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婢女生存日常(334)

作者: 六月泽芝 阅读记录

彩屏心内纳闷,远远瞧着他走了,瞧着方向,倒像是往探春那里去的。

探春正料理完了事,只等凤姐并宝玉那边的消息,后面再做打算。可她本是个精细多思的,忧虑家族衰败也非一日。这会子事情虽告一段落,她犹自徘徊在梧桐树下,盘算着远虑近愁,家中诸多大小事体。

偏就是这么个时候,贾环又过来了:“三姐姐。”

探春回头见着他,便眉头微皱,因道:“你怎么过来了?”却并不往里面让,只站在那里说话。

贾环瞧着这情景,面皮扯了扯:“三姐姐不喜欢我,连着进屋子不肯,是嫌我脏不成?咱们都是姨娘养的,旁人作践我还罢了,连着三姐姐都容不得我了?”

“我不过问一句,你便编出这么些话来。”探春自宝玉再度魇魔法后,便觉贾环不妥,何况后面凤姐也打听了,前一阵贾环便托人寻道人,越发有些拿准。

这时候见贾环三言两语间便生不忿,言语间只顾编排人,不觉皱起眉头,神色也郑重起来:“难道你见个人,便就这么个想头?姨娘她见识浅薄,心胸狭窄,原是她不读书不知礼。你一个读书明理的,竟也学着她那一套不成?”

这话说得严厉,偏又在道理上,贾环自小被她教训,心里多少有些惧怕,这时候也讪讪起来:“三姐姐说这话做什么……我也是没法子,这几年,就这园子里的人,上上下下的,见着我多有嫌弃的。”

探春见他还是寻话搪塞,心里又烦闷,也无力多说,当即道:“你说这个话,也想想这里的根源,自己不学好,倒要埋怨旁人……罢了,今儿你过来,又有什么事?没事,怕也不肯登我这个门的。”

见她不似旧日,倒有些轻轻放过的意思,贾环心内一喜,忙将旁话压下,先扯出一件来:“前儿钱槐打发人来告诉,说着如今没有差事,想要重新往我这里来,日后也好娶亲。我听说,前一阵他爹大病了一回,好容易养回来,怕也是想到了事,才这么着……”

原本听着钱槐两字,探春便高高挑起双眉,面上显出几分怒色来。

第314章  擦肩

但听到大病,又是为着娶亲打算,倒也不好现驳回了。虽说她厌恶赵姨娘那一杆子亲戚,可到底还是有些瓜葛的。何况赵姨娘现今又被关在庵堂里,她心内也多少有些复杂,这会子听见这话,她想了想,终究道:

“到你跟前来,断乎不能。前头凤姐姐打发了他去的,如今还要露了眼,成个什么了?我细想想,到时候寻个外头的差事的,打发他去做就是。只是一件,必要安心办差事,我已是记住了的,凡有什么不好的,旁人且不论,我先蠲了他的,省得丢人现眼!”

贾环自是无有不应,探春定定瞅了他半晌,告诫道:“我素来说到做到,你是知道的。他有一点错处,就不要怪我不讲情面了。”

“三姐姐放心,我自然省得的。”贾环嬉笑一声,双眼眯起,应得越发干脆。

探春方扭过头:“还有什么事?”

“我还能有什么别的事。”贾环笑道:“三姐姐人多事忙,我也不多打搅了,早些回去,也省得叫旁人说嘴。”

说着,他转身便走。

探春原听了拿话,还要教训两句洁身自好的话,但瞧他一径去了,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下去,只回头看着他的身影远远而去,忽然有些索然的倦怠。

那边翠墨才打起帘子,手上端着个小茶盘,瞧着这里只有探春一人,不由吃惊:“环三爷这便走了?”

探春垂下细密的眼睫,淡淡道:“不必理他,回屋子里去。”一面说,她一面往里头去。

翠墨见着,忙跟了上去,也不再提贾环,只笑着道:“姑娘,前头送了新衣衫并料子来了。自然,因着老太太、太太的丧,都是些素净的。另有一副素银头面,一对玉簪子。”

正说着,那边侍书从里面出来,把个匣子打开来与她看。

果然是素银头面,一色洁净,只微微点缀几颗小指头大的珍珠,便无旁物,连着花纹也是极简洁的。至如那一对玉簪,用得青白玉,寥寥数笔,雕出一含苞,一盛开的杏花。

虽然都是依着旧例的,却又减薄了好些。

探春原是帮衬着理家的,自然心中有数,又往那边的衣衫料子望了一眼,只命她们收下,便不提旁话了。

倒是侍书忍不住多说两句:“如今这针线上的人,竟也不留心,原就不绣花了的,还只捡着这些暗沉沉的。虽说老太太、太太的孝在,到底上头有老爷,外头又有亲戚的,姑娘如今又要帮衬着料理的,人来人去的,也不是个道理。”

“你们挑着料子做两身,也就是了。”探春淡淡道:“实在不妥,托人去外头买些针线料子来,省得嚼舌。”

侍书听了,只得答应下来。

探春也无心理会这些小事,等凤姐遣人相请,便忙过去商议。那里早有一个尤氏等着了,三个人在屋里细细商议了一回,便定下事来。

虽这么着了,尤氏还有些心虚:“若你珍大哥知道,怕是要埋怨我的。”

“果真四丫头应了这个差事,后头怕不知珍大哥一个埋怨。”凤姐冷笑道:“我们老爷旧年的事一出,明里暗中的,多少人埋怨。连着我们二爷并我,也落得里外不是人。可这一桩事,我们又沾着什么?不过大家伙儿胳膊折了往袖子里罢了。”

这话,尤氏自然知道。

她虽与惜春生了嫌隙,却着实不是个心狠手辣的,又深知惜春并贾珍的性情,不肯落这个埋怨。幸而这一桩事,三个人都有三个人隐瞒的缘故,彼此能合在一处,倒也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