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避难嫁给病秧子后(117)
他顿了顿又道:“不过,今日黎相这边似乎也有清河后人的线索,兴许,清河真的留了后。哎,都怪本王自以为是,本王不如黎相中用啊,只希望皇兄九泉之下莫要怪我。”
“汝王叔莫要自责,若真说起来,我这个做皇兄,做儿子的岂不是比汝王叔更不中用?往事已矣,若是清河妹妹真留了后人,咱们多多补偿,多加照拂便是。”
汝王眼睛亮了亮:“皇上说得是,若是真有其人,定当好好补偿。”
听皇上与汝王的语气,这所谓的后人还不一定在呢,竟然已经琢磨起要给人补偿了。众臣子愈发来了劲。
御史张大人甚至主动走向了黎半夏与黎知夏。
“二位夫人。敢问二位的祖父可曾向二位透露过清河公主后人一事?”
黎知夏从到大殿开始,人就是懵的,刚进来时手脚发软,后来又听百官们解读出什么清河公主的后人,黎知夏震惊得满脑子里都嗡嗡作响起来。
如今被人这么一问,她那脸上的震惊比殿内所有人加起来都要多。那位大人一看就知道她定是全然不知的,随即脸一转,把注意力全都放在了黎半夏身上。
“这位夫人……”
只是这位大人刚开口,便愣了一下:“咦,这位夫人好脸熟。”
黎半夏抬眼看了过来:“这位大人,祖父从未向我们透露过此事。”
张大人却像是没听到一般,只愣愣地盯着黎半夏的脸。然后,他突然瞪大了眼睛,声音不受控制地拔高。
“咦,你……你怎么……”
后头的话却没说完,像是被人掐住喉咙一般戛然而止。
“张大人这是怎么了?一惊一乍的?”
张大人垂首,稍稍平复了一下震惊的情绪。
再抬头时,他一脸复杂道:“若是清河公主留有后人,诸位觉得黎相会将这位后人安置在何处?”
众人的视线纷纷落在了张大人身上,原本均是一头雾水,然而视线稍微偏到他身边的黎半夏后,众人的眼神都突然有了变化。
张大人自然将这些变化尽收眼底。他深吸了一口气,道:“若清河公主诞下的是男胎,日后兴许涉及多弥王朝储位继承人之争,咱们姑且不议。可若是清河公主诞下的是女胎呢?若是女胎,诸位觉得此人被黎相安顿在何处?”
答案几乎是呼之欲出,就写在黎半夏那张与清河公主极其相似的脸上。
“周夫人,可有人和你说过,你与清河公主生得极像?”
第84章 等待
满殿的视线都落在了黎半夏身上。
坐在龙椅上的皇上也突然站了起来, 仔细盯着她瞧。
之前不是没有人察觉过黎半夏与清河公主的长得像,* 只是都没有往那方面想,毕竟人有相似, 并不稀奇。
然而如今, 这个相似在众人眼里却有了不同的意味。
皇上盯着她瞧,思绪却飘远。
黎丞相是朝中难得能干实事的, 他其实一直不赞同发落黎丞相。无奈母后一直对黎丞相耿耿于怀,说是父皇给黎相留了一封密旨, 黎相却不愿意交出来, 定是有颠覆朝局的风险。
可如今看来,汝王叔方才也说了, 父皇给他的密旨是关于清河的,而黎相与多弥的密信也是在寻清河的孩子,与颠覆朝局有何关系?
他现在都怀疑, 母后就是故意的,不过是随意找个由头将黎丞相发落,她排除异己的惯用手段罢了。
皇上朝着黎半夏招了招手, 刚想唤她走近一点,却听外头传来宫人的声音。
“罪臣黎相带到。”
“带进来吧。”
殿中所有人这才将目光从黎半夏身上移开, 朝殿门口看过去。
在宫人的牵引下, 一个佝偻的身影, 拖着重重的镣铐走了进来, 于御前跪下。
“罪臣黎昭明拜见皇上。”
“平身吧。”
黎丞相双手双脚都锁着重重的镣铐,跪下的动作倒是好,舍得膝盖那一下疼, 扑通一声砸下去便是。
可是站起来却是艰难了,宫人们没有皇上的指令, 又顾忌姜国公的权势,自然不敢上前帮忙。黎丞相独自挣扎了半天,身子晃晃悠悠,险些摔倒在地。
黎半夏立马飞奔向前,及时扶住了他。
“祖父!”
黎半夏心里一酸,自祖父他们入狱后,她常常去天牢探望,但是天牢光线昏暗,看不太真切,如今在这大殿上,黎半夏才真正感觉到祖父憔悴了太多,整个人也老了许多。
“祖父。您受苦了。”黎半夏声音哽咽。
“没事。我没事。”黎相轻声安慰着,“莫要哭。”
皇上扫了一眼,朝一旁的宫人道:“去,把黎相的镣铐解了。”
话音落地,还不等那宫人回应,姜国公已经忍不住开了口。
“皇上三思,这于理不合。黎相是戴罪之身,且是叛国重罪。”
皇上对他一丝耐心也无,冷着脸道:“姜国公,容朕提醒你,方才我们讨论过,若黎相叛国,你姜国公便是同党。怎么,你也想一并戴上镣铐?”
姜国公一噎,还想再说,皇上却没给他机会,朝一旁的宫人呵斥道:“平威,你是聋了吗?朕让你给黎相解了镣铐!”
那个叫平威的宫人赶忙应了声“是”,他飞快地朝姜国公的方向扫了一眼,战战兢兢地替黎相解了镣铐。
皇上将他的小动作看得一清二楚,怒火越烧越旺,连平威都要看姜国公的脸色行事了?
“给黎相赐座!”皇上的语气里带着几分赌气的味道,赶在姜国公开口前,他阴阳怪气道:“姜国公可莫要再反对了,终究朕才是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