊跷。

更何况这段时间,在朝廷的推动下,忠义侯的故事,被艺术化后,广为流传。

朝廷推崇,百姓们又津津乐道,最显眼的存在,却发生了一起又一起匪夷所思的命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