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靖捉妖记(319)
“哼,就怕我有钱挣,没命花。”
“崔帝师之能,主子还是知道一些的,不过就是出一趟城,对帝师来说,应该不是难事。
我出来时,发现侯府附近监视的目光少了许多,这些日子,宫中接连出事,想来也是这个缘故。
如此也好,大家的目光如今都在皇宫中,于你我双方而言,危险都要小许多,或许,只是借用崔帝师的马车,就能出城……”
“你们想的倒是简单,当我朝守门将土都是一群酒囊饭袋吗?一辆马车就能出门?
老夫已经八十多了,多少年没出过府,更别说出城了,还是在这种戒严的情况下,是个人都会觉得有蹊跷吧。
哼,如果一定要这般出城,老夫也愿意配合,发现后,大不了车帘一掀,带着你家主子舍身取义,落一个身后名,还能帮崔家铺一铺后路。”
来人听到他的气话,皱了皱眉,“我就随口一说,帝师莫生气,一切但听帝师吩咐。”
“那就别催了,回你们侯府等着,快天亮时,后门处响四声,你们就出门,之后,听指示。”
对于崔呈自作主张更改时间一事,因有求于人,来人也不敢反驳,只低头行礼道,“如此,就有劳崔帝师了。”
******
崔呈思索再三,还是没有告诉家中其他人,平时倒不显,可一到关键时刻,崔呈才产生了一种家里后继无人的无力感。
这种要命的事,稍微走错一点,都会满盘皆输,只得,他自已,走上这一遭了。
选了个最信任的管事,又挑了十个功夫最好的护卫,留一个在身边,其他九个暗中相护,每个人都嘱咐了一番,嘱咐的话语都略有不同,人虽少,各司其职,分配得当,用起来可以一当十。
面容上做了一些修饰,鞋垫垫厚了些,背也挺直了些,只做那奔于生计的货郎的打扮,挑着轻飘飘的担子,快步走在街巷。
还好平日里精于保养,要不然,八十多的年纪,这般行走,早就瘫倒在地了。
一行三人并没有走向郑家,而是拐了个弯,又走了四五个街道,出现在一平凡百姓家的门口,熟门熟路的推门进去,随地一坐,刚歇了一会儿,郑墨儒就被护卫领来了。
看到他,崔呈毫不掩饰心中的怒气,“忠义侯,这是要做那夹尾巴的狼?”
保命要紧,郑墨儒也不生气,讨好的笑道,“帝师,还请原谅我,这也是被逼的没法子了,宫门大开之日,恐怕就是我命丧黄泉之日。”
“哪儿来的消息?据你信中所说,看守你的有三路人马,其中一路便是出自都察院。
亓骁眠那小子虽年轻,可我冷眼旁观了一段时日,不得不说,都察院在他的整顿下,更加严密还屡破大案,以他的谨慎,怎可能让你瞧出端倪。”
下午,闯府之人走后,崔呈的脑子依旧没有停歇过,反而越想越清醒,只觉得整件事蹊跷颇多,让他不得不防。
可郑墨儒心急的很,不想多言,就神神秘秘的敷衍了一句,“帝师,我在这朝中也是有些人的,倒不是都察院漏了消息,刑部那边……”
郑墨儒故意停顿了下,“崔帝师,听说,您的后辈,官升的有些慢呀。”
这一句话,就如同是摸了虎须,崔呈猛然站起,“忠义侯既然这么有本事,又何须我相送!”
说罢,一甩袖就要走。
郑墨儒忙将他拉住,好声好气道,“崔帝师,莫急,听我把话说完,有好处呢。
我的那些人啊,大事不堪重用,小事,却极善于钻营,贵府几位公子的差事若想换一换,我的人还是能使上力的。
待我回到大禹朝后,自会送上名册一份,反正我也用不了了,就都送给帝师吧。”
听到这话,崔呈再次叹了一句,此人狡诈!临走时,又拿好处勾着他,应该也是防着他起杀心吧。
崔呈并没有质疑他话中的真假,几十年的间谍,能没有一些人脉吗?
这好处真是让他心动啊。
帝师一职,不过是表面风光,当年为了清高的形象,拒绝了很多人的示好。等退下来时,门庭清冷,才后悔莫及,可他又舍不下脸登门,这让帝师府在朝中成了一个表面光、尴尬的存在。
郑墨儒直击他的痛点,又给足了诱惑,人脉啊,崔家急需的东西!
崔呈的杀心,渐渐动摇了。
期间,郑墨儒一直仔细观察崔呈的表情,见他嘴角时不时的抽动一下,心中得意了几分。
见天色渐亮,急得催促了一句。
崔呈才道,“此宅子下,有一道,通往城外。”
郑墨儒眼眸一亮,感叹自已当真是求对人了,恨不得立马钻下去。
崔呈却说,“等你回国,那名单,我岂不是要等月余,到那时,你便不给,我也拿你没法子。”
郑墨儒暗骂一声老匹夫,面上笑道,“我先给一部分,定让崔帝师满意。”
他递出了早已准备好的一张纸,崔呈看到上面的人名,眼睛都直了。
第293章 大风起
“你莫不是乱写几个名字糊弄我!以他们的性子,应该跟你处不到一块。
这几人在朝中都有实权,办事尽心,任劳任怨,颇得陛下重用。
你写下他们的名字,难不成是想最后再干一笔,利用我除了这几个能臣,回大禹后,还能向大禹帝邀功,让自已的国公之位更牢固些?”
“崔帝师真是多想了,我如今一门心思的只想逃,哪有功夫算计您啊?
不过,这名单上的人,确实与我不熟,我呢,也使唤不动他们,帝师莫瞪我,听我说,这,便是我送给帝师的第二份大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