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园食方(219)
“听伺候的老人说,驻扎行军时缺衣少食,常吃这些腌菜,有腌菜去配,也是了不得的美味了。如今人老了,什么都有了,反而念着从前吃过的苦日子……”
绪宁还没念叨完,又赶忙告罪道,“瞧瞧,郡主善心,倒叫我昏了头,在下替家父谢郡主赏赐。”
目送着人远去,院子里独有大鹅昂扬的叫声。阿草也探头出来,“将军……好像就不喜欢吃腌菜。他喜欢吃夫人做的肉丝面。”
萧鸣笙原就含着泪,再一听,更是热泪盈眶。
“啊,郡主你别哭啊,是我说错话了……要不我给你烧火,我们也来吃肉丝面?”
“你想吃肉丝面吗?”
萧鸣笙将泪水擦了擦,挽着阿草往后院去。
“今日不太想吃面。”阿草指指肚子,“日日有肉吃,我的嘴巴也变坏了,总想吃一些稀奇古怪的,郡主做什么,我都是爱吃的。”
时下,正值初夏,道旁的木槿花也快盛开了。
萧鸣笙又笑着挽着她的手往回走,“想吃好的,不算变坏,这是人之常情。你的名字,是带着花的,可也想吃花?家里的母鸡下了好多蛋,你不喜欢水煮的,我们去摘花回来炒蛋吃。”
“哪个花?”
“木槿,就在我们下山的路旁,有很多。”
梅花坞除去山腰与山顶有许多梅花,山脚下,也不知是何年月种的木槿,每一株都很大,枝条茂密,紫红色的花苞几乎挂满了树梢。
盛开的花儿,又有不少淡粉的。
“趁着花没谢,多摘一些,我给你做木槿三吃,第一吃,便是将木槿裹了面糊去油炸,出锅后,可以再沾辣酱……”
“郡主,我爱吃我爱吃……”
阿草才兴奋跳了起来,便听得随行的护卫大喝一声:“你们是谁?退开。”
第117章 炸木槿
萧鸣笙原以为不过是几个过路的游人。时下节气未到最热, 适合出行。
不想映入眼帘的,是几个外邦服饰的男子,蓄着长须,呲着大白牙露出的笑, 像是不怀好意。
不说这具身躯尚且残留着些许的意识, 就连是阿草也一把将郡主护在身后, “戎狄小儿, 还没死绝呢?”
他们几人听了阿草的话, 更是哈哈大乐, 叽里咕噜说一堆,护卫们听不懂, 但已经放出焰火示警, 也亮出武器, 逼他们退后。
——我们有太阳神和草原阿姆庇佑, 牛羊和子孙都多得很,倒是你们萧家的人, 快死完了。
阿草能听懂,萧鸣笙自然也能听懂。
她用了最大的力气,才将阿草抱在怀中, “我不知阁下是如何来的京师, 戎狄与我朝休战数年,也不是你们能随意踏足的。”本书由LK团队为您独家整理
他们的汉话, 没法说利索, 但是能听。
戎狄的胆子, 比天山还高, 自然不会被她这三言两语吓退。
“在关外就听说萧家的女儿一直在山里养病,连弓箭也拿不起来了, 特意进京来看看。”
“果然,就像你们中原人说的,百闻不如一见。萧家的女儿不止连弓箭都拿不起来,连匹马也没有。”
“放眼看去,哪家儿女来摘花花草草?”
……
他们几人说得畅快,袁志赶来时,匕首就擦着其中一人的面颊而过,再稳稳扎进后面的石头里。
众人一惊,回首一看,却不是个萧家军里的熟面孔。当年戎狄惨败,可萧家军也没好多少。
“这是谁?”
“没见过。”
“萧家军都死完了吧……”
袁志从前在军中确实没排得上名号,否则也没机会留在萧鸣笙身边当差,而是该随将军去了。
“我是你们爷爷!没见过也正常。”
袁志向来沉默,可见了他们,是仇人见面,分外眼红。“你们这群孙子,见了我们姑娘还敢上前来,命不要了,也别脏了这地方。”
真要打起来,他们人不多。萧家正经人没两个,但身边的护卫身法很稳,未必能占上风。
戎狄使臣也记得此行目的,啐了一口,又大摇大摆走了。
袁志下马请罪,生怕来迟一步。
萧鸣笙怕倒是不怕,只是抱着阿草,方才摘的木槿还没来得及放进篮子,就滚落在泥地上,被碾得支离破碎。
阿草见了袁志来,也不知是想起了什么,扑进他怀里呜呜哭着——大哥,她想起来了,将军不在了,小郎君也不在了。
袁志手法笨拙,有些为难看着主子。萧鸣笙示意他安抚阿草要紧。
散落的木槿花,她来捡,一面捡,泪水也滚落在黄土之上。
幸好是自己——因着不能十足十地感同身受,尚有理智将花都捡回。要是原身在,本就不好的身体岂非要气得呕血?
阿草情绪起伏之大,萧鸣笙也不放心,让人进城去请郑国公家的大夫再来一趟。
袁志带着阿草暂回茶楼歇息,萧鸣笙还在道旁摘那些半开的木槿。
守着的护卫们面面相觑,不知是要劝郡主回去,还是听从大人的吩咐,少说话多做事。
殊不知,萧鸣笙瞟了这些仿若门神一样的护卫,也想起了崔大人:他是晓得戎狄使臣上京的消息,才特意安排了人过来守着么?
崔明端快马来时,但见她孤零零一人在摘木槿花,只留一道纤瘦的背景。
往年,他也听荀二郎说起过初夏木槿的美味。只是,入口食物之多,他倒未曾将某一样记在心上。
今天,夏日的风倏然大了起来,青绿的衣裙仿佛波浪般翻滚着,衬得人越发纤瘦玲珑,有飘飘欲仙之感。
崔明端飞身下马,也顾不得缰绳,便过去请罪,“郡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