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婢女生存日常(384)

作者: 六月泽芝 阅读记录

众人早就听闻薛家有心合离,前一二个月,更是隐隐有些说定的意思,只说那夏家犹自不肯,似还有些旁的想头。谁知后面竟渐渐没了消息,各人也不理论,如今听了这话,才知道原委。

薛家怕是瞧着那夏家飞来横祸,不论念着什么,到底没有趁机合离了事,也算是仁至义尽。毕竟,前头夏金桂闹出的诸多事体,贾家阖府无人不知,无人不叹的,能磨了这么些年,如今又这样隐忍,着实算是难得了。

想到这个,众人不免宽慰一番:“这事出有因的,又非虚言搪塞的,料想后面也自能化解,你也不要十分忧心了。”

宝钗叹道:“果然能应了这话,我也于愿足矣。”

正说话间,忽得有凤姐打发人来,送了四色点心。探春原是主人家,忙起身来,命侍书接了过来,又问凤姐情景。那两个小丫鬟笑道:“我们奶奶才接了帖子,与被应酬外头的事,听得说是甚么邬将军家的。”

探春点一点头,又谢过凤姐关照,打发两人去了。

这两人已是料理完了差事,自也没多留,一径回到凤姐院中。平儿见着她们,便问了两句,见着并无旁事,便命她们将巧姐儿带回来你:“这会子一阵冷一阵热的,大姐儿出去顽了半日,合该回来了。”

两人自无旁话,忙下去了。

平儿照旧料理诸多事项,又领着人将今日送来的几样大件礼物收拢回库房里,一笔一笔记得明白了,方回转过来。

那边巧姐已是回来,正坐在桌边翻看书册。

平儿便笑道:“这里昏暗,姐儿既要看书,竟还是里头窗下瞧去罢。”

巧姐已是将将十岁,只素日里也娇弱多病,瞧着身形纤巧,独一双修眉凤眼,才隐隐有些凤姐的影子。此时听了平儿的话,她也微微一笑,梨涡浅浅:“我不过翻两页书罢了,原也不是正经读书,哪里就要论到这个来。平姨也是太过小心了。”

说到这里,她稍稍顿了顿,目光再屋内一掠而过,口里却问道:“母亲去应酬了,父亲却是往哪里去了?”

“二爷自然有外头的事要料理。”平儿笑道:“这会子,怕是大老爷前头打发人来说有事吩咐,他赶过去了罢。方才还在的。这些都是大人的事,姐儿只管安心便是,要是得空,倒是往哥儿屋里瞧瞧。他如今正学字呢。姐儿倒能教一教他的。”

巧姐点一点头,往外头瞧了瞧,也便往弟弟屋里去了。

平儿忙起身相送,直将她送到屋中,又嘱咐了几个丫鬟仔细,方才回来。就又有婆子上前来,却是新进有人送了帖子来,又有许多礼物。

她不由叹了一口气,因道:“这一起子人,各个竟不是墙头草,倒似长在风里的,这才有一点影子,便忙不迭赶上来奉承。偏素日里也没甚个往来,倒叫人见也不是,不见也不是。”

“看平姑娘这话说的。这世上的人,哪个不是如此?不然也没个‘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话了。”旁边婆子凑趣笑道:“他们有心攀附,哪里还顾得这些个事?自然是能攀上一点儿,也是好的。”

听得这话,平儿摇了摇头,心里有些复杂,却没有再说什么,只照旧例料理齐整了,又见左右无事,便打发小丫鬟再去打探打探前面的事,自己则将偷空将最近屋子里的一些个琐事顺手料理了。

谁知遣去打探的小丫头还没回来,就见凤姐喜气洋洋从外头回来。

平儿见着,忙上前来服侍,又着人送来热热的茶汤,且笑道:“奶奶怎么这会子就回来了?”

凤姐一口将半盏茶吃尽,而后长长舒出一口气,双目微合,随口将旁的婆子丫鬟打发下去,方与平儿笑道:“只怕三五日后,娘娘便要随圣驾回京了。”

“竟这么快?”平儿一听,倒是吃了一惊,因问道:“前头出去费了好些时日的,怎么回来倒是这般容易?”

“这官船不比车马,只消顺风顺水的,自然快捷许多。”凤姐笑道:“何况咱们知道的原就迟。细算起来,这前后也有一月的光景,倒也是常情。娘娘回京来,差不多便是十六七日,说不得这月二十,我们还能赶上入宫探视呢。”

见有这个说法,平儿也添了三分欢喜,因笑道:“若果然能,倒真真是一桩好事。虽说后面事事安稳妥帖了的,可前头那一桩大事在,总叫人提心吊胆的。如今御驾回京,旁的不提,只娘娘的安危这一件,也可叫人放心了。”

凤姐笑道:“谁说不是呢。何况如今朝廷里也正忙乱呢。那北疆一件大事,总归要圣上出面,乾坤独断才是个道理。”

第346章  其累

只三五日后,果然御驾归京,元春也随驾归来,满城也是惊动起来,一时各有其表,且不细论。

谁知待得二十日,宫中却未许凤姐等人探视。

贾政等知道,都是诧异,忙遣贾琏前去打探消息。

那贾琏原揽着外头一应事体,与宫中那些大太监也是熟络。且这些大太监,原在外头都有私宅的,本说是极便捷的。谁知过去问了三四个,竟还一点不知,只打马虎眼含糊着。

贾琏自己也诧异起来:“这倒是个什么缘故?”

按说,如果元春不得势了,这些大太监也不能那般郑重相待,比旧年更觉亲厚。要说是元春得势,这本就是好事,他们说两句宫中的事,显得彼此亲近,岂不更好?又不是什么要紧的。

可这不阴不阳,不远不近的模样,倒是叫人费解。

偏偏家中尚有贾赦、贾政等着消息,又是事关要紧,他细细盘算一回,又与林之孝瞧瞧商议了,才拿准了主意,又转到夏守忠夏太监那边,着实磨了半日,他才悄悄透了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