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婢女生存日常(309)

作者: 六月泽芝 阅读记录

“缘分天定,我自然知道的。”宝钗摇了摇头:“这也不是我一个女孩儿合该管的,不过帮衬料理些事,也就罢了。”

说到这里,气氛一时有些凝滞,就在此时,紫鹃笑着走进来:“姑娘,宝二爷,三姑娘,宝姑娘,我才打老太太那边过来,听说云姑娘等会子就要过来了呢。”

说得这一句,她瞧见众人神色有些凝滞,便收了笑容,因问道:“这是怎么了?”

“不过说得有些闷了。”探春将茶盏放在桌案上:“云姐姐什么时候过来?老太太那里可有什么事不曾?”

紫鹃道:“只说是下晌过来的,倒没提正经的时辰,只听说连着那边史夫人也过来呢。老太太那里也没旁话,不过我去取两样药丸罢了。”

她说着两句,又将匣子打开与黛玉看:“这是才做的香雪润津丹并天王补心丹,老太太吩咐了,姑娘常日里有些不爽利,便吃一丸,若是使得的,竟不必吃了。”

宝玉瞧了两眼,因笑道:“补心丹也还罢了,这香雪润津丹常日里用着,倒也使得的。”

“老太太既这么吩咐,自然有个缘故。”宝钗摇着扇子笑道:“她老人家见多识广,竟还是照着做也罢。二来,到底是药,林妹妹身子又单弱,原也比不得你的。”

那边紫鹃将药丸收起,又听两人闲话,便笑着道:“老太太也是这么个话,说是药虽能治病,到底不是养身的,常日里吃多了,也是不好。”

探春便笑道:“果然还是宝姐姐知道得竟多。”

这么絮絮说了几句闲话,紫鹃将药收好了,出来瞧着桌案上杯盏微动,便要去吩咐取两样细点来待客。谁知才出去,就有小丫头过来吩咐,道是贾母立等他们过去。

“必是云丫头来了。”众人度量着才过去小半个时辰,贾母又使人来请,也猜出个原委来,当即起身过去。

果然一去,他们便见着湘云,又有史大夫人,正与王夫人,薛姨妈两人一并,与贾母说笑。

见着他们来了,史夫人便笑着招招手,先瞧了宝玉,又夸赞:“越发生得俊俏起来,我瞧着,小辈里也只他生得最得人意。”又拉着探春,惜春瞧了一回,次则黛玉、宝钗,也都夸赞了一番。

贾母见着她如此,便笑道:“也是这一阵事多人烦,又不凑巧,你竟不得多见他们,如今咋咋然看一眼,欢喜起来,才这么说的。我们这样人家的孩子,差不多也就这么个模样儿。”

说笑几句,贾母瞧着他们厮见过了,便打发宝玉等人去后面吃果子。

宝玉等人也会意,知道是有些不好他们听着的话,便唤来湘云一并进去攀谈说笑。他们年轻姊妹兄弟,原是心热,又是自幼相熟的,彼此叙了几句温寒,也不拘旁个,随意嘲笑取乐,挨挨挤挤得说十分惬意。

就在此时,鸳鸯从外头端了一个食盒进来,后面又有琥珀,也是捧着个食盒,一并送到跟前来打开,却是几样时鲜果品,又有四碟细点。

宝玉等人忙接过谢了,却也没十分在意,只留鸳鸯琥珀两人坐下说笑。

鸳鸯笑道:“老太太还待客呢,不过打发我们送些点心过来罢了。”一时说,一时便要起身去了。

众人也不觉如何,正随她去了,谁知琥珀却跟在后面,忽得与湘云促狭一笑:“姐姐这就走了?咱们还没贺云姑娘大喜呢。”

这话一出,众人都看湘云,却见她难得两颊霞飞,啐了一口琥珀,嗔道:“琥珀姐姐混说什么呢?”说罢,她便扭身偏过脸去。

琥珀噗嗤一笑,还要打趣两句,就被鸳鸯拉了去。余下宝钗等人自然知道,今日果然是为着湘云的婚事。

宝钗便笑道:“什么打紧的,倒臊起来了。咱们虽是闺中女儿的,到底年岁渐长,自然都有这样的事。你瞧瞧这满桌的,过不得二三年,便都要成亲了。现不说旁个,只我们家里,一旦料理了琴丫头,便要与蝌弟做亲事了呢。”

有她这话,湘云又想着宝玉、黛玉并探春原也大抵做定了亲事,只宝钗、惜春两人尚未定论,她们一个温厚,一个年纪又小,性子也冷淡些,也不怕他们打趣,方略略好过了些。

黛玉瞧着她那模样儿,也是一笑,伸手提壶倒了一盏茶:“好妹妹,也就是一盏茶的事,你吃了这一盏,我们不提这话,也就是了。”

那湘云听了,伸手端了茶正要吃,忽想起吃茶做亲的世情来,不觉两颊作烧,斜眼看黛玉,却见她只是抿嘴儿笑,却也不见旁个意思,便轻哼了一声,到底端了茶吃尽了。

旁人瞧着她们隐隐绰绰打着机锋,心里细想一回,都觉有些趣儿,只碍着湘云的脸面,也不做声,倒将这事抹过去不提了。

倒是宝玉有些怔忪,原要吃两口茶醒醒神,却不觉茶壶被黛玉取了,不由得虚空抓了两下。

“你这是做什么?”湘云伸手往他手背一打,嗔道:“就知道你们两个不是好的,最爱促狭。”

吃这一打,宝玉才回过神来,忙问缘故。

当下里,便热闹起来,也有与他说的,也有湘云恼的,又有挑拨凑趣的,好是说了半日,宝玉也明白过来,又叹道:“我便说你们难相处的,不过是我记起一桩事来,寻思着忘了事罢了。”

黛玉便问他:“什么事,倒让你这么记挂着?”

“旧年我便听琏二哥哥提起,说是那卫若兰并冯紫英两人,竟自己寻隙抛到北疆入军。也是运道,他们又有些才敢,倒也靠着军功博了个校尉。”宝玉提起这话,便有些沉吟的意思:“后面又听说卫家冯家有些着恼,怕这刀枪无眼,必要他们回来,再另外寻一处地方安置,也省得家中提心吊胆。只是总不见下文,大约也是拗不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