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禀王爷:王妃她是权谋大佬(57)
等日后成了亲,更是有王妃照料儿臣,母后不必担心儿臣。
母后如今只需颐养天年就好!”
太后闻言舒心地笑了笑,“是啊!熠儿已经不是刚到母后身边的小孩子了,一眨眼都已经是要成家的人了。
说来,要不是前些年你一直在外征战,把婚事给耽搁了,你也不会是你们兄弟里最晚成亲的那个!
就连老七都成亲到你前头了,前几日听闻七王妃好似有喜了。
你父皇在时,没少跟我念叨,等你从边关回来要为你选个秀,可惜他没等到你回来。
不过,虽是成亲的晚了些,但那秦家的三小姐,我瞧着很是不错,配你倒使得!
就是她这身体,怕是以后没法给你留后,这一点,你要早做打算。”
君熠微点了一下头,“母后,儿臣知晓的。”
“你心里有数就行!”
太后说到这又加了一句,“只是要注意分寸,不能王妃刚进门,就又抬了旁的人进府,那就太寒人心了。”
君熠虽然内心里半点也没有再纳旁的人的想法,可也没去和太后争论,她说什么,他应这就是了。
陪着太后聊了一些家常后,君熠就开始直切主题,问出了他今日来最想问的问题。
“母后,刚刚听你提起父皇,儿臣心中有一疑虑,还请母后为儿臣解惑!”
君熠说着就从位置上站起身朝着太后施了一礼。
太后见状,轻叹了一口气。
她早就料到了,君熠肯定会问先皇的事,“熠儿,你想问什么就问吧!”
“母后,父皇是因何而死?”
君熠说着就抬头看向了太后,不放过太后脸上的一丝神情变化。
尽管心里早有准备,可太后也没想到君熠一上来就问得这么直接,一时间愣在那里。
过了好一会儿,她才缓过神,无奈地问道:“熠儿,你为何会这样问?先皇驾崩时,不是已经昭告天下了吗?”
君熠微抿了一下唇,“母后,儿臣离京之时,父皇的身体还好好的,两个月后就传出父皇病重的消息,不等儿臣反应过来,就又传出父皇驾崩的消息,儿臣实在是不得不对父皇的死存疑!
且,儿臣回京后,发现一切都变得和从前不同了,母后,什么时候儿臣进宫给母后请安,还得经过圣上的批准才能进,且次次都被驳回!
父皇在时,儿臣进宫都不曾似如今这般难!
圣上为何拦着我,不让我见母后你,其中的缘由,母后可愿与我详说?”
太后艰难地闭上了眼,“这个中缘由皆与你父皇之死有关!”
秦府,累了一晚上的秦梓凝,回了院里后早早地就卸了钗环,沐浴更衣后就歪靠在矮榻上歇着。
今晚陪她进宫的白丹,也被她叫下去休息去了。
夜蓝端着托盘走了进来,托盘上放着一碗银耳羹和一碟点心。
“小姐,在宫里没吃什么东西吧!这是刚熬好的银耳羹,你就着绿豆糕用一些吧!”
在宫里没吃上东西的秦梓凝还真有些饿了,便接过银耳羹慢慢地吃了起来,就是绿豆糕她没动。
银耳羹已经是甜汤了,再吃甜的点心,会腻得慌。
她将银耳羹喝完,正打算让夜蓝把东西撤下去时,窗户那却传来了动静,下一秒就有一道身影出现在了房间里。
房间里突然多了一个人,夜蓝下意识地就护在了秦梓凝的身前,“什么人?”
第五十二章:去四房堵人
君熠缓缓转过身,秦梓凝从夜蓝的身后探出头来,待看清来人是谁时,她就从榻上站了起来。
夜蓝一脸难于置信地看着来人,“王爷?”
秦梓凝从夜蓝的身后走了出来,仔细地观察了一下君熠的神情,见他神色目然,知他应该有事。
不然,他也不会这个时候跑来秦府。
是今日在宫中听到了什么吗?
今日,秦梓凝在宫中帮了武宁静一把,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想把君凌安和武宁悠都从太后身边调开,让君熠有机会和太后说上话。
上一世,君熠回京后,也如这一世一般没有机会和太后私下说话,他们每次见面不是君凌安在场,就是武宁悠在。
这一世,不知君熠从太后那都听到了什么?
秦梓凝想着便开口让夜蓝先退下。
待夜蓝出去了以后,秦梓凝走到了君熠的面前,“王爷,你现在是真不怕让人知道你有夜探闺房的习惯了,就这么大咧咧的出现在我的闺房里,你也不怕把我的丫鬟吓……”
秦梓凝的话还没说完,人就被君熠给揽腰抱住了。
虽然君熠什么也没说,可光听着他在自己耳边那沉重的呼吸声,秦梓凝便明白他这会儿心里很不好受。
秦梓凝什么话也没再说了,就这么安静地让他抱着,良久,耳边才响起了君熠那压抑的声音,“抱歉!唐突你了!”
秦梓凝刚刚一直垂于身侧的手,这会儿倒是抬了起来,环住了他的腰身,“那我也唐突一下王爷吧!这样就扯平了!”
君熠闻言低低地笑出了声。
秦梓凝听到了他的笑声,暗暗地在心里舒了一口气。
两人还未成亲,这般抱着到底是不合适,君熠的心情微平复了一些后,便松开了秦梓凝。
刚刚还抱着的两人,这会子分开了倒是不好意思了起来。
秦梓凝的脸红的就跟苹果一样。
君熠的脸也没好到哪里去。
最后还是有着前世记忆,和君熠已经当了几年夫妻的秦梓凝脸皮更厚一些。
她拉着君熠走到矮榻前坐下,将那碟绿豆糕端了起来递到君熠的面前,“王爷,今晚宫中发生了变故,参加宴会的估计都没用好膳,这是我院里小厨房做的点心,你要不要用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