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婢女生存日常(226)
那霍宁听了前面一句,还有些疑惑,不知喜从何来,但听到后面一句,他便愣住,心中细想了一回,又瞧着太妃慈爱的笑容,不由面色发红,有些结巴着道:“祖母说的是哪家的千金?”
“你这孩子,既是猜着了,怎么还问我?”太妃拍了拍他的手,又笑道:“我原见过那贾家三姑娘。虽说她是个庶出的,却养在太君跟前,自幼都是嫡母教养的,生得明朗俊俏,一般也是读书知礼,瞧着就是个好孩子。”
霍宁既与贾宝玉亲厚,自然是取中了他的人品,再听太妃这么说,自然点头称是,因道:“婚姻之事,本就是长辈做主,孙儿并无他想。”
“好孩子。”太妃含笑点头,又道:“过一阵,我便打发人去说亲,两家有意,这一年半载的,总将你们的亲事先说定下来,娶亲倒不必急在一时,总须你父兄归京,才好与你料理了。”
南安郡王这边如此,贾家那里自然更为迅捷。
贾母回去坐定,就与王夫人道:“这一门亲事很是妥帖。”
“是。”王夫人笑道:“前头宝玉几回与这小公子往来,我就问过两回,都说是不错。我还只怕他小孩儿家家,又不知道这里的事,没得倒误了事。如今一看,竟比他说得还要好三分呢。”
说到这里,她长长舒出一口气,眉眼松缓:“阿弥陀佛,总算说定了三丫头的大事,也算了了我心头一件大事。”
“他们兄妹几件大事,且起了个头呢。”贾母笑道:“这一口气,你出得却有些早。”7K妏敩
“礼数虽是要紧,总归依着旧例操办就是,只这人选难办。”王夫人想着结亲霍家,心里也十分快意:“就是不知老爷那里,可还有旁的话说。”
贾母道:“等他衙门里回来,我亲自与他说。”
王夫人这才安心下来,又与贾母说了些家务事体,陪着用了饭,方回去歇息。
及等晚上贾政回来,她少不得又细细将事告诉,着实夸赞了霍宁。
前面宝玉每每将书信并其言语行止说来,贾政就颇为如意了,再听得贾母也是称许,虽还有一二分不足,也下定决心,回去就寻了王夫人。夫妇两人议论一番,他便道:“既如此,这一桩婚事就可预备起来了。”
有这话,王夫人也觉心安,因笑道:“正是。虽说咱们这样的人家,婚嫁总要照着齿序,但那也是正经成婚的礼数,到底不妨碍交换庚帖,先定下姻缘。旁个不提,就是太妃做主,这儿女婚姻大事,也总要父母在堂,方是体统。总归这二三年不必愁的。”
夫妇两人计议已定,便等着南安郡王府上提亲。
果然,两边既是有了默契,那南安太妃不过两日,就打发官媒婆过来提亲。
贾家这边虽做出仓促的样子,略作迟缓,不过二三日,就说准了大事。府上下人等,本来还只是咂舌,拿着提亲一件当做风闻口舌,谁想风云突变,不过短短两日就此定下,倒叫他们都呆住了。
这一件新闻,登时压倒了邢夫人的病势,贾赦房内的乱事,成了头一等的谈资,不过半日工夫,这里里外外上上下下,便无人不知,无人不惊的。
就是贾赦听了,也是抛开手头那些杂事,寻了贾政言语,听说了里头原委,他才点了点头,因道:“既是老太太看重,这一桩婚事也着实做得。也难怪,你没捡着那些读书种子,倒换了世交人家。”
贾政点头道:“既是郡王府上青眼,也不好十分推辞。何况世交人家,老太太也觉得极妥当的。”
“嗯。”贾赦沉默着点了点头,心里却有些悻悻然的无味,对着贾政也说不出旁话,只道:“这一桩婚事须得仔细,凡有用得着我的地方,只管打发人来说,总要办得体面才是。”
贾政也不觉异样,点头应了。
兄弟两人议论着,那边园中的姑娘丫鬟也正议论这一桩婚事。只探春生得俊俏,性情爽利,行事又是细密,素来的口碑不错,自然多是恭贺的。
又有凤姐这促狭的,寻了个由头,叫了姊妹们一并过去叨扰打趣。探春虽则大方,到底是深闺千金,说及自己的终身大事,也须躲一躲羞的。不过陪着坐了一会子,她便微微红了两颊,嗔怪两句,就寻了由头,垂头避了出去。
凤姐调笑两句,又与黛玉、惜春闲谈。
探春出去,就寻了侍书吩咐了细点汤羹等物往屋子里送去,自己则慢慢走到廊下的梧桐树边,仰头看着被风吹得簌簌作响的枝叶,微微觉得有些凉意扑面而来。
伸手摸了摸,她才觉出是些细微的水珠,许是昨夜一点小雨的余韵,也许是清晨的露珠,总归化为一点点水泽,落在她的脸上。
探春也不躲,抬手护住脸颊,深深吸了一口气,又缓缓吐出,倒像是将心里一点沉沉的疑虑都消去了。
正在这时候,忽得听见有人唤道:“三妹妹,你只在这树下做什么?”
她回头望去,却见贾宝玉一身团花夏衫,手拿着扇子,正笑吟吟看向自己。
第247章 喜雨
这宝玉又与凤姐等人不同,探春一见着他,就想到前面私相授受的一些事,不免羞得两颊霞飞。只是她素性爽朗,并非那一等扭捏羞惭的轻狂人,到底上前两步,含羞道:“二哥哥也来了。”
见着她这模样,宝玉本是有意打趣的心,也去了小半,因打开扇子挡住半张脸,一对眼睛早已弯了起来,眼波流动,似乎是在笑,又似乎有些忧愁,口里只道:“我送两样东西与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