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园食方(234)
“叔父……”
萧景玄虽不情愿,也挂在墙头,先行叫了人。
崔三爷的笑意不变,只是倚着树,再捏着下巴打量他。
“叔父的儿子,我见过了,不过他也不相信我……”
“也?是谁还怀疑你来着?”
“当然是……”
——我姐姐。
可这样的糟心事,他说不出口。
崔三爷如话家常道:“吃饭了么?”
萧景玄摇摇头,看到他要传人摆饭,又闷闷道:“我不吃饭。”
“那怎么行?你看,日头都要下山了,农田的牛都要回家了,人自然也是要吃饭歇息的。”
崔三爷扫视着寸步不离的护卫,抬手招了人摆把椅子来,等他舒服在日影下眯缝着眼,又问道:“今日后厨有什么东西?”
“回三爷,有半腿羊肉。”
“你吃羊肉么?”
这话问的是挂在墙头的萧景玄,谁知少年郎抿了唇不答,他又自说自话道:“想来是不吃的。还有什么?”
本书由LK团队为您独家整理
“还有几只鸭子……”
“好极了,就吃鸭子。”
崔三爷当即拍板,萧景玄梗着脖子道:“我也不吃鸭子。”
“好啊……送两只到梅花坞去,看看那孩子想吃什么,再顺道给我舀一碗回来,不用多,一碗就好,不用预备六郎的份。”
“是……属下即刻就去,保准误不了三爷吃饭。”
萧景玄瞪大眼,挺直了腰,果真见那人朝后厨飞奔而去,再拎了两只鸭子出府。
而崔三爷,也不问他身份,就在墙根下眯着小憩。
“你……”
“叫叔父。”
“……”
萧景玄憋着好大一口浊气,也没处撒,“人人都说我是假的……”
“我这年纪,两鬓的白发都长出来了,还担不得你一声‘叔父’?先叫声‘叔父’来听听。”本书由LK团队为您独家整理
“哼……当年,你也是这么逗我的,那时我都十三了,还把我当三岁小童耍。”
二人说的亲近自然,守着的都是崔三爷的心腹,心里不免也嘀咕:这位,难不成还是真的?
可当年三爷前往边关,多少人跟着。想要打听这些,也不是什么难事。
二人便这样默默对峙着,等小团子写完了功课,从家里飞奔过来,“崔兄爹爹,本公子前几天才念着你,你就回来了……呜呜,我好想你啊……”
说罢,整个人都往摇椅里扑来,俨然一颗大雪团,亏得崔三爷没真睡,否则便要两败俱伤了。
“前几天念着我,这几日便不念了么?来来来,我掂掂,是不是又长高了?”
“怕是没有,我日日要早起,夜里还要背书写字,身上的肉都消下去了……”
“嘶……”
崔三爷去陵安也有半年了,绪安早从一个小团子变成了份量颇重的团子,险些折了腰。
再抱了人一同窝在摇椅,椅子嘎嘎作响,像是不可承受之重。
可绪安又不是椅子,才不去操心这问题,他歪着头道:“崔兄爹爹,墙上长了个人……”
“哈哈哈……”本书由LK团队为您独家整理
“……”
“你可看看,这人像不像你崔兄?”
“不像,倒是像——本公子想想,有些像我郡主姐姐。”
“好小子,倒有些眼光。”
“哼!那是我姐姐!”
萧景玄终是忍不住刺了声,可小团子仍是振振有词,“你谁啊?”
“……”
这一问,又把人给问哑了。
小团子还在喋喋不休:“你不能是我崔兄吧?你平日爱和我抢郡主也就罢了,怎么还要跟我抢做弟弟呢?崔兄,你是不是和百戏的伶人要来了变戏法的面具?哼,你都做大官了,还玩我们三岁小童的物件,我要告诉你爹爹去……”
眼瞅着萧景玄真红了眼眶,绪安才后知后觉道:“你还真不是我崔兄啊……我崔兄是不会哭的。”
“……”
萧景玄:更气了!
*
与此同时,梅花坞的鸭子都快熟了。
往来那人也乖觉,三爷吩咐了只舀一碗,但郡主特意另煮了一锅,他不能白来一趟,要帮萧家干些粗活。
可萧家,有卢妈妈整理库房,阿草烧火,袁志干粗活,他光是站那儿碍眼了。“瞧我也是个直肠子,光是拿鸭子过来,也不知顺带再带点姜来。”
萧鸣笙今日做的,是姜母鸭。
老姜洗干净,切片放在锅里炸出香味,直到酥脆,才捞出铺在砂锅底部。
剩下的油,将鸭肉也倒进去翻炒,加酱油与老抽,再煸出少许鸭油,最后一同放在砂锅里焖煮。
“道长……我是说叔父,他人在府里么?要不你直接将锅端回去,老了就再炖会儿……”
于是乎,这一道分量十足的姜母鸭,一人一筷子夹到了碗里。
一个个哈着热气,再直呼好吃好吃,除了绪安,“好辣好辣……”
“哈哈……这是郡主给我做的。”
老姜的味道,去除了鸭子的腥味,对他们儿郎来说,自然不是辣的,而是一股独特的香味。又是在夏日里,一口肉,配一口米饭,出一身汗,实在是舒爽。
吃到最后,锅里就剩下些姜片,可姜是个极其会伪装的食物,混杂在肉食里,也像极了肉。
萧景玄多夹了一筷子,入口一嚼,当即苦了脸:鸭肉,被吃完了。
第124章 皂儿水
众人吃出一身的汗, 是该沐浴了。
崔明端是最先起身的,小团子当即抱住了他的衣裳,“崔兄,本公子还带了换洗衣物来, 今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