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园食方(231)
“那,他是谁?”
“暂且查不出来。”
崔明端试探性去握了她的指尖,“他在关外的行踪,是有人故意透给我的。我知道了,必然不能坐视不理。”
与其让有心之人先造了势,不可收拾,不如就由他先将人接到京城来,放眼皮底下看着,也更安心些。
萧景玄也不肯再跟着绪宁去堂屋坐等,而是在外头哭着,“姐姐……”
不多时,卢妈妈也从库房出去,看到了日日供奉着的小郎君,眼前一黑,也险些昏厥过去。
不过,萧景玄不认得她,只看了一眼,又焦急等着灶房的人出来。
萧鸣笙过了最初的震惊,也恢复好情绪,眼下,戎狄使臣来势汹汹,自己根本无力出战,再来一个萧家小郎君,一切似乎水到渠成。
“崔大人,当年,道长是在的……你可知晓……”
不消她说清,崔明端轻轻颔首。
萧鸣笙当即明了,请他喊了袁志进来。
“当年,辨认尸首,你是否也在?”
“属下远远看过,崔三爷亲自给将军梳洗,一下子便认出来了。不过……”袁志同是有些迟疑,只因外头那人实在太像小郎君了,“当时崔三爷伏在小郎君身边哭着,属下没怎看清……旁的人,应该是看到的。”
道长。
萧鸣笙默默念着,想搜寻相关的记忆,可脑子嗡嗡的,伴着袁志的述说,似乎有隐隐哭声,旁的,却是什么也没想起来。
“想来你也知道了,我和阿草一样,忘了些事。只是,我以为我没病……累得你和卢妈妈一道费心哄着我……”
“主子……”袁志要跪下,萧鸣笙扶了他,叹道:“关于弟弟诸事,我全都忘了个干净,也不知当年父亲是否为他找了样貌相似的替身,你从前听说过么?”
袁志摇摇头,不过又马上想起一事,“战事发生前一年,道长去过西北,还和将军一道吃过酒。我也听阿草零星说起,那时将军好像就有意将郡主托付给崔家,不知道道长是不是知道些什么?”
“除了道长,军中还有别的兄弟知道么?”
袁志实在是不清楚,当年他在军中,就是个无名小卒。那些能叫得上名号的,已经被主子供奉在祠堂里了。余下那些,也被调往各处,只怕更难求证。
不单她烦恼。萧景玄现身在绪家铺子前,这消息根本就瞒不过天子。
王聪伺候时,亦是小心谨慎,生怕说错了话,惹得天子震怒。暗暗祈祷着崔大人赶忙进宫吧。
此时此刻,崔明端人还在萧家门外,有意拿起她方才的弓,隔着院墙,越过照殿红,咻地一声,再一个略显沉闷的声响传来,应是扎入靶子了。
萧景玄又不是傻子,当即走过去,伸手要了他的弓箭,“我姐姐在西北御敌时,你们还不知在哪儿玩乐呢?”
他抽出一支箭,无需瞄准,也凌空而去,同是“叮”地一声,入靶。
少年郎自有他的傲气,射完一箭,尚且嫌弃这弓不好,“不过是孩童用的小弓。”
崔明端见识过官场的老狐貍,也带过绪安这样的小团子,神色并无波澜,“是我幼时用的弓,承蒙郡主看得上,献丑了。”
“你是崔家六郎?”
“正是。”
“我见过你爹。”
萧景玄背过身去,抬手抹了把泪,除了在姐姐面前,他绝不在外人面前落泪。
身量比她高了一截,却远不如他,长途跋涉,原就在抽条的人,越发清瘦。
崔明端遥看远山如黛,不免想起了父亲,若是他在,该如何看这位小郎君。
人,自然是被崔明端带走了。
和上回来投亲的耿家姑娘一样,就住在崔明端名下的私宅里,只不过这一回,调用了崔家能用的所有暗卫。
刚将人安置妥当后,阿藤便匆匆来报,“大人,宫里来人了。”
“你且留下。”
“是,小人定会守好的,请大人放心。”
……
入宫后,天子同是问起了萧景玄的来历。
崔明端说辞不变。
“荣安也分不出来么?”
“陛下恕罪,郡主当年重伤昏迷,得了忘症。只不过伤病过多,反而叫人疏忽了。”
天子才一抬眼,崔明端当即道:“郡主身边的侍女,当年与她在一处,该是经历了同样的险境。不想阴差阳错,经由郑国公家的大夫诊治,恢复了些神智。她同臣说过,臣也看过萧家的祠堂,供奉的牌位皆是郡主亲笔雕刻,独独少了萧家小郎君。”
“想来,萧景玄是凶多吉少了。若是令尊还在京里,此事便容易得多。”
原以为天子不过随口一感慨,夕食还没摆上,梅花坞的渡口已下来一人。
一样宽大的衣袍,一样风风火火的性子,不用底下的人招呼,自己噔噔噔就来叩门了。
守门的,还是他从前用的老人了,见了他更是激动,“三爷,您不是在吉安么?怎么回了?”
“嗯,饿了,吃饭。”
“……”
“那孩子呢?”
“崔大人带回内城了。”
“什么?看我不去打断六郎的腿……”
“啊?”
崔三爷才转身要走,忽然回来,盯着他们问道:“既然那孩子不在,你们在这儿做什么?”
“崔大人让属下们在梅花坞保护郡主……”
“哼!!!”
这下,崔三爷更是气鼓鼓入内了。普天之下,除了她,谁还值当自己费心,六郎都长大了。
他熟练朝灶房走去,却没看到人。
“郡主在卧房里……三爷要吃些什么,属下传信让内城的人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