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梅园食方(163)

作者: 坐夏 阅读记录

“大人,城内已经传开了,吉安府耿康太贪墨,秋后问斩。户部尚书渎职,连降四级,贬为吉安少府,十年内不得升迁……”

这些,听着似乎都是好的,阿藤还犹豫着。

在崔明端的示意下,才继续说道:“户部不能无人理事,又将原户部侍郎提了上去,暂代事宜。”

就是今日当着众人的面,诘问卢妈妈那位大人。

崔明端面色淡淡,举着手中锅铲,半晌没言语。

阿藤识趣退了出去。

萧鸣笙抱着潦草坐在灶前烤火,抬头去看失神的崔大人。这才是他拦着自己的缘故吧?便是萧家诸事已经板上钉钉,失职的,又岂是户部尚书一人?

本书由LK团队为您独家整理

这一贬一升,帝王心着实是让人看不明白。

锅里,是在重新热鸡汤。

崔明端是空着肚子过来的,想省事吃碗热汤面。

而今,面条在水里沸腾翻滚。

他无端想起了七年前西北那场大仗,父亲是不是知晓其中隐情,才毅然决然辞官修道?

热腾腾的鸡汤面,剩下他这碗没动过,余下的都捞出,分给了卢妈妈和阿藤他们。

本该是他们下人在灶房里用饭,但郡主在烤火,潦草也喜爱灶膛的火光。

他们几人都去堂屋用饭了,阿草不明白,“最大的坏人,杀了,不是很好吗?”

本书由LK团队为您独家整理

阿藤苦笑,“小人嘴笨,也说不明白……”

这桩案子,牵涉的官员,登闻鼓院列了数十人,但是陛下处罚了吉安府的大小官员,京里的只罚了一个户部尚书。

萧鸣笙原该是最难受的那人,可看到崔明端忧思不语,便朝他介绍起眼前那盘手撕鸡。

这些日子,她也才知道原来崔大人下放的地方是眉州,约莫还是在巴蜀一带。

绪安难得是靠谱了一回,在她面前说起过,“我崔兄饮食清淡,也不知是如何在眉州呆了四年之久?听说那儿的人最会吃辣了,就是树皮剥下来拌辣椒吃,也能下饭。”

当时阿草听了,也跟着道:“树皮拌辣椒,我也能吃。”

这可把养尊处优的小团子给惊住。“那我吃不了……对了,是要说我崔兄……荀大人说他大抵是在眉州呆久了,早不是京中那光风霁月的崔家六郎了。”

崔大人在萧家吃饭的次数不多,萧鸣笙也不知他是否也入乡随俗吃了辣。

“大人尝尝。”

崔明端才回过神,瞧见眼前这盘细细撕开的鸡肉,沾着红的辣椒,青的叶。

“用的香芹?”

“嗯。”萧鸣笙颔首。凉拌手撕鸡,原该是要用香菜叶子,只是考虑到他的口味——万一崔大人不吃香菜,就如自己会晕马车一样,实在是难以启齿。

崔明端误以为是她吃不了,便也道:“香芹是素雅之物,来与辣椒作配,也正好。”

“大人说的正是。我也听人说,芹,是素物,越肥越妙。但如果用肉去炒它,则清浊不分[1]。”

“郡主这话,格外新鲜。”崔明端如醍醐灌顶,“不知是哪位大儒所言?”

那自然是位了不得的老先生。

然而,与这时代似乎隔了千年,萧鸣笙只能是含糊其辞:“似乎是一位姓袁的先生。从前的事了……后面还有一句,熟者,虽脆无味。或生拌野鸡,又当别论[2]。也不知是不是山上没食物了,这野鸡竟朝那窝棚去,我还没学一学古人守株待兔,就被阿草一个石子击中了,袁志还没来得及出手。”

崔明端尚且在想她话里的深意,“臣自幼读圣贤书,同天下读书人一样,经科举入仕,心中怀揣的,莫不是济世救民的鸿志?官场,自然是油润的名利场。读书时,不说是寒门举子,京中世家子谁不存了青云直上,封王拜相之念?在这儿久了,不说旁人了,有时连臣也恍惚,是否还记得幼时心志……”

第089章 小年吃灶糖

余下最后几句心底话, 崔明端没说出来。

他自幼被选定为皇子伴读,陪着当今圣上一步步从皇子到王爷,再承继大统。

先帝在时,王爷也曾是个热血少年郎, 不惜一己之身, 前往疫区, 为百姓请命。最后一点功绩没捞到, 也能畅快笑道:本王若为功绩, 便不会去淮南。

而今, 登基不过十几载,就已是沧海桑田了么?

崔明端一直待到日暮, 才回城去。

而宫里的福公公, 早已在城门口等候多时, 恭恭敬敬给他行礼:“崔大人, 陛下有请。”

“圣上传召,怎未出城来?”崔明端先行下马请罪。

“陛下交代, 大人办完了公务,自会回城,不必打扰大人。”

去梅花坞, 是公务么?

崔明端不置可否, 再请一回罪,跟着福公公入宫。

这一回, 走的不是御书房的方向, 而是崇政殿。

这条路, 崔明端不陌生。远的不说, 近的,就在两个月前, 他才在此处吹了半个时辰的冷风。

他做好被降罪的可能,等过了崇政殿的大门,才发现天子仪驾便在此处。

同梅花坞的木棚一般,用木板和木头搭了一处挡雪的,放上炭盆与蒲团,天子便在里头赏雪作画。

棚顶上已经积了一寸厚的雪。

“微臣来迟,请陛下恕罪。”

“进来坐。”

崔明端脱了靴子进去,陛下便停笔,亲自斟了杯茶。

只是,这茶香气粗劣不堪,崔明端实在过于熟悉。

萧鸣笙神色变化,他看得清楚。眼下,他稍一变动,皇帝自然也是,打趣道:“荣安的茶,你也吃过?”

上一篇: 施微 下一篇: 此渊非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