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婢女生存日常(425)
李纨等人本有相劝之意,见她提及祠堂并灵位,倒也不好强劝,只得再三嘱咐了,方一齐到了前头,各个入了车轿,且随众回去。
黛玉犹自不放心,着实嘱咐了一番,又与李纨道:“你们到了府中,也告诉凤姐姐一声,且将我昨日打发去的人遣回来,我也能放心些。”
李纨点一点头,应道:“我知道的,你只管放心。”
旁边湘云等人,犹自忧心,着实嘱咐了一番,也不外乎留心门户,若有不测之事,赶紧回贾家等等,却也不消细说。
黛玉自是应承下来,又说了几句体己话,方将她们一行人送出院外,远远看着她们去了,才回屋中。
那边瑞哥正自候着她,见她回来,忙着人倒茶来,因又推给黛玉:“姐姐且歇一歇,如今诸事也算稍稍告一段落,竟不必十分忧心才是。”
黛玉叹了一声,双眸蒙蒙似笼着一层愁云,眉间微蹙,自有无限忧虑:“哪里这么容易!只怕这一波平了,且有无数后浪袭来。”
因见左右并无旁个小丫头,不过一个紫鹃,一个瑞哥,俱是口风严实,沉稳知事的人,便将自己前头忧虑贾家的话说了几句。
瑞哥到底年幼,素日又勤勉读书,这些个人情脉络一概不知,如今忽听见平安州、王家、元春等事,也不觉心惊起来,且皱眉道:“终究是国公府邸,又是累世的大族,现今又有娘娘在宫中,总不至于就此一蹶不振罢。”
旁边侍立的紫鹃却是心里一叹,暗想:什么国公,又是什么大族,自来君子之泽三世而斩,贾家虽富贵,终究也有登高跌重的一日。如今且才起了头是真,偏这话说不得。
那边黛玉已然道:“人事浮沉,岂有一定之理?你却不知道,这几年来,舅家着实大不如旧日了。休说府中银钱匮发,竟有些内囊上来的窘迫。
就是朝堂中,前面大舅舅那一回也是瞬息雷霆,谁个能驳回?如今倒多倚仗宫中娘娘。可她后宫妃嫔,现今圣上又年高,能做得也是有限,且要受带累。到时候,旁人且不论,宝玉怕便要提心了。”
说到此处,她固然神色黯然,就是紫鹃瑞哥两人,一时也无旁话可回,只能搜检出些话来宽慰。
却料不得,后面种种,倒真个如黛玉所说,哪怕城内渐次安稳,有关贾家的风暴,却似一点火星落在稻草从中,渐次生出腾腾的火光来。
里头第一件,自然落在平安州,也自然落在王家人,并贾王两家有关联的那些个世交门下人等。也不为旁个,实是这京畿重地,忽得有北狄零星人马闯入,虽只是一二千之众,也由不得朝堂震动,天下喧哗。
圣上虽年高,也多病症,却也深知轻重,前头得知消息,便是雷霆震怒,立时唤来重臣,且商议事项。后面又着紧颁下圣旨,严词喝命,着平安州至京都沿线各处严加防守,细查疏漏,又将平安州守将等革去一级,命其戴罪行事。
至如守卫城池,或是各处兵马清点等事,自有另外的圣旨颁下,也不消十分细说。
只待城外北狄人马或被擒杀,或被驱散,外头阴云渐消,宝玉也过来探视过一二回,朝中便下严旨,革去平安州一干将领品阶,或是直接罢黜,或是贬职,或是直接拿下,不过十日,竟就将那边翻腾了一回。
第372章 梦兆
贾、王两家得知,俱是大惊,偏如今元春终究是妃嫔,身在内宫之中,言语行动多有不便,竟只合眼睁睁瞧着情势翻转。王子腾夫人等过来两三回,都不中用,连着凤姐知道,也是大为懊丧,且不细说。
偏又有宝玉婚事,早有所定,虽是小儿女之事,终究那是元妃亲弟,原不比旁人,且日子都定准了的,也难挪动。虽说贾家也多有懊丧,终不能更换,只能做无事人一般,照旧筹备。
贾政每日也略作询问,见着样样齐整,且城外北狄等事,终究渐渐和缓,他倒也宽慰了些。虽觉家势稍有减损,到底根底未损,往后留心振作也不晚,便将这事放下了些。
却说这日他照旧梳洗一番,又倚在床头翻了几页书,正觉睡意渐来,忽听见窗外一阵噼啪窸窣之声。却是这秋来雨多,夜里竟也有这般霖雨。
贾政心中一动,不觉想起旧日诗人言语,一时念着‘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一时想着‘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转年又想着‘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也不消多说一句话,他自己且不觉一笑,暗想:如今分明自家住着,且安听秋来夜雨,怎么一时竟想着什么花落、归期、铁马冰河等事来,正经一句‘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才是应景。可见也是人老了,才思枯竭,性情腐板,且还不如宝玉他们这些小儿辈,尚有几分灵性。
这么想着,他随口吩咐熄了烛火,自睡下了。
起头儿听着雨声,想着诸多事体,贾政犹自有些辗转,及等后面神思昏沉,也渐渐朦胧睡去。
却不知怎么的,忽然迷迷蒙蒙见,听见一阵惊呼叫嚷之声。
贾政睁眼一看,也不知什么时候,他忽然站在一处碧瓦朱甍的壮丽宫殿前,正要举目看一眼匾额,旁边忽然跑将出几个太监宫女,人人面色煞白,慌里慌张的。跑不得几步,就有一二个慌乱里摔在地上,却尚且手拽脚刨般只管往前拱去。
贾政看着心惊,也顾不得什么牌匾,忙上去拉住一个,且要问个缘故,却见一片雪白刀光闪过,他拽住这个太监头颅飞起一道血光,登时血流满地,转眼便没了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