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背锅女配自救指南(170)

作者: 霜雪晴 阅读记录

她再次俯首凑近尸体,死者胸前两道伤口创面小、但创底较深,创角两边均锐,因此能够判断出致伤物是双刃面的锐器,譬如匕首、剪刀之类。

同时,凶器从死者胸口刺入,并未贯穿到后背,也就意味着死者是正面遇刺——死者章轩乃羽林卫统领,武艺不俗,在他体内没有迷药、软筋散等药物削弱他武力的情况下,凶手居然能正面杀害他,这只有两种解释,要么凶手是个更强悍的高手,要么凶手是章轩不设防的熟人。

因为章轩的体表没有搏斗留下的痕迹,所以李星鹭能够排除前者,嫌疑人的范围也就瞬间缩小到章轩的亲朋好友、同僚下属等交际对象中。

“卓公公,我初入京城,不曾了解过这位章统领的事迹,他可有妻儿、父母亲眷还尚在吗?平日里他与什么人走得比较近?”

是的,她直接对卓公公展开询问,她相信对方作为御前内侍,定然消息灵通,至于他会不会因为某些忌讳而隐瞒——只能说出于各种心思,世上几乎不存在完全诚实的人,真相本就要通过多方供述的比照来拼凑。

卓公公当然给了答案,毕竟他一直跟在李星鹭身边的目的就是督促她尽快侦破此案:“章统领父母早逝,他有一位感情不睦的原配夫人,那位夫人在一年前因病去世,她的娘家父兄多番质疑其死因,似乎怀疑章统领有杀妻行为……”

这么说来,章轩亡妻的家人倒是有着充足的杀人动机。

李星鹭正待细问,此时冰窖入口处却传来一阵喊声,她与卓公公对视了一眼,纷纷提步离开所处的位置,朝着声源循去。

外面站了两列宫女,左边一列打扮不显眼、却穿着面料上好的绸缎裙裳,右边一列更是头戴精美珠花和玉钗,她们之间大抵只有明着奢华和低调奢华的区别。

好在李星鹭虽然并非名门望族出身,但从前在谭府侍奉时也没少见各类名贵物品,所以她不曾被这阵仗唬住露怯,而是暗自思考这两列宫女的来意。

今日前往大理寺赴任之前,她曾询问沈舟云宫廷中重要的注意事项,他只称后宫格局简单,除却宣文帝和年迈无力理事的申太后之外,唯有两人需要她提前了解留意。

一位是长公主的母亲孟贵妃,她出身凉国公府,在元后故去的数十年来一直把控宫权,是天下皆知的宠妃;另一位则是小太子的生母黄昭仪,这位昭仪的家世比李星鹭高不了多少,却因为诞下宣文帝唯一成活的儿子而一飞冲天,得以遥望未来的太后之位。

宣文帝已然派来了卓公公,那么这两列宫女背后的人便只能是孟贵妃和黄昭仪了。

果然,左边那列为首的宫女向李星鹭行了一个标准的礼节,而后开口道:“贵妃娘娘听闻您已经入宫,想请您移步到长乐宫一叙。”

孟贵妃不是昨天还病着、连亲外甥沈舟云都没有接见吗?怎么今日却主动邀她前去拜见?

没等李星鹭想通这一疑惑,那边右列的宫女也跟着表明来意:“昭仪得知新任寺正是位女子,对此十分好奇,所以特意置办了一席酒菜,请您往柔福殿赴宴。”

她与黄昭仪素未谋面又没有利害关系,对方为何要特意设宴宴请她?

宫中最得势的两位贵人同时相邀,这情况李星鹭还真是从未预料到,她没有准备对策,因而一时间左右为难。

面对两难的抉择,她一贯喜欢不按套路出牌地创造第三种选项,但是这不适用于目前的情形——她总不能同时得罪孟贵妃和黄昭仪,所以她必须有所取舍:“恐怕我要辜负昭仪的一番美意了,若有机会,我再当面向昭仪赔罪。”

于情,孟贵妃是教养过沈舟云的长辈,于理,无论长公主出于什么目的而提拔了她,她都不能不承这份恩情,所以她理应给足长公主的母亲孟贵妃面子。

黄昭仪派来的宫女带着一脸勉强的笑容离开了,但李星鹭没有立刻去拜见孟贵妃,而是转向卓公公请示:“公公,宫闱重地向来不容外臣随意行走,虽有贵妃相邀,但不知我是否有资格应约……”

说到底她只是因为头顶查案的名义才能进入这座戒备森严的皇城,在没有得到皇城主人的允许前,她可不敢有任何轻举妄动。

“其实不容外臣行走宫廷的规矩设立主要是为了预防两件事,一是前朝后宫勾结传递禁中消息,二是胆大包天混淆皇家血脉,但是对于您,这些规矩就没有必要了,所以您当然可以应约前去拜见贵妃娘娘。”

卓公公的回答令她恍然大悟,原来长公主选择提拔她来调查章轩的案件还有这么一层考虑——她是女人也是新人,女人的身份让她能够不受限制地在案发地宫廷穿行,而新人又代表着她在官场根基尚浅,不会被宣文帝提防忌惮。

她一脸凝重地告别了卓公公,跟在孟贵妃的宫女身后朝长乐宫而去。

*

水袖在半空中飘动,舞女缓缓向后弯腰,复又轻盈地挺直身姿,继续着曼妙柔美的舞步。

李星鹭站在殿门的位置,目不转睛地盯着宫殿中央笙歌鼎沸、舞姿翩翩的场景,一旁的宫女以为她被这般绚丽的表演震住了心神,以至于迈不开步子。

这出歌舞的确足够震撼人心,但李星鹭出神的原因当然不在于此,真正吸引她注意力的是方才舞女下腰时短暂露出的容颜,那属于她的一位旧相识——江州醉仙居的蝉衣姑娘。

蝉衣还有醉仙居其余的姑娘们不是被冯雅兰用十两黄金赎身、然后去做歌舞教习的差事了吗?她怎么会出现在京城的宫廷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