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梅园食方(148)

作者: 坐夏 阅读记录

她是明眸皓睐的女子, 自然不能与貍奴相较。她也有自己的脾性, 不是柔顺无骨, 一味依附旁人。

“只是……寻常人要敲登闻鼓, 自然是想去就去。眼下是冬月, 郡主身子不好, 不能在鼓院久跪。若郡主信得过臣,让臣将诸事安排好……”

萧鸣笙轻叹, “小女无知, 只能像个莽夫一样, 头脑发热便去敲那登闻鼓……”

“权术、乃至圣心, 何人不是在算计着?臣同在泥淖中,也不能免俗。”

崔明端自惭形愧, 而后又坚定不移告诉她,“臣若不跟着他们的步伐,甚至是走在前面, 哪日被踩在脚下, 也未可知。只一样,家父训诫过, 镇守边关的武将素来没有这样九曲十八弯的心思, 京中手段再脏, 也不能用在武将身上。”

他承父亲教诲, 自然不会算计她。

近日在做的,只是在铺路, 不管是二人成婚之日,亦或是那桩贪腐巨案。

因着车内没人出声应和,升来客栈的掌柜焦急搓着手,脚下的白雪被碾成了污泥。

他算是府里得意的老人了,年节也随主子去过崔家送过礼,听说崔大人赶来,也着急忙慌来了。

“崔大人,小人是郑国公府的,能否请大人下车一叙?”

外头的人又不高不低喊了一句。

崔明端来得急,尚不清楚是何人所犯,这下,倒是不打自招了。

怀中人又是轻嗤一声:“不想还是大人的熟人呢……这下,莫不是大水冲了龙王庙?”

崔明端亦是含了笑,随着本心凑近了,触着她温热的脑袋,打趣道:“崔家在京中多年,满朝文武,何人不识?自圣上登基后,市集不少摊贩都说我是吃他家东西长大的……”

“哧哧……”

这下,萧鸣笙不免是被逗乐了,咕哝道:“难怪潦草跟着大人,可见大人很会逗猫。”

全然忘了二人初见时,他刚直肃正模样。

马车里,有暖炉,亦有佳人在侧,崔明端不急。

车外,寒风凛冽,也不敌五内焦灼。

崔家和郑国公府,当真还有一点交情,不过不多。如崔明端所言,京城各大世家论起来,谁家没点交情?

便如忠勇侯府,在京不过十来年,因着皇子伴读一线,两家不也有了重要牵绊?

郑国公家旁支的表小姐,嫁给了崔家旁支的表亲。这点姻亲关系,要论,自然是亲热的。

但是,这几年郑国家仗着开国功勋,行事越发张扬。而崔三爷退隐,崔明端下放,崔家似乎荣光不再,两家往来不多。本书由LK团队为您独家整理

本书由LK团队为您独家整理

这会儿论的劳什子交情?

阿藤在府里,也收到了消息。他自幼跟着崔明端,也是主仆心有灵犀,当即抱了潦草出府,安置在大人名下铺子,吩咐人炖上补汤。

萧家的马车,终是有了动静。

崔明端只撩了帘子一角,轻身下马,请阿草再回去陪着,“去登闻鼓院。”

袁志朝他拱手,再赶着马车。

掌柜几人也愣住了,大呼不好:这登闻鼓,纵是三岁小儿也听过,上到朝中百官,下到四海百姓,谁有冤屈,都能去敲鼓。

由崔明端骑马开道,萧家马车跟随,一路到阙门。

登闻鼓院近年来少有案件,一场大雪将风刮来的脏污都盖了个严严实实,白雪皑皑,洁白无瑕,仿佛人间盛景。

崔明端翻身下马,就踩着没过脚踝的积雪走过去。

一步一步,郑重无比。

他无端想起了幼时被选定为皇子伴读,父亲带他进宫的场景。宫墙巍峨,他在下方望去,仿若蝼蚁。

虽没绪安一样抵触,万一五皇子不能登基,他这伴读的仕途也算是提前走到头了。

父亲却是达观,笑道:“六郎只管走着去,为父在后头看着。”

而今,胡人已退,边境安宁,世代戍边的萧家似乎也走到了绝路。更何况是萧将军不在,留她一人,更是独木难支。

他是清河崔氏儿郎,也是承圣贤书与家训长大的君子。

搁在一侧的鼓槌,被抽出,再重重敲在鼓面之上,登闻鼓声,响彻天地。

十里外的眠山,山鸟俱飞,仿佛也被京城乱象所扰。

登闻鼓院,隶属司谏、正言。二位老大人亲自出来查看何人击鼓。

崔家六郎一身绯衣,立在空旷之地,更显世家威仪。

“陵安少府崔明端,见过二位大人。”

“不知……崔大人有何冤屈?”

两位老大人皆是对视一眼:能让崔大人来敲登闻鼓,别是震惊朝野的大案吧?可崔明端在陵安府,府尹与他同是王府里的旧人,不该如此啊!

崔明端朝二位老大人拱手,“有贼子胆大包天,光天化日之下盗取御赐之物。荣安郡主向陵安府报案,可此案牵涉甚广,非陵安府一家能破。”

他将诉状递去,再回身请人下车来。

老大人此时才发现三丈远停着一辆马车,灰扑扑的棉布,品相普通的马儿,放在京城里,实在是不起眼。

崔明端伸手,扶着人下车。

守孝六年的荣安郡主便这样现于人前,一身暖白的狐裘,与白雪融于一处。

崔明端扶着她,一步一步走到登闻鼓前,她走的路,是方才踩出来的脚印。

萧家无路可走,便由他先行探路。

而他略微弯着腰,重新在厚厚的积雪里再走出一条道来。

多年后,两位大人再忆起此景,并非是崔大人与郡主如何般配。而是萧家女不作装饰,缓步而来,弱质女子竟有睥睨众生、悲悯天下之状。

上一篇: 施微 下一篇: 此渊非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