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梅园食方(246)

作者: 坐夏 阅读记录

“戎狄小儿目中无人,确实是该收拾一番。”

他又看了看萧鸣笙,“这一回,我还得先和你借个人,不过,且看你们自己的意思。”

“嗯?”萧鸣笙没吃几块羊肉,一听借人,便苦了脸,“早知叔父的羊肉这般贵重,我便自个儿做了。这压板羊肉,我也会。”

“那等西北尽归我朝,我再尝尝你的手艺。”

……

等绪安随着崔家父子走了,萧鸣笙才郑重去问袁志的意思。

“可是……”

没等他可是出来,萧鸣笙便玩笑道:“你看,如今守着萧家的,都是道长的心腹的。我就说嘛,道长的羊肉不白吃,人也不是白用的。”

袁志随萧家军历练过,对戎狄也了如指掌,出兵戎狄,不好大肆征回西北旧人。但是,带上袁志,更顺理成章些。

“我的身子,也就这样了。连你做的弓都拉不开,但是,我希望你的弓,你能自个儿用上。”

试问天下哪个儿郎没有报国志,不想建功立业?

“当然,你想继续留在梅花坞,家里有我一口吃,便不会少了你的。我们的走地鸡养了起来,山脚下茶楼的生意也做了起来,往后再难,吃食定是不缺的。”

“那,等属下随三爷回京,还能待在梅花坞么?”

连“好好保重”的寄语也省了。萧鸣笙同是笑得明媚,“到时也不知你是要封为几品的将军。解甲归田,梅花坞有的是山林供你用。”

“属下必平安归来,再护主子周全。”袁志跪了下去,萧鸣笙没拦。这一跪,全的是他和萧家的羁绊。

“我和卢妈妈,还有阿草,都等你回来。”

袁志要再回西北,不说萧鸣笙不放心,卢妈妈也抹了好久的泪。当年要不是袁志拉了她一把,她早在破城时就死了。

她开了库房,要找去年剩的布,还没拿出,郡主便打趣道:“西北风沙磨人,这老布不耐用。嬷嬷用今年新赏的,能用多少都用多少,只一样,别熬坏了眼。”

“奴婢知道了。”

阿草也在院子门口,如今她全好了,都不好拿着毛刷去刷青石板上的蚂蚁了。“大哥……”

袁志却总以为她头疾未愈,问道:“头疼吗?我给你煮药去……”

“不疼……就是……”阿草踩着青石板,一块一块走过去,声音也压得低低的,“其实,我也想跟着将军回去。”

“嗯。”袁志没劝她留下,也没解释她为何得留下,“当年,你随郡主在边境巡视时,我还只是营里的小兵,常听校尉说起过你和郡主如何退敌。”

阿草——应该是张茉,她与郡主同吃同住,同是一位神箭手。只是,萧将军有意藏着,只为某日能用上这步奇兵。

“嘻……那都是好久之前的事了。郡主在哪里,我就在哪里。”

阿草指着门口那个面包炉,“郡主说,这炉子是大哥做的,最听大哥的话。要不,走之前,大哥再教我?”

这一走,也不知几时能回,郡主总是要用炉子烤面包的。

等烟囱徐徐吐着白烟,烟气蜿蜒向上,崔三爷来辞行,这一回,还将萧景玄也带来了。

少年郎总是红着眼眶,见了她也总是叫一声“姐姐”。

萧鸣笙当即一惊,脱口问道:“你也随叔父去西北么?”

“嗯,姐姐,我会向你证明的。”

萧景玄的眼眸,是澄净的。

到了此时此刻,她也不明白了。趁着道长将人招呼去吃猪肉脯的边边时,她也赶忙招呼了崔大人去篱笆边说话。

“我,实在没想起来……他真是我弟弟么?”

“我也说不准。”

“可是……”

萧鸣笙更多的,还是担心,“刀剑无眼,叔父亲自去前线,已经足够危险了。纵使有袁志在,再带了他……他若是假的,叔父安危该如何?要是真的,只怕便了众人的眼中钉肉中刺了。”

崔明端趁势去握了她的夏衫,即便得了佳人的怒目而视,也言笑晏晏,“父亲行事,总是叫人看不明白。过几年,一切皆会真相大白,莫要忧心了。”

“你说得轻巧……”

“嗯,父亲此次不上阵,只是监军,放心便是。”

“哼……你们崔家儿郎总是成竹在胸。道长煮的那锅糊涂粥,让我们这些寻常人的脑子都成了浆糊。今日,我要做一锅鸭糊涂给你尝尝,也教你知晓我的厉害!”

“臣,不胜荣幸。”本书由LK团队为您独家整理

——给你尝尝。

这一锅鸭糊涂,是给他的。只这几个字,足以哄走一个崔家六郎。本书由LK团队为您独家整理

*

时下,将到处暑,可他们这一大群人也等不到那日,且先吃秋鸭。

鸭糊涂用肥鸭,白煮八分熟,冷定去骨,拆成天然不方不圆之块,下原汤内煨,加盐三钱、酒半斤,捶碎山药,同下锅作纤,临煨烂时,再加姜末、香蕈、葱花[1]。

萧鸣笙早有准备,猪肉脯烤好了,鸭子也杀好煮熟了。

叙完闲话,鸭子也冷却了,便开始拆骨。

崔三爷叼着猪肉脯的边角料过来,看她拆骨的手法,也笑道:“这倒是与我那压板羊肉有些许异曲同工之妙了。”

今日,荀二郎也赶来了,“处暑送鸭,无病各家。不想我的鸭子,还是慢了一步。”

“去年冬至,贤侄送了十二只大鹅过来,今年处暑总不能还等着你送大肥鸭吧?显得我家六郎很不能干。”

崔三爷与他也不见外,将手中那碟子边角料递了过去,“这一回,可全靠贤侄吃饭呢。”

上一篇: 施微 下一篇: 此渊非浅